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 胆形玻璃注

 睫毛上的风尘 2024-02-02 发布于北京

0

引言

山西大同是北魏前期都城平城所在,天兴元年(398)道武帝定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作为北魏都城凡97年。公元5世纪,平城一带人口繁滋、民族汇聚、胡汉杂居,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同北魏墓葬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随葬品,包括多件精美的玻璃器,其中大同湖东编组站北魏墓群M21出土一件残损的玻璃器,整体呈胆形,胎体轻薄,蓝色半透明,内部中空,器表有少量白色风化层,通长20厘米,最大径6.6厘米,一端圆鼓,中央有小孔,另一端内收为管状流(图1)。这种前后贯通的胆形容器,既不见于传统汉族器型,也不同于鲜卑族器物,大同北魏墓出土的玻璃器造型各异,但没有一件与其造型相似,同时期陶器、漆器、金银器也未见与之类似的器物,学者称其为“注”或“水注”,本文权以“胆形玻璃注”命名。

图片

1.胆形玻璃注侧视图 ;2.胆形玻璃注鼓端及其中央圆孔

图1 大同湖东编组站北魏墓群M21出土胆形玻璃注

1

胆形玻璃注功能浅议

目前已有多篇论文及文物图录刊录过这件胆形玻璃注,但对其功能、形式等问题研究较少。作为北魏玻璃艺术品的独特个案,对胆形玻璃注的进一步讨论有益于丰富5世纪北魏与西域、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研究。笔者试图寻找一些造型或结构与这件玻璃器相似的相近时代或前代器物与其对比,根据这些器物的造型、结构、用途等对胆形玻璃注功能试做推测。

 1.1  罗马玻璃鸟形器 

大同北魏墓曾出土来自地中海沿岸的蜻蜓眼玻璃珠和萨珊波斯玻璃碗,可能是通过贸易辗转进入大同的,罗马地区的玻璃器可能对北魏平城玻璃艺术品的制作产生影响。在1~4世纪的罗马玻璃器中,有一种被称为鸟形器的小型容器,造型简洁抽象,似一只凸胸圆腹的长尾鸟,尾端多残。鸟形器残长多为10~15厘米,如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玻璃鸟形器(图2∶1),除有前伸上仰的头颈外,其造型与胆形玻璃注非常相似,尺寸却偏小。据学者研究,“这种鸟形小瓶常用来存放妇女梳妆时使用的粉或者香水”。另据残留物分析,一些罗马鸟形器的内含物为矿物质化妆品、葡萄酒或玫瑰油。

图片
图片

1

2

图片
图片

3

4

图片
图片

5

6

1.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玻璃鸟形器;2.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玻璃鸟形器;3.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鸭形玻璃注;4.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罗马鱼形玻璃器;5.首都博物馆藏东晋青瓷灌药器;6.上海博物馆藏南朝青瓷棒槌形水注

图2 与胆形玻璃注造型相似的器物

鸟形器吹制完成时应是全封闭的,如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玻璃鸽形小瓶(图2∶2)。据学者研究,它们极少能完整地保存到现代,可能是因为粉或香水被放入小瓶内时小瓶就会被密封,只有把它们的嘴或尾部折断,才能取出其内容物,类似今天的安瓿瓶。胆形玻璃注出土时虽已破损严重,但圆端直径约0.9厘米的小孔边缘较为规整,锥状流也保存完好,能观察到其圆端孔、尖端孔边缘皆光滑平整,应是吹制时便特意制作成前后贯通开放的结构。由此来看,胆形玻璃注与罗马鸟形器在造型上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二者结构、尺寸、使用方法应都不相同,胆形玻璃注制作创意来源应不是罗马鸟形器。

