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三针(治疗心脏病三个穴道 天突-巨阙-关元)

 小毛头书屋 2024-02-05 发布于海南
Image

天突穴

Image

29

巨阙穴、关元穴

心三针 

天突这个穴道呢,我们有心脏三针,病人躺平后,下针巨阙、关元、天突,这三个穴道下针,病人的心痛就会去掉。尤其是在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者是心肌梗塞。

巨阙、关元、天突,一个是心脏的募穴,一个是小肠的募穴,天突是气脉经过,这个气很强。这三个针下去,心痛就不痛了,一下针病就去了。

心气泻出来的时候,平常很好玩,临床上可以看到。病人躺在病床上,如果下针天突,巨阙,关元,这三个针下去后,这个气会到第十椎下,第十椎下没有穴道,所谓第十椎下,就是第十一椎上,这个气会集中到这边。我们再下到脊椎骨上面,把气导出来。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治疗心脏病的三个穴道,几乎无所不治。上面是天突,中间是心募巨阙、下面是关元——小肠的募穴。

小肠跟心脏是表里。天突呢,在喉咙旁边,甲状腺肿,喉咙肿痛等,都可用近取穴天突来治疗。看天突穴过来第四行中间的地方,心与背相控而痛,这是我们讲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这是心脏病。在美国临床见的很多,病人觉得心脏很痛,跟医师讲说要发心脏病,可是在仪器上完全检查不出来,晚上再发,同样的医师同样的器材,当场就死在医师的前面。这是美国太空总署的工程师告诉我的,一见到我就要帮他检查有没有心脏病,因为他两个朋友三十几岁都死在医师前面,还不是一个,是两个。

《单穴治病选萃》.膻中

【取穴】腹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平第 4 肋间隙。

【主治】⑴哮喘⑵胸痹⑶气厥⑷呃逆⑸失音⑹乳少⑺乳腺炎⑻下肢抽痛

【机理】膻中穴为八会穴之气会,位于胸部正中,深部为肺脏所在,肺主气,司呼吸及宣发肃降,故该穴被称为上气海。其具有调理气机之功,治疗各种因气机不利、气滞、气逆等症。膻中又为心包募穴,心主血藏神,故该穴又治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痹证,神志病等。

【刺灸法】针刺,温针;割治;弹拨;埋皮;灸法

割治疗法是用手术刀切开某些穴位,取出一些皮下脂肪或结缔组织,从而达到缓解病痛的一种治疗方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擅长割治(亦称割脂)疗法的中医儿科专家张少堂先生远近闻名,但凡小儿奶痨疳积,至张先生处行割治治疗,大多一刀即愈。薛宝玉师从张先生,随先生治疗小儿奶痨疳积数万例,学得一手精湛的中医割治技术,成为张少堂先生的唯一传人。

小儿奶痨是民间的一种俗称,西医称小儿营养不良。奶痨的症状属疳积范围。疳积是中医儿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喂养不当等后天失调,或先天不足所致的慢性病。中医割治对此症往往一刀见效。'

【治疗经验】

◎王春辉:膻中穴治疗支气管哮喘割治法,适宜单纯性支气管炎,或伴哮喘者。如果合并肺气肿等症,疗效欠佳。支气管炎伴哮喘咳嗽时不宜切皮下脂肪,只取皮下少许浅筋膜,必要时植入 4 号羊肠缝合即可。

操作:向下斜刺或左右横刺 0.8-1.2 寸。割治膻中法:①拇指按第 4 肋间胸骨体两侧连线的中点,作普鲁卡因试验阴性以后,进行常规消毒,范围在 10cm 以上,防止缝线切口处感染,采用 1%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②以膻中为中点,做 1-1.5cm 纵行切口(至深筋膜表面),用止血钳扩张切口,消毒纱布块压迫止血(遇个别哺乳期患者较大血管出血者可行结扎)。③用止血钳提起深筋膜(夹起皮下脂肪)切除之,用止血钳在胸骨膜表层找过敏点,上下滑动进行刺激。④一针缝合皮肤,酒精消毒,切口处覆盖纱布,4-6 天拆线。

典型病例:张 xx,男,46 岁。气喘 10 余年,受凉即发作,冬季加重,发作时不能平卧。诊为慢性支气管哮喘。服药暂缓解。1970 年 9 月来我科行割治膻中 1 次后 3-4 天症状消失。

