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长笔记】82 我像阿斗吗

 新用户3175fYmd 2024-02-02 发布于河南
成长笔记
文//归旭辉
图片源于网络

我像阿斗吗

“妈妈,《出师表》是不是写给阿斗的?”少年一边收拾书桌,一边略带迟疑地问。
“是啊。魏蜀吴三国鼎立,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竭力辅佐蜀后主。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梦想,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临行前以一篇《出师表》上书后主,以示劝诫,并抒情达意。”
少年的神色里透出一丝局促和探问,“阿斗姓刘,我也……我是不是有点儿像阿斗呀?”
我瞬间明白了少年的言外之意,既不是让我给他讲语文,也不是在和我讨论历史,而是在吐露内心的彷徨和不安:我是不是像人们说的“扶不起的阿斗”一样笨呢?
少年在学习方面一直提不起劲,纵然我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助力他丝毫,以至于成绩总是差不多探底儿。而在这个以成绩论成败的环境里,时常表现得漫不经心的少年,终于真情流露——所谓云淡风轻的不在乎,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幌子,其实内心早已溃不成军。
我郁积在心底焦灼、不满、无奈甚至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在刹那间转化为一抹心疼:如何帮他抚平那道深不见底的伤,扶他聚拢起一丝希望、奋起和坚强呢?
我一边伸手和少年一起把桌上的书本、杂物摆好,一边缓缓道:
我们对于刘禅的印象多源于《三国演义》,而小说、故事往往是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一种文学形式。在成王败寇的历史循环里,真正的汉怀帝并不像流传中那么不堪,也有他积极、正向的一面。
刘禅,小名阿斗,生于河南新野,我们老家哦,当时他的父亲刘备屯兵于此。据传刘禅的母亲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孕,所以他的小名被称为“阿斗”。
而我们对于刘禅比较直接的解读可能来自于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乐不思蜀”。
蜀汉灭亡后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将刘禅封为安乐公,迁居洛阳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在刘禅面前安排表演蜀地歌舞。随从人员想起亡国之痛,都非常难过,刘禅却怡然自若,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由此而来,意思是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其实故事还有另一种解读。
在当时魏强蜀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已是既定事实的情况下,是凭血气之勇对抗到底而惨遭屠戮,还是忍一人之辱俯身祈活而换将士与百姓安乐,是摆在刘禅面前最后的抉择。而他选择了后者。
刘禅用“声色犬马”、“乐不思蜀”瞒天过海,躲过了司马氏的监视和试探,甚至在宅院门口挂起“中山寨”的牌匾,暗指自己再也不会出山,让多疑的司马昭彻底放下戒备,从而保蜀汉臣民免于祸患,自己也得善终。
少年并不爱读史书,听了这番话,虽则兴味渐起,却也未免疑惑:“刘禅前面有他父亲留下的江山,后有诸葛亮等文武大臣辅佐,最终却还是被给了魏国,不还是说明他无能、不作为嘛。”
我告诉少年:结局是环境、时势、人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呈现,但它并不能代表一切,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刘禅即位时十七岁,与你现在的年龄相比,相差多少呢?而以你现在的资质,不说国事,能够撑起多少家事呢?
虽然子承父业,但刘禅接手的并不是一个国富兵强的蜀国,而是一个屡经战乱甚至岌岌可危的烂摊子。诸葛丞相也于公元234年鞠躬尽瘁,撒手去世。
之后,失去先帝荫庇、丞相辅佐的刘禅又做了29年的皇帝。这期间的独立执政,虽有后期的听信奸佞而陷于昏庸,但也不能否认他前面的自我决断、选贤任能、励精图治。
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世上,既有短板,也有优势,不要轻易否定自己或他人,认真过、奋力过,人生才无遗憾。
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既不要寄希望于父辈会给你创造什么、留下什么,也不必以环境、条件或者自以为的“缺陷”为借口,放任自己不尝试、不努力。
你像不像阿斗不重要,他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你也是。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找出自身的亮点,全力以赴发扬它,总有一天它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4年1月28日于郑州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归旭辉,企业档案人,出品【我的小小档案经】系列篇。

业余爱好诗歌与随笔,有《狼》、《菊花》、《故乡》等作品发表。系列篇【成长笔记】创作中。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点滴墨痕,留住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