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釉下彩、釉中彩的区别:
一、烧制温度不同。
釉下彩入窑经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
釉中彩彩烧温度为1060—1250°
二、用釉不同
釉下彩是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用色料在已成型的晾干的素坯上(半成品)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透明白色釉或者其他面釉,入窑高温烧制而成。
现代釉中彩是20世纪70年代从德国学习引进,并逐步发展成熟的一种新型工艺,这种装饰方法,在上了釉的素胎上进行画面彩绘,使用一种高温快烧陶瓷颜料(一种介乎釉上和釉下的所谓釉中彩颜料,干燥后再次施釉,以高温烧制而成,这种工艺细腻、晶莹、光润,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各有特点
釉下彩: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它的特点是色彩保存完好,经久不退。
釉中彩在高温快烧的条件下,釉面软化熔融,使这种新颜料的颗粒渗入釉内,当冷却后釉面封闭,花色便沉浸在釉中使外观变得滋润细腻,颇有釉下彩的效果。其色彩玉润柔和,耐机械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强,同时彻底解决了陶瓷“铅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