◎张文进:治疗支气管哮喘。

操作:常规消毒和局部麻醉后,以穴位为中点,作一长约 1cm 左右的切口,用止血钳分离切口,割取穴位深部皮下脂肪约蚕虫大小一块,再将止血钳插入切口深部,给以尽量强的刺激,使痠、麻、胀感向左右传至乳部,向上传至天突穴处,向下传至剑突以下。若当时有咳喘症状,应尽可能刺激至哮喘症状缓解。然后用三角缝针将 1 号或 2 号羊肠线埋入穴位深部 2、3 段,盖以消毒敷料以胶布贴牢。

典型病例:王 xx,男,19 岁。1976 年 4 月 10 日就诊。患者咳喘 10 余年,开始数年以冬季为重,以后冬夏皆发。诊时正值发病,患者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体检见胸部饱满,两肺布满哮鸣音,咯痰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沉滑。当即采用本法治疗。割治并强刺激膻中穴后,喘息当日净止。以后又微喘咳,但未服用任何药物,数日后咳喘消失。之后 10 余年来,哮喘从未再发。

注意事项及禁忌:1 次治疗后症状消失者,最好再巩固治疗 1-2 次,每次间隔时间为 1 个月。以后,在每年的好发季节前 1 个月再巩固治疗 1 次。多次割治后局部切口之疤痕会影响麻醉,故麻醉务求充分,以免割治时产生疼痛。

◎吴旭初:膻中穴割治埋皮治疗药物及针灸难于控制的哮喘患者,均能减轻及缓解症状。短期内发作者症状减轻并均能用药物控制。

操作:在膻中穴先作标记,在严密消毒后盖上手术孔巾,局部麻醉,用手术刀在膻中穴周围切下梭形皮瓣 lx2cm。用血管钳在切口内皮下脂肪层分离开,然后将皮瓣反转塞入皮下脂肪层,再用丝线在切口处缝合 2 针,检查无出血以消毒纱布盖住创口,胶布口定 5-7 天后拆线。

典型病例:XX,男,18 岁。患过敏性哮喘 16 年。经内科药物治疗难于控制,每晚发作胸闷、呼吸困难,有窒息感,痛苦不堪,予上法治疗。术后症状当日减轻,3 日后哮喘基本消失,2 年后复查未发。

按语:笔者为不妨碍女性体表美观及复治需要,还曾试用抵骶之腰俞穴及背部之定喘穴(左右交替使用),也具有相似疗效。

◎李学武:凡一切气机不调之病变均可取膻中穴治疗,如肺气不降、胃气上逆、肝气不舒、心气郁滞等证。

操作:以 2%普鲁卡因肾上腺素在膻中穴皮内作局麻,然后以手术刀切开穴位处皮肤(约 1cm)皮下组织,再用蚊式钳伸进切口来回划动刺激骨膜约 1 分钟,然后敷以消毒纱布。

典型病例:蒋 xx,女,30 岁。1981 年 5 月 6 日就诊。咳喘 20 余年,四季均有发作而以春秋为重。常由粉尘、寒冷、劳累所诱发。发作时先喘后咳,咳痰黄粘或有泡沫,偶带血丝,胸闷,心悸。

经常服用止咳平喘药、抗菌素及各种中药,曾在某医院作过脱敏治疗 1 年半,无明显效果。来诊时两肺可闻干性罗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治宜降气止咳。用上法治疗 l 次后咳喘即明显减轻,停服止咳平喘药。1 周后在原切口旁又作 l 次割治,咳喘吐痰诸症均消失,3 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

操作:用 30 号 1 寸毫针,斜刺进针,直达骨膜。

典型病例:马 xx,男,48 岁。1976 年 7 月 2 这日就诊。患者因阑尾切除术后第 2 天出现呃逆,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进食、喝水、睡眠均受到影响。曾注射鲁米那等镇静药效果不明显,又针内关、足三里穴亦不能止。故取膻中降气平呃。用上法,进针后呃逆即止。留针 1 小时,呃逆未作。3 小时后因食水果受寒呃逆又作,再以前法针之又止,留针 3-4 小时,起针后入睡,直到次日清晨才进食,呃逆未作。

