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平:埃及象形文字传奇25丨古王国金字塔铭文

 高观点笃者 2024-02-04 发布于上海

第三篇  埃及象形文字传奇

25. 古王国金字塔铭文

经过第1、2王朝400多年时间的流逝,约从B.C.2700年开始,古埃及结束了早王朝,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一统的古王国(第3-6王朝)。这一时期,古埃及人大规模、持续不断地建设了大小不等的110余座金字塔,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奇迹,史称金字塔时代。金字塔时代并非意味着埃及文明的婴儿期,恰恰相反,标志着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法老升天的天梯。从古王国开始,埃及的每位法老自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金字塔陵墓,以求死后升天为神。这种陵墓的基座为正方形,四面是四个相等的三角形,侧影类似汉字的“金”,故中文称为金字塔。我们要继续描述金字塔时代象形文字的发展变化,必须到金字塔中去寻找,而金字塔大多建在皇家墓地。

吉萨金字塔群留影,作者摄于开罗吉萨高地

萨卡拉(Saqqara),开罗以南约 30 公里的一个埃及村庄,就是古王国时期埃及新首都孟菲斯(Memphis)的皇家墓地,替代了前王朝和早王朝阿拜多斯的“陶瓷之乡”乌姆·卡伯,17位法老在此建立了金字塔。萨卡拉金字塔群以北是阿布西尔(Abu Sir)金字塔群,南边是代赫舒尔(Dahshur)金字塔群,与最北边的吉萨(Giza)金字塔群一起构成了孟菲斯金字塔区域,或称孟菲斯大墓地,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埃及金字塔群地图

1850年,一位名叫奥古斯特·马里埃特(Auguste Mariette)的法国学者,在刚刚结识的贝都因部落向导的“忽悠”下,艰难地行走在一片荒漠的萨卡拉遗址沙丘上,他此行的目的,是为卢浮宫的收藏寻找和购买最好的科普特手稿,这种文献当然也与象形文字有关系。如果此地也找不到,那他的第一次埃及之行将毫无收获,铩羽而归。

马里埃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绘图员和图案设计师。当商博良的好友、他的堂兄内斯特去世后帮助整理遗稿,才对埃及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依靠自学成才,学会了象形文字和科普特文字,从而在卢浮宫博物馆谋得了一份考古职位,首次到埃及就阴错阳差地走到了萨卡拉。

法国学者奥古斯特·马里埃特(Auguste Mariette),1861年

他自己说过,该遗址“最初看起来就是一个无比荒凉的沙丘”,但突然发现路边有个狮身人面像,沙丘似乎呈现出阶梯形状,于是雇了30名当地工人从狮身人面像的后面开始发掘。这一挖,不仅挖出了法老地下墓穴,挖出了古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也为他自己成为埃及考古界的泰斗人物迈出了第一步。

马里埃特挖出的金字塔叫左塞尔金字塔,或称为阶梯金字塔。这座6层4边形结构,是埃及最早的巨型石头建筑,安葬的是第3王朝左塞尔(Djeser)法老。确切来说,这是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墓主左赛尔的成就是如此卓越,以至于后来的帝王年表名录中,他的名字甚至用红色书写,以示突出。因为左塞尔是第3王朝的第1王,约B.C.2670年登基,标志着埃及进入了古王国时代。

开罗埃及博物馆藏有左塞尔法老的一尊雕像。这座雕像表现的是左塞尔法老坐在王座上,头上戴的这种款式的头巾是法老专属的。在雕像底座上,可以看到左赛尔法老的尊号:上下埃及之王,以及保护神秃鹫和眼镜蛇的形象,分别是上下埃及的象征。这座石雕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近似真人大小的古埃及法老雕像。雕像面部表情严肃,体现了法老的威严,但眼眶凹陷的厉害,原本应该是有镶嵌的宝石当眼睛,可惜没有保存下来。

左塞尔法老雕像,开罗埃及博物馆馆藏

左塞尔金字塔高61.2米,底边东西长143米,南北125米,呈现六级阶梯形金字塔,前后经过六次设计和扩建,由此产生的石灰岩阶梯状建筑体,白色耀眼,从几英里远处都能看到。此墓的修建是埃及建筑史上的一次创新与革命,该建筑结构最终演化为古王国后期标准的金字塔,为后来的第4、第5和第6王朝的金字塔奠定了基础,包括吉萨大金字塔在内。

