分享

为什么 VS 怎么做

 豆芽悟 2024-02-02 发布于福建

23年的个人年终总结还没想好写些什么?去年共写了3篇

2022,我的产品输出与学习

2022,我见过那些不负热爱的人

2022,参加产品经理大会后,我眼中的一款好的2B产品应具备哪些特点?

今天这篇用事识人,就作为作为23年的第一篇总结哈。

如果你遇到一个人如果习惯性问为什么?嗯,你有可能遇到高手,也有可能遇到小白。没事,是不是小白很容易识别出来,我们重点说说,喜欢问为什么的人的特点?

问为什么的人,本质上是想要一种掌控感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类问题:

1、没有问题背景信息,直接问某个小细节


​2、只想着自己需要什么?但没有考虑对方有没有?

张三:我们系统的每个字段的长度是固定的,我们来提供接口说明,按我们的字段长度来传。
李四:为什么要这样?我们才是接收方,接口规范应该是按我们的来才对。

认真看,这两类的后者都不习惯被告诉应该怎么做?他们都在夺回问题的主动权。或者说他们害怕前者提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导致陷入无效的沟通中。他们都想要知道前者提的问题,是不是一个对的问题?


问为什么的人,可能更有责任心
真正有责任心,想做好一件事的人,他们都需要先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件事?因为知道【为什么】,才可以决定做或不做?这是方向性的问题。
反观很多一问就答的人,他们可能只是为了快速完成别人提出的问题,清空自己的任务箱,这和问答机器人没啥两样。
帮助提问者找到真正的问题,本身就是回答者有必要考虑的事。这也是人与机器人的区别。
习惯问为什么的人,他们都深知做任何事都资源有限,他们知道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真正有必要的任务上。他们往往更具有主人翁意识,他们主动深度思考、洞察,推演可能影响一件事的成败的关键要素。


如何与这类人更高效地合作?

前几周豆芽君在组织两家软件厂商的人员沟通时,就明显发现其中一方属于我们今天说的需要先知道【为什么】,然后才动手的人。

但另一方却明显没发现这点,一直在强调自己工作的完整性,逻辑没问题。

后者属于我们下面要讲的更关注【怎么做】的人。

最后豆芽君看出两方的区别后,只能尽量下场调和,避免双边起更大冲突。

豆芽君从个人角度说说怎么样能更好地与【为什么君】合作?

上面已经分析这类人的特点:要有掌控感、对所做的事要知道意义(自己要有选择权),那么答案也就自然付出水面了。

你先告诉他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然后停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有任何害怕尴尬),听对方说,尽量达成共识。如果有的地方无法共识,你就要具备比他更高的认知高度,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建议(能打败为什么的,是更大的为什么)?继续寻求双方共识。

有点麻烦对吧?没办法,与有本事的人合作,想把事做得漂亮(而不只是完成),就得有这份心力。

谁喜欢听【怎么做】?

真正的高手,从来不爱听【怎么做】,他们只需要知道目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在方法层,他们希望是“自我命题”的。

初入职场人可能才喜欢听【怎么做】,大家在学校学的内容,和职场几乎没啥关联。人到了一个新环境,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模仿】,先看看别人怎么做,先跟着做。有心的小白,不出几个月,就能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怎么做】。只会依葫芦画瓢的小白,则两三年后,也还得看着笔记一步步照抄,不知道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

有个扎心的词:工具人。虽然对人贴标签不好,会影响立体地看一个人。但仔细想下,最细颗粒度的【怎么做】就约等于一件工具。

【为什么】应该有唯一性,【怎么做】应该有多样性

不少职场新人(不仅限用工龄衡量)在接到任务时,不关注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领导们常常也不习惯说为什么,但就想看看下属能不能做好(实际上常常事与愿违)。

作为职场人,很有必要养成先问清楚或自己想清楚【为什么】要完成某个任务。心中一旦有了自己可解释的【为什么】,才可能有动力去完成(成为我们上面说到的问题的主人)。

当你习惯性在动手开始做之前,先想清楚为什么?你就可能过滤掉很多看似有必要,实则没有价值的事。你会更聚焦哪些是真正重要、有影响的事上。

【为什么】应该有相对的唯一性,虽然实际情况可能有多个原因,比如对象有多个?比如目标有短期、长期之分?但依然有必要分清主次。因为一旦目标模糊,做事的过程就会陷入这也要,那也要,最终做出一个很别扭的四不像。

【怎么做】应该有相对的多样性,很多职场新人接到任务,会习惯性先网上找唯一答案,或按自己历史的经验来考虑怎么做。但思想开放、有经验的高手在方法层,则是打开的状态,他们不拘泥于任何方法,而是主要评估这个方法的效果、成本、风险。

在方法层是否有唯一性的执念?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自由度的黄金标准。

思想打开的人,他们不陷入细枝末节,而把有限的精力都用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上。

以上是豆芽君23年对【为什么君】和【怎么做君】这两类人的一些新观察,欢迎一起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