◎吕景山:余每遇气病患者,证属气滞者,用下法均有立竿见影之效。

操作:用 28 号或 30 号 1 寸针,快速刺入皮下,施以捻转泻法,然后再向上、下、左、右平刺,亦施以捻转泻法。

典型病例:焦 XX,女,32 岁。1979 年 10 月 15 日就诊。代述:神志不清,抽搐 1 小时。患者因受惊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胸高气满,四肢握固、抽搐,状如鸡爪,急送我院就医。查:面色红润,呼吸气粗,瞳孔缩小,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滑,四肢僵直、不温。证属“气厥”。治宜调气散郁、宣窍启闭。取膻中,快速进针,用泻法。当行针半分钟后,病人即刻苏醒。随访 10 年,未见复发。

按语:气厥是指气机厥逆引起的昏厥而言。本证的特点是发作之后,多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不遗留偏瘫、失语、口眼喎斜等后遗症。也有个别患者一厥不复而导致死亡。故本病为急证,治宜及时救治为要。其治疗大法,以顺气开郁,醒神开窍,启闭救逆为主。苏醒之后,法当调理肝脾、培补气血,以善其后。

XX,男,30 岁。1976 年 6 月 3 日初诊。代述:失语 17 天。病起因情志不遂,于工作之际突然啼哭不已,继则心中明了不能言语,伴有心胸胀闷、夜寐不良、纳谷不香。经治未效来诊。咽喉未见异常,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缓。证属肝郁气滞。治宜舒调气机,散郁利窍。取膻中,以单手速刺进针,

在得气的基础上,施以强刺激,即快速持续捻转,在行气的同时,患者胸高气满、咽喉如气上冲,当行针 6 分钟后,则气上冲胸破咽而出,立即喊出“杜阿拉”之名。起针后,白觉心胸舒畅。翌日二诊,言语对答如流。

按语:对于器质性失语,多用头皮针结合体针获效。属于功能性失语,则以调气散郁,行气利窍为治,主取气会膻中。

魏 XX,男,37 岁。1980 年 2 月 21 日就诊。胸胁苦闷、呃逆频发 1 周余。患者因心情抑郁而胸胁满闷、心下痞塞,胃气上逆,呃逆频频,不能自制,夜卧不安,二便自调。舌淡暗,苔白腻;脉弦。

证属呃逆。治宜宣肺理气,降逆止呃。取膻中,刺法如上述,行针 1 分钟后,穴周呈充血状,红晕大小达 3x3cm。自述:心胸甚感舒畅,呃逆之势亦减,留针半小时,每隔 10 分钟行针 1 次,起针后状如常人。翌日呃逆未作。

傅 XX,男,47 岁。1980 年 6 月 9 日就诊。左下肢抽痛 16 小时。昔罹腰痛,每遇生气、劳累之后加重,以胀痛为主,甚则抽掣作痛,痛引下肢。近日事不遂心,痼疾又发。左髋、小腿前外侧抽掣疼痛,痛引足趾,伴有下肢无力,站立、行走不便,兼见食欲不振、口干、喜热饮、咽喉不爽,胸闷不舒,时有神志模糊,大便偏干日更衣 1 次,小便清长日解 10 余次。查:神志清楚,呈痛苦面容,舌红,苔薄黄,脉弦。患肢不可屈伸,抬举不能,未引出病理征。证属“气痹”。治宜开胸顺气、宣通闭阻。取:膻中。针刺方法同前,行针半分钟之后,穴周呈 3x3cm 之充血状。心胸较前舒畅,左下肢亦感轻快,又行针半分钟,左髋及大腿疼痛已除,惟小腿外侧尚有不适之感。继针左阳陵泉,针感沿小腿外侧向足趾放散,疼痛顿除。翌日二诊,患肢活动自如,效不更方继针膻中,以资巩固。

◎刘炳权:

操作:间接灸、艾条灸,每次 30 分钟,每日 1 次,5 次为 1 疗程,停灸 1 天后可作第 2 个疗程治疗。

典型病例:梁 xx,女,38 岁。1980 年 7 月 10 日就诊。胸中痞结而痛已半年余,每遇情志变化、或饮食寒凉之物尤甚,常痛至不能劳动。患者呈慢性病容,情志忧郁,舌淡胖大,舌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滑。辨证:情志郁结,气机痹阻,寒湿之邪上逆,寒阻而痛。按上法间接灸膻中穴,灸治 1 疗程而愈。