 1.2  鸭形玻璃注与罗马动物形玻璃器 

辽宁北票北燕冯素弗墓出土鸭形玻璃注(图2∶3),长20.5厘米,整体造型为一只长颈、鼓腹、细长尾的鸭,颈部及腹部以玻璃条盘卷热粘装饰,腹底有一个玻璃圆饼,使圆腹的鸭形注可以放置平稳。鸭形注与胆形注造型略相似,但鸭形注塑造具象,工艺复杂,应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输入中国北方的罗马玻璃器。安家瑶先生从鸭形玻璃注的造型、制造工艺和装饰手法等方面与罗马玻璃鸟形器、鱼形器等进行对比,认为阿富汗贝格拉姆遗址出土鱼形器的成型、装饰技法都与这件鸭形器相似。德国汉堡艺术博物馆、杜尔斯多夫艺术博物馆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康宁玻璃博物馆等都藏有这类罗马动物形玻璃器,年代多为2~4世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3~4世纪罗马鱼形玻璃器(图2∶4)的结构、颜色及身体造型皆与冯素弗墓出土鸭形玻璃注相似度极高,体表有热粘工艺,二者造型设计理念、结构和艺术构思几乎相同。

学者对阿富汗贝格拉姆遗址出土鱼形器功能做过研究,认为:“据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称,一些贝格拉姆鱼形器内仍残留少许芳香油痕迹。”此类动物形玻璃器的原始功能可能是用于盛放芳香油。冯素弗墓所出鸭形玻璃注自草原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北方,其使用功能也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鸭形玻璃注底部有一个玻璃圆饼,但整器重心在前,空置或装满水时,器体前倾,无法放置平稳,只有灌半瓶水时,才能平稳放置。无论是鱼形器还是其他动物形器,都只有首或尾一端开口,并非前后贯通结构。鸭形玻璃注出土时虽为前后通透,口、尾皆有孔,但发掘报告已写明该器“尾尖残断”,鸭形玻璃注的贯通结构应只是尾尖残断导致,在未损坏时尾部应是闭合的,与图2∶4所示鱼形器相同,所以鸭形玻璃注的结构与功能应与胆形玻璃注不同。

 1.3  青瓷胆形灌药器或水注 

上海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各藏有一件造型独特的六朝青瓷,似横置上翘的胆状,腹部一侧扁平露胎,便于平稳放置,上端为心形口,尖端为流,通体施青釉。首都博物馆藏品(图2∶5),长25厘米,流部上翘明显,被命名为“东晋灌药器”;上海博物馆藏品(图2∶6),长16厘米,流部上翘不明显,被命名为“南朝棒槌形水注”。

相比罗马鸟形器、鸭形注和鱼形器等玻璃器,这两件六朝青瓷无论从时代、地域还是整体造型都与胆形玻璃注更为接近。这两件青瓷腹部一侧平坦且不施釉,使之可以放置于平面,与露胎平底相对的一侧开心形口,便于向器内添加内容物,但结构并非前后贯通。关于首都博物馆藏品,有学者判断其为牲畜用灌药器,上海博物馆藏品则被学者判断为文房用具水注,即专供注水于砚的文房用器。

通过观察胆形玻璃注可发现,其流部也有幅度较小的上翘,整体有轻微的弯曲度,似与上述两件青瓷器在整体造型上颇为相似,但胆形玻璃注的重心靠后且顶端有孔,为前后贯通的结构,若以流部以下凸起圆环为支撑点放置该器,无论空置还是盛少量的水,都很难把握平衡,因此胆形玻璃注作为文具水注有一定困难。胆形玻璃注器壁纤薄,容易破碎,用于给患病的人畜灌药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胆形玻璃注造型与这两件灌药器或水注相似度较高,但结构不同,其功能也应不同。

 1.4  饮酒器来通 

从公元前10世纪前的希腊,到西亚阿契美尼德、安息、萨珊王朝,再到伊斯兰时代以前的中亚地区,及至中国北朝、隋、唐时期,都可见到角状饮器来通或图像。来通上端多为喇叭形敞口,下端多为动物的头部造型,器体为微曲前后贯通结构,酒液从上端大口进,下端小口流出。

来通使用时间跨度长,地域范围广,类型变化多,文化信息丰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孙机先生曾撰文梳理了来通产生、发展、演化的历程,并将其分为五型,其中第四型来通较为特别,多为釉陶或红陶制成,器身中段塑造人头像,流部塑造一小型牛首,从整体造型来看,其弯曲度较小,入酒口一端多较为圆鼓,入酒孔较小,来通常见的喇叭形敞口在此型来通上则表现为内收的小口,或于小口上有一外侈的短领或折沿(后文称此型来通为小口来通)。小口来通整体造型近微曲胆形,结构前后贯通,从结构和形态看,与胆形玻璃注相似。

