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艺》笔记(三十)钱老“诗学”之“于文词升堂嗜胾(zì)”

 hhucxq 2024-02-03 发布于江西

钱老“诗学”之“于文词升堂嗜胾”

(《谈艺录 四三 施北研遗山诗注》)

(一)

钱锺书先生以为,清代学者、校勘家施国祁(号北研)的《元遗山诗注》存在的毛“病”是:“注诗而无诗学”“运用古人处,往往当面错过”。

钱锺书先生的“诗学”指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运用古人处”窥见其一二。

(二)

钱锺书先生分析元好问《秋夕》中最后两句:“浇愁欲问东家酒,恨杀寒鸡不肯鸣。”

他首先指出“恨杀寒鸡不肯鸣”,化用的是陶渊明《饮酒》(十六)“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的下句。

接着他又引用陶渊明《怨诗楚调》中的“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两句,指出上句是希望夜晚快点过去,黎明快点到来;下句是希望白天快点过去,夜晚快点到来。这样,钱锺书便以解析陶渊明诗句的方式解释元好问句中的“浇愁”二字。

钱锺书的这种解析方式是溯源,指出意象源头,以明承袭。

()

在指出元好问句子的源头之后,钱锺书进一步指出这句话对后世的影响——“遗山此句流传为街谈途说”,如《金瓶梅》第七十一回的例子:“有诗为证:凄凉睡到无聊处,恨杀寒鸡不肯鸣。”同时还指出这句话在“流传”过程中存在的谬误。

(四)

钱锺书先生先举杨慎《百福寺夜宿》中的句子:“石房夜冷难成寐,恼杀荒鸡不肯鸣。”

他指出杨慎将“寒”字变为“荒”字,虽然避免了全句抄袭的嫌疑,但却难免“弄巧成拙”——“荒鸡”一词出自《晋书·祖逖传》,指“中夜”不停地叫的鸡;“荒”在这里是荒乱、荒诞的意思。杨慎将“寒”字变成“荒”字,运用上存在错误。

()

钱锺书先生又举顾炎武《与江南诸子》中的句子:“浊酒不忘千载上,荒鸡犹唱二更余。”

他指出此处“荒鸡”二字,出自《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裴注引《管辂别传》:“世有军事,则感鸡雉先鸣。”顾炎武此处自注《管辂别传》,则妥贴顺畅,不似杨慎误用。

钱锺书此处的解说方式是探流,梳理出意象的借鉴流传,同时加以品鉴。

()

诗文中的意象文词,既知其源又知其流,并对其进行品析鉴赏,这即是钱锺书先生“诗学”的一部分。

钱锺书言:“词章胎息因袭,自有其考订,非于文词升堂嗜胾(,大块肉)者不能。”

以前读《宋诗选注》,爱其注释非字意词义,乃意象承袭,有味有劲,然不明所以;今读此言才明白,这是钱老“诗学”的一部分,即溯源又探流,同时加以品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