按语:灸能温通胸中经脉、通阳散寒,故能消痞止痛。八会穴中之气会穴膻中,善理气机,对胸痹治疗有较好疗效。

◎吴家淑

典型病例:张 x,女,45 岁。1978 年 10 月 27 日来诊。呃逆半年,时轻时重,食少纳呆,倦怠乏力,曾多方调治疗效不显。查: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呃逆声低,气不得续,手足欠温,脉象沉细,舌淡体胖。指压膻中,患者感觉胸腹舒适。取膻中穴针尖向上卧刺 1 寸,得气,轻刮针柄 30 下,呃逆减轻。留针 5 分钟,再刮动针柄 50 次,呃逆止。留针 20 分钟后出针。翌日复诊,自述针后一夜安稳,今晨呃逆又作。同上法取穴施术,连针 3 日,呃逆证除。l 个月后因食生冷呃逆复发而来诊,如法施治呃逆即止。

◎徐岩、丁瑞芬:采用拇指按压膻中穴治疗呃逆,疗效满意。

操作:患者仰卧,全身放松,医者以拇指对准膻中穴,先轻后重,按压 2-3 分钟,呃逆即可止住。

为巩固疗效,可让患者侧卧休息 15 分钟,再按压膻中穴 2-3 分钟。

按语:按压膻中穴能起宽膈降逆作用,故对呃逆有良效。而此法奏效与否,取决于按压的力度。

治疗时要先轻后重,循序渐进。必要时采取传统臀骶按压法。

◎周荣兴:本穴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效果好。

操作:用 2 寸针,快速进针后针尖向下平刺 1 寸以上,透过中庭,针尖在皮下可达鸠尾处,提插捻转、强刺激,使针感扩散至剑突周围,刺激约 1-2 分钟,然后留针。每隔 10 分钟行针 1 次,仍强刺激,留针 30 分钟。根据病情每日针 1 次或 2 次。

典型病例:苏 x,男,72 岁。因硬膜下血肿行手术清除。术后 10 天出现呃逆,每分钟 10~20 次,虽治未效,已达月余。单取膻中穴,向下横刺 1 寸半,捻转提插,针感扩散至鸠尾周围,留针期间患者自觉胸部有宽松感,呃逆由每分钟 16 次减至 7 次,留针 30 分钟。次日自述前一日出针后约 1 小时呃逆即止,当夜睡眠好,但第 2 天中午又发。上法再针,留针间呃逆即止。第 3 日未再发停止针治。

但停针后 4 日呃逆又发,乃连续针治 5 日(每日 1 次)后停止治疗。1 月后随访,曾发过 2 次,但每次发作均轻,持续不到 1 小时即自止,未作治疗。

注意事项:本穴较安全,手法强刺激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不可过强,若不强应稍深针,刺及胸骨膜。勿沿皮刺。

◎陈仓子:针刺气之会穴膻中治疗缺乳,获良好效果。

操作:患者仰卧,消毒后,沿皮下向乳房部位刺 3-5 分,有针感后留针 15 分钟。

典型病例:赵 xx,女,26 岁。1988 年 5 月 26 日来诊。产后乳汁分泌量极少已 5 天。从产后第 4天服催奶片、生乳药水。第 5、6 天又加服中药两剂,乳汁仍极少。查:两乳房胀硬而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证属肝郁气滞,乳络不通。治宜调气通络催乳。取膻中,经用上法,针第 1 次后 2 小时乳下,共针 3 次乳汁已如泉涌。

按语:膻中穴位于胸中两乳之间,有振奋胸中大气、温通心阳、调理冲任的作用。乳汁虽是精血所化,然必赖胸中阳气之温煦和振奋才能运行,故对乳汁不行、缺乳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王宗学:膻中穴治疗乳汁缺少症,多数患者 1 次即效。

操作:针入穴后轻轻捻转产生沉感,将针刺方向调向患侧,捻针使之感到乳房发胀效果佳。

典型病例:李 xx,女,23 岁。1990 年 4 月 2 日初诊。产后第 4 天开始下奶,乳汁清稀,第 5 天乳汁渐多,但因外感风寒发热而回奶,烧退后经服药未见好转。患者一般状况良好,食欲佳。为高烧伤津致使乳络不通,乳汁分泌受阻。针刺同上法,留针期间,用温针法灸膻中,10 分钟后感到发胀,次日来诊乳汁增多,连续治疗 5 次而愈。