小口来通2~3世纪流行于萨珊波斯,4~7世纪流行于中亚和中国新疆。萨珊波斯小口来通多为釉陶质,器身上半截如瓶罐类器物般小敞口、短颈、圆肩丰鼓,器身中段塑有一女性头像,下端为短角上翘的牛首状流。大英博物馆藏品(图3∶1)整体弯曲度不大,大英博物馆标注其年代为3世纪,即萨珊王朝早期,并推断人物头像可能是萨珊王朝的统治者沙普尔一世;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釉陶来通(图3∶2)中段人物头像塑造更为精致,深目高鼻,头戴冠饰,头发卷曲蓬松,小口丰唇,其年代也被判断为3世纪,人物头像为娜娜女神;平山郁夫藏釉陶来通器身弯曲度较大,颈部细长,双系保存完好,人物头像塑造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相似,其年代被判断为2~3世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2

3

4

图片
图片
图片

4

5

6

1.大英博物馆藏萨珊釉陶来通;2.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萨珊釉陶来通;3.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鎏金银来通;4.Surkh Kotal出土陶来通;5、6.新疆和田约特干遗址出土陶来通;7.新疆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布亚买提村出土陶来通

图3 小口来通

4~7世纪的中亚地区也出现了小口来通,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鎏金银来通(图3∶3)长19.1厘米,器物顶端塑造圆鼓的人头,头顶有一小孔,发式为犍陀罗风格的波状发,下端的牛首塑造得精致、特色鲜明,牛耳横长,双角上曲。关于这件银来通的制作年代与属地的研究观点众多,一般将其判断为5~7世纪的中亚地区制品(其制作者可能是粟特、嚈哒或突厥沙希王朝),Michele Minardi考证该来通制造于6世纪上半叶阿富汗迦毕试地区,其特征体现了笈多元素对犍陀罗地区的影响。Benjamin Rowland在The Art of Central Asia中称在Afrasiab和Surkh Kotal都曾出土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银来通造型相似的陶质来通,书中刊出的阿富汗Surkh Kotal出土的陶来通(图3∶4)整体呈胆形,上端圆鼓,塑造人物头部形象,入酒孔较小,位于人物头顶,人物为右旋螺发,颈部塑造出较为厚实的圆领口,下端为一小型兽首状流。这件陶来通整体造型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银来通相似,都是以圆鼓的人头为顶端,头顶心有一小入酒口,但二者人物容貌与兽首形象的塑造相差甚远。

中国新疆也有小孔来通出土,和田约特干遗址出土来通中段塑造的人头像为长须男性。图3∶5所示来通,小口,折沿,束颈,鼓腹,下端收束为细长流,器身中段塑造男性胡人头像,下端为牛首状流;图3∶6所示来通,无外折的沿,仅在盘起的头巾顶端有一小孔,流部断失。该型来通所塑男性人物身份目前并无较确切的结论,可能是于阗贵族或婆罗门,孙机先生判断和田出土的来通的年代下限当不晚于4世纪前期,即此型来通年代早于北魏平城时代约一个世纪。关于和田约特干遗址出土来通的时代判断还有唐代与“模糊地断在4至7世纪之间”两说。新疆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布亚买提村出土红陶来通(图3∶7)整体上大下小如胆状,器身弯曲度小,顶端塑造女性头像,入酒口位于头顶,人物面容方阔,头发卷曲,颈部短粗,自颈部以下明显塑造出胸部曲线、腹部肌肉褶痕及肚脐,下端流部也塑造为牛首状,牛角较长,贴附于女性下腹部。这件来通极罕见地塑造出人物半身,其他小口来通皆仅塑造人物的头颈部。