左塞尔金字塔阶梯金字塔,WIFI百科

阶梯金字塔下方是由隧道室和走廊组成的迷宫,总长近 6公里,连接到一个 7平方米、28 米深的中央竖井。马里埃特在此找到了一具完好无损的石棺,出土了数千尊雕像、青铜器和其他宝物。可惜的是,他在左塞尔墓中没有找到任何象形文字。

发现第一座金字塔的马里埃特把家人也搬到开罗,他的职业生涯逐步发展为一部不懈探索和辉煌成功的编年史。在左塞尔墓发掘成功以后的日子里,除了继续探索萨卡拉遗址外,马里埃特也来到了萨卡拉不远处的吉萨金字塔群。

开罗郊外的吉萨高地上,并列着第4王朝祖孙三代法老的金字塔——胡夫(Khufu)与儿子哈夫拉(Khafra)、孙子孟卡拉(Menkaura)的金字塔,以及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胡夫是第4王朝的第2王,他的大金字塔建于B.C.2560年前后,为标准金字塔形制,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也是唯一仍然存在的奇迹。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落成前的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它的塔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大小不等的石料每块重达1.5吨至160吨,金字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假如把石块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长度相当于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二。

胡夫大金字塔,作者摄于开罗

胡夫大金字塔当然不是马里埃特发现。我们知道的是,科学考古之父皮特里1880年对胡夫金字塔进行了首次精确测量,并出版了《吉萨金字塔与神庙》。马里埃特只是在1857年把吉萨金字塔群的狮身人面像周围的沙子清理到裸露的岩石,并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著名的花岗岩和雪花石膏纪念碑,即“狮身人面像神庙”。

奥古斯特·马里埃特(左坐椅者)在吉萨金字塔留影,1871年,WIFI百科

同样遗憾的是,无论是皮特里,还是马里埃特,在吉萨金字塔群都没有发现任何象形文字。我们也曾有幸深入到胡夫金字塔内部寻找文字踪迹。

行走在胡夫金字塔的内部甬道,作者摄于开罗

胡夫法老的墓葬墙壁上,也不似后期帝王谷墓壁上成片地刻着圣书体象形文字,墓室内只有一具空石棺。迄今为止,人们仅仅发现了刻在金字塔背石上的胡夫王名圈,还是后代人的涂鸦作品。

胡夫大金字塔内部,只有一具空石棺
刻在金字塔背石上的胡夫王名圈涂鸦

迄今为止,人们仅仅发现了一尊很小的胡夫法老象牙雕像,它也是保存下来唯一的胡夫形象,其大小和雄伟的金字塔形成鲜明对比,着实令人感慨。虽然雕像体积很小,但刻画的人物气度不凡,象征法老权力的王冠、连枷、王座,都体现出胡夫的帝王风范。

胡夫象牙雕像,开罗埃及博物馆馆藏

马里埃特把自己后期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埃及考古,并在开罗建立了博物馆,成为埃及考古学会创始人,在埃及学研究领域获得英雄一般的待遇,死后葬于埃及博物馆开罗花园内的石棺里。在象形文字研究中,他的最大发现是1850年在萨卡拉出土了最古老的彩绘石灰石的书吏雕塑(后面详述);他生前最后的功绩,是1881年在几乎完全失明且病入膏肓的时候,任命另一位法国学者加斯顿·马斯佩罗(Gaston Maspero)接替他担任法国东方考古研究所所长,让后者在古王国象形文字的探究中有了惊天大发现。

马斯佩罗同样也是位自学成才者:就读于巴黎师范学院,但个人爱好使他自学并获得了阅读象形文字的技能,学生时期就释读了马里埃特先生给他的两份新发现的象形文字文本,毕业后跨界当了一名埃及语言和考古学教师。马斯佩罗意识到他当时的名声更多在语言学而非考古学,所以1880年申请作为法国政府派遣的考古团团长前往埃及,目的地就是萨卡拉遗址。

法国考古学者加斯顿·马斯佩罗

萨卡拉是他生平第一次考古挖掘。马斯佩罗运气爆棚,他在那儿发现了一座大型石头废墟,初步判定为第6王朝的第2王佩皮一世(Pepi I)的金字塔。如愿以偿进入墓葬地宫后,惊讶地看到前厅北面墙壁上覆盖着从未见过的象形文字。