◎喻喜春:用此穴放血治疗乳腺炎有效,其优点不直接刺激乳房。乳腺炎初起者消散快,每天 1次,放血 3-5 次即消。另外对少乳、回乳也效佳。少乳时如有 1/3 或一半的乳量则能增加排乳量,有时可达到足量。但若原来根本无乳者其效差。因离别或生病后的少乳收效快,每天 1 次,放血 3-5 次即可。回乳时放血 2-3 次即够。

操作;用细三棱针点刺皮肤后,以小罐拔出血。如为乳腺炎则出血 5-15ml,少乳及回乳 3-5ml。

典型病例:文 x,女,25 岁。1989 年 7 月 10 日就诊。诊为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乳养小儿已 1个月,1 天前发现左乳肿痛,体温 38.5℃,左乳相当 12 点处肿硬,皮肤略红,压痛。用细三棱针点刺膻中后拔罐吸出血液约 10ml,当夜痛止,体温正常。每天放血 1 次,连续 3 次而愈。

《单穴治病选萃》.璇玑

【取法】在前正中线上,胸骨柄中央。

【主治】咽部异感症

【机理】璇玑穴为任脉穴,针刺该穴具有调理气机之功,而咽部异感为气机不利所致,故治该证。

【刺灸法】埋针

【治疗经验】

◎张茵州、徐德凤、刘守恩:咽异感症患者采用璇玑穴埋针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

操作:常规消毒,用 32 号 0.5 皮内针,针柄向天突穴方向平刺,全部进入针体,露出针柄,经酒精消毒后用胶布固定,7 天为 1 个疗程。1 个疗程后休息 3 天再施。

适应症选择:①排除各器质性病变,特别是恶性肿瘤者;②只有咽异感症状而无吞咽困难,体重不减轻,进食时症状而减轻者;③咽部仅有慢性充血及少量滤泡、扁桃体Ⅰ°以内,无明显炎症者,④喉检查下咽部及喉部无肿物溃疡者。

《单穴治病选萃》.天突

【取法】正坐仰头,当胸骨上窝正中处。

【主治】⑴癔病⑵梅核气⑶痰厥⑷哮喘、咳嗽⑸暴喑⑹呃逆⑺急性支气管炎⑻急性咽炎

【机理】天突穴下位临咽部及气道和肺,肺主气,司呼吸,故该穴有较好的降气化痰作用。针刺该穴可治疗因肺气不利、痰气交阻所致的诸症。

【刺灸法】针刺,穴位注射;点穴

【治疗经验】

◎纪青山:治疗梅核气效果很好。每日 1 次,轻者 3-5 次,重者 8-10 次即愈。

操作:用 30 号 2 寸毫针,先直刺 0.2-0.3 寸,然后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向下刺入 1-1.5寸。患者有麻胀感下传。

典型病例:刘 xx,女,48 岁。1973 年 7 月 3 日来诊。该患者咽喉部有异物感 2 月余。于 2 月前心情不悦,后因食鱼而自觉有鱼刺扎在咽喉部,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经省医院喉科查:咽部未发现鱼刺。回家后自觉好转。但每当郁怒之后,就自觉咽喉疼痛。疑鱼刺未取出,去查仍未见异常。经服中西药效果不显。本次就诊前又因郁怒发作较重,不能咽东西,用手摸局部自觉有鱼刺样刺痛而就诊。

查:咽喉未见异常。舌淡,苔薄白,脉弦滑。取天突,按上法针刺,1 次后症状大减,3 次而愈,至今未发。

注意事项及禁忌:针刺天突穴必须严格掌握针刺深度和角度,也不可向左右偏斜,以防刺伤血管及肺尖。忌用粗针深刺,以防出血。

'◎陈仓子:针刺阴维、任脉之会天突穴治疗癔病Œ大发作,均 1 次治愈。

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或音译为。多在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后发病,可呈现精神、神经和躯体方面的种种症状,症状有鲜明的情感色彩。症状的发生和治疗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起重要作用。本病病程多较短,但运动、言语、感觉障碍等症状迁延较长。预后多较好,但可反复发作。病人常具某些性格特征,其发病与文化背景有关,科学发达地区本病已少见,临床表现亦与病人文化背景有关,如农村中附体症状多于城市。'

操作:先直刺进入 0.2-0.3 寸后,改向下刺,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刺入,约 1-1.5 寸,留针30 分钟。