上述西亚、中亚、中国新疆出土小孔来通的整体造型与胆形玻璃注相近,皆为器体微曲的胆状中空器物,中亚和中国新疆阿图什市出土来通口部无外侈的沿,与胆形玻璃注的造型更为接近。从结构上看,前文提及的罗马鸟形器、六朝青瓷胆形器等皆与胆形玻璃注有明显区别,而小口来通前后贯通,顶端有小注酒口,下端有出酒流,与胆形玻璃注的结构高度相似。大同南郊北魏墓M253出土棺板画绘有身穿鲜卑服的男子手持胆形器饮酒的图像(图4∶1),饮酒者所持器物上端圆鼓、下端尖细、形如曲胆状,与胆形玻璃注外形相似。饮酒者托举胆形器至嘴边并用嘴对准酒器尖端的饮酒姿势,符合西方饮酒器来通的使用方式,且该棺板画与胆形玻璃注皆出土于平城时代大同北魏墓葬,图像和实物表现出的造型相似的两件胆形器物应有一定关联。5世纪中叶以来,北魏与西域各国来往密切,北魏平城墓葬、窖藏中多次发现来自波斯、嚈哒等地的玻璃器、金银器,小口来通这种独特的西域酒器有可能为北魏平城玻璃艺术品的创作提供灵感,因此笔者暂推测胆形玻璃注的创作原型很可能是一件来自西域的小口来通。

图片

1.大同南郊北魏墓M253棺板画局部

图片

2.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土北朝胡人对饮纹锦

图4 北朝持来通饮酒者图像

2

胆形玻璃注的使用方式

来通的使用方式是将酒液从上端口注入,自尖端小口流出,可直接饮酒,也可与长杯配合使用。从各地发现的来通的图像及饮者造像看,来通常被饮者平托着高举于面前或头顶,做仰头饮酒或暂时持稳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藏1世纪罗马家神Lar像,Lar手捧来通,高高举过头顶;阿勒萨尼收藏基金会收藏的希腊化时代跳舞的法翁铜像,畜牧神法翁动作夸张,高举来通,张口豪饮。

中国北朝至隋唐图像中也多次出现使用来通饮酒的画面,如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北齐石床、北周史君墓的墓门框及石椁、隋安备墓围屏石床、天水出土隋石棺床上都有持来通饮酒的粟特人形象,饮者手持一件大敞口的来通高举过头顶并稳稳地托持保持平衡。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藏东魏翟门生石床围屏雕刻竹林七贤画像,其中有持来通饮酒的汉人形象,应为刘伶,其正盘坐于地,左手高举大敞口来通,仰头张口接饮从尖端小孔流出的酒。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出土北朝胡人对饮纹锦,联珠团窠中央置一硕大酒瓶,酒瓶两侧各有一深目高鼻的胡人手持曲胆形来通饮酒(图4∶2)。前文提及的大同南郊北魏墓M253棺板彩绘宴饮图,图中饮酒者捧持一件略弯曲上翘的黑色胆状来通,嘴凑近下端小口饮酒。从以上图像资料可知,用来通饮酒时应是且斟且饮,器中有酒时无需放置。持大敞口来通者,多是将来通高高举起,用嘴接饮自下端长流而出的酒;持小口胆形来通者,则是将来通的流凑在嘴边啜饮。胆形玻璃注是仿造小口来通制作的玻璃酒器,其使用方式应与小口来通相同。

魏晋南北朝贵族以玻璃为珍玩,在宴饮时也使用玻璃器皿,如北魏迁洛之后,河间王元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自余酒器,有水精钵、玛瑙盃、琉璃碗、赤玉巵数十枚”。东晋时,“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可知琉璃碗在北方、南方皆作为高级贵族宴饮时的珍贵酒器使用。北魏平城墓葬出土玻璃容器有杯、碗、壶与胆形注,可能都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酒器或珍玩。从北朝葬具图像中饮酒者使用来通的场景来看,无论中亚人、汉人还是鲜卑人,在使用来通时,或是聚众宴饮,或是悠哉自酌,饮酒的场面都充满生活化气息。但汉人与鲜卑人使用来通饮酒的图像和实物发现都不多,此时的来通并不是一种实用的酒器,更有可能是酒宴间新奇玩乐之物,可把玩欣赏,也可用其饮酒,以求奇趣。

3

胆形玻璃注的创意来源

胆形玻璃器造型简单、装饰朴素,没有像陶质小孔来通一样塑造人物头像和兽首状流,也没有其他装饰纹样,暂无法根据图像判定其具体来源,仅可据旁证做出几点推测。前文提及的小孔来通见于3世纪的萨珊波斯和4~7世纪的中亚至中国新疆地区。北魏时期,中亚地区先后由大月氏、嚈哒统治;出土红陶半身女性形象来通的中国新疆阿图什北朝时应属疏勒;出土长须男性形象来通的和田地区北朝时应属于阗。据《魏书》记载,北魏与萨珊、嚈哒、疏勒、于阗皆有往来,大月氏人也曾到平城经商,而北魏平城的玻璃制造技术由大月氏商人传入。《魏书·西域传》记载:“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