佩皮一世金字塔内前厅北墙残骸中的石灰石块碎片,皮特里埃及考古博物馆

马斯佩罗不太相信自己的好运气,于是马不停蹄地赶去发掘距离此墓约1公里的另一座墓葬——梅伦雷一世(MerenreⅠ)金字塔。梅伦雷一世被认定是佩皮一世的继任者(第6王朝的第3王)。马斯佩罗不仅在墓室石棺中发现的一具男子木乃伊,而且看到了与前一墓葬中类似的象形文字。

梅伦雷一世金字塔,马斯佩罗发现铭文的金字塔之一

马斯佩罗实在不能淡定了,他匆匆赶往开罗面见将不久人世的埃及考古泰斗马里埃特。不料他的这位引路人临终前把头摇得像拨浪鼓,矢口否认说:“在我三十年的埃及发掘生涯里,从未见过任何一座金字塔的地下室墙壁上出现象形文字。”

马斯佩罗并不因此而气馁,他的恩师虽然已经撒手人寰,他依然忍着悲痛去金字塔找新的证据。1881年,他连续在萨卡拉遗址的乌纳斯(Unis)法老、泰蒂(Teti)法老和佩皮二世(PepiⅡ)法老金字塔地宫内,找到了超过 4000行象形文字,并将这些象形文字绘制成草图存档,史称“金字塔铭文”。

金字塔铭文最典型的文本仍在乌纳斯金字塔。乌纳斯是第5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在位的时间不算很长,大约只有短短30年左右。而且在位时发生过战争和大饥荒,直接造成了古王国的黄金时代走向终点。他的金字塔是埃及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象形文字铭文的墓葬,这座坟墓大约在B.C.2348年修建。

与大多数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一样,乌纳斯的陵墓包括一座金字塔建筑群、堤道和靠近运河的山谷神庙。墓葬内部结构由横向走廊、前殿与内殿及前厅圣所组成。一条甬道通向墓室,西端摆放着一个黑色花岗岩石棺。

最早刻有金字塔铭文的乌纳斯金字塔

从空间分布而言,铭文出现在乌纳斯金字塔内的棺椁墓室、前墓室以及甬道的墙壁上,所有的象形文字都用蓝色颜料雕刻和填充。马斯佩罗详细记录下来后统计发现,乌纳斯的金字塔铭文共有759 条之多。

乌纳斯金字塔墓室中的马斯佩罗

我们不禁要发问:金字塔铭文究竟刻了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值得学者们如此重视?

埃及学学者后来分析说,金字塔铭文首先表现为“咒语”,分别是献祭仪式、复活仪式和清晨仪式的咒文,即祝福法老沿着金字塔的阶梯顺利通向天国,确保过往的复活再生,永久享受特权。如在乌纳斯金字塔铭文中讲到:“乌纳斯没有死”、“乌纳斯复活了”等等。复杂一些的例如:“白王冠过去吧,咬掉大蛇的舌头,白王冠咬大蛇,直到再也看不见它的舌头”,现代人听起来不知所云。这些咒语,可能是中王朝“棺材文本”和新王朝“亡灵书”文字内容的前身。

乌斯纳铭文中的象形文字咒语254

金字塔铭文的第二类是“话语”。例如乌纳斯铭文中有226条铭文是以话语为开端。话语记录了神话故事、祈祷文和颂歌,记录了那一时期的宗教思想和王权思想。乌纳斯铭文的话语 213写道:“嘿,乌纳斯!你并没有死去,你是活着离开的。你坐在奥西里斯的椅子上,手臂拿着指挥棒,统治着生者;用你的手臂把握睡莲权杖,管理那些难以接近的地方。”

乌纳斯墓室墙上的金字塔铭文302 至 312

也有学者提出:金字塔文本不仅反映了埃及人对来世的看法,还反映了古王国宗教和社会结构的整个背景,它们融合了一种与我们熟悉的文化截然不同的古代世界观。

进一步从象形文字的角度看:金字塔时期的象形文字,已经脱离原始图画式的书写方式,也突破了乌姆·卡伯墓地的简单象形文字形态,发展为形体统一规范且具有丰富构型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字符虽然较少,在经过组合之后,已经成为能够表达较成熟的宗教文学样式。

乌纳斯墓室墙上的金字塔铭文273至276

无论如何,金字塔铭文都是金字塔时代象形文字的里程碑。

最后编辑于:2023-10-15 14:3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