典型病例:汪 xx,女,30 岁。代述:患者胸痛、烦躁、善太息已月余。前 2 天因家务口角后,时而悲伤哭嚎、时而低声抽泣,或嘻笑逗闹,心悸惕惕,坐立不安,至夜尤剧、彻夜不眠,经期提前,大便干燥。舌尖赤,苔白腻中黄,脉弦滑。取天突穴。依上法针刺,患者觉有气下降至胸,心悸平,留针 30 分钟,诸症悉除。

◎符世纯

操作:点天突穴。

典型病例:姚 xx,女,70 岁。因过食汤圆致脘腹胀痛,并伴有呕吐,吐出物多为痰涎。次日晨在与他人争吵时突然倒地,不醒人事,目闭口合,呼吸气粗,四肢厥冷,脉象弦滑。急取人中、内关行强刺激手法,未见反应。因忆起张锡纯点天突,遂试之,当即喉中漉漉作响,2 分钟左右,忽发咳嗽,吐出粘痰数口而愈。

按语:患者年已古稀,脾胃功能已衰。过食使脾胃运化失常,湿聚成痰。又遇恼怒,怒则气上,痰随气升,蒙闭清窍。而人中、内关虽然能开窍醒神,但无祛痰之力。点压天突穴可宣肺利痰,并使结聚之痰直接承受刺激,随咳而排出体外,气通痰去,阴阳顺接,厥证自愈。

◎钟思冰

操作:取 2-5ml 注射器 1 支,6.5-7 号针头 1 支,吸 2ml 鱼腥草注射液。令患者头稍后仰,局部常规消毒后,先直刺 2 分,然后向下沿胸骨后壁迅速斜刺进针 1-1.5 寸,令病人作吞咽状,如病人觉喉内有梗塞感,即回抽无回血始缓缓推药。此时局部出现刺痛感,并放射至头、面、胸或背部,有窒息感,每日注射 l 次,1-7 次为 l 疗程。

典型病例:钟 xx,男,33 岁。1978 年元月 20 日就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咽炎。患慢性支气管炎 11 年,每岁冬日遇寒即发。1978 年元月感冒后急性发病,咳喘、喉痛、吞咽不利,咳吐粘稠黄痰、带腥味,夜间尤甚。经服中药及注射青霉素未见好转。查:面红,剧烈咳嗽,喉间痰鸣,气急,痰粘稠不易唾,痰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宜宣肺透邪、豁痰定喘。天突穴位注射。法同上,推药时,咽部有刺痛、窒息感,直达脑后及胸部。当晚喘平,喉痛、咳嗽明显减轻。次日痰液转清且易唾。7 天后,除白天偶咳外,诸症消失。基本痊愈。次年遇寒发病,仍以此法,2 次告愈。

陈 XX,女,36 岁。1954 年 12 月 20 日就诊。昨夜受冻后暴喑。查:舌微红苔白。天突穴位注射。

以此法治疗 1 次,次日遂告病愈。

注意事项:操作时应谨慎,勿直刺或过深,勿向左右偏刺,以免刺伤肺叶。治疗期间禁吸烟及辛辣食物,否则无效。上呼吸道感染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无效。儿童及老年人不宜用此法。治疗前,应消除紧张心理。

◎王志珍:运用天突穴治疗多种病症,均收到较好效果。

操作:用 1.5 寸毫针,先直刺 2 分深,继而针尖向下方,沿胸骨柄内后缘刺入 0.5-1 寸,每 5 分钟行针 1 次,根据病情决定所用补泻手法,留针 30 分钟。

典型病例:路 xx,女,28 岁。患哮喘 8 年,每于秋冬季复发。正值秋收季节,劳作 1 天,当晚回家后哮喘大作,张口抬肩,不得卧,喉中痰鸣声不绝,口唇青紫,苔薄白,脉浮紧,针刺天突进针1 寸。用泻法,约 2 分钟喘止,痰鸣声停,行针半小时离去,随访 2 年未复发。

侯 x,男,68 岁。3 天前无明显诱因呃逆频作,声低弱而频,昼夜不停,不得睡眠休息。针天突,进针 8 分,平补平泻,2 分钟后呃逆声止。患者昏昏欲睡,少顷便沉沉入睡,留针半小时,行针 3 次,患者不觉。患者在诊室睡眠 2 小时,随访 2 年未发。

Image

——未完待续——

Image
Image

同学们,保持每天学习,记得每天打卡哦!

点击下方学习打卡入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