出土胆形玻璃注的北魏墓发掘报告暂未发表,无法根据其他出土遗物对其入葬时间做出更详细的判断,大同南郊北魏墓M253棺板画绘有持胆形来通饮酒的穿鲜卑服男子形象,发掘报告判断该墓葬年代为太武帝统一黄河流域之后至孝文帝太和初年,胆形玻璃注制作时间应与其大致相当,属5世纪中后期平城本土制作的玻璃器。5世纪上半叶,嚈哒灭大月氏,占据了包括粟特、巴克特里亚以及犍陀罗地区在内的大片领土,其后又击败萨珊波斯,成为强盛一时的中亚大国。《洛阳伽蓝记》记载,嚈哒“四夷之中,最为强大……诸国奉献,甚饶珍异”。《北史·西域传》记载嚈哒“其人凶悍,能斗战,西域康居、于阗、沙勒、安息及诸小国三十许,皆役属之”。大月氏在5世纪上半叶即被嚈哒灭亡,疏勒(沙勒)、于阗两地也受到嚈哒的“役属”,5世纪中后期的中亚,嚈哒“四夷之中,最为强大”,并在“诸国奉献”中广泛接纳来自西域各地的艺术品。

北魏与嚈哒的官方往来始于5世纪中叶,《魏书·高宗纪》记载嚈哒来使始于太安二年(456),《北史·西域传》记载嚈哒“自太安以后,每遣使朝贡……永熙以后,朝献遂绝”。可知北魏与嚈哒的官方往来开始于文成帝太安二年,终于北魏末期孝武帝永熙年间(532—533),5世纪中后期的平城时代,北魏与嚈哒应有使节或商旅往来。大同地区出土的一些金银器可能直接来自嚈哒统治下的中亚地区。如大同市南郊北魏遗址出土的人物纹鎏金银碗,据孙机先生考证为嚈哒制品;同遗址所出八曲银洗,据林梅村先生考证为嚈哒统治时期的大夏地区制品;大同东信家居广场北魏墓出土嵌宝石银戒指上的人物形象,据付承章考证可能为嚈哒女性。嚈哒及其“役属”的中亚诸国通过丝绸之路将西域器物带至北魏平城,这其中可能包括胆形小孔来通,一些生活在平城的鲜卑人或汉人由此开始接受并使用这种新奇的酒器。

4

结语

综上所述,胆形玻璃注是5世纪下半叶中国本土玻璃艺术品个案,其胆形造型和前后贯通的结构可能来源于流行于嚈哒直接或间接控制地区的小孔来通。包括胆形玻璃注在内的北魏平城本土自制玻璃器皆较为朴实,这一时期北魏平城玻璃制造技术尚未发展得非常成熟,无法塑造复杂的人头及兽首。胆形玻璃注的制作,应是出于北魏贵族对来通这一新奇造型的追求与喜好,工匠为满足北魏贵族求新求奇的心态,用玻璃模仿了西域小口来通的造型与结构,却无法再对其细节进行塑造与刻画。这件由蓝色玻璃制作的胆形来通浑圆朴素,色泽瑰丽,轻盈精巧,已能充分满足北魏贵族的玩赏心态,而大同南郊北魏墓棺板画中的持胆形来通饮酒者,便是追求西域新奇珍玩的北魏平城人的真实写照,也是西域与平城通过丝绸之路交往的实物见证。

本文为2020年山西大同大学科研专项课题(云冈学研究)“北魏平城玻璃器的使用功能与文化渊源研究”(项目编号2020YGZX061)成果。

E N D

图文丨周翔(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院)

郝丽君(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于佳(大同市博物馆)

原文名为《西风濡染——大同湖东北魏墓出土胆形玻璃注浅识》

刊于《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17期

此处省略注释

责编丨静   静

初审丨郝丽君

终审丨郑   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