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东垣的“阴火”论探讨

 中医药方便 2024-02-07 发布于四川

导读:今天一起学习“阴火”的来源,形成因素及发病的机理。

01

“阴火”命名的来源



阴火”一词,东垣首创。他看到当 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发热性疾病普遍流行,医从外感着眼, 一般称为“阳火”。
遣方用药,辛散苦泻,纷至沓来。在实践中他 观察到,病由饥疲,热从内发,这些火都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 而引起,乃机体本身自病,实属内伤而非外感。
故提出“阴火”之名,与外感发热病证所产生的“阳火”,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特以纠正当时昧于病因,忽于病机,盲于治疗之失。

02

“阴火”形成的因素



东垣引征《内经》:“阴虚则生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薰胸中,故内热”(《素问·调经论》)。
细译经文,结合东垣实践所得,认为“有所劳倦”,言其因;“形衰气少”,言其果;“谷气不盛”,是致病因素的外部条件;“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指病机,其症结所在属气机不利,郁遏不升,致“热气熏胸中”,是一种自觉的“内热”表现。
东垣称这种“内热”为“阴火”,与“阳火” 是相对而言的。他反复说明“外感六淫致病,属阳;饮食劳倦内伤为病,属阴。”(潘华信“论东垣阴火证治之名实”)阴火的形成因素,是“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与“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调经论》)有着内在联系。东垣借鉴古人,沿用“阴虚生内热”一词,实为“阴火”张本。

03

“阴火”的发病机理



东垣认为“阴火”是内伤之火,它产生的原因:“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愁,损耗精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土位”(《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此段文字,乃东垣阐述阴火形成的病因病机,是难以理解的。我们将核心部分归纳如下:

图片

“阴火论”是东垣从《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之文引申而来,而“阴火”犹言“内热”。

有时又作离位的“相火”解释。“心火者,阴火也”。

此句是“插笔”,解释上文“心火独盛”的。

意即这里所讲的心火,并不是指心经本身的阳气,而是下焦冲脉之火郁而上逆,仍属内热的阴火。起于下焦(肾),其系系于心,指肾与心在经络上的联系。

《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又“足少阴之别,······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心不主令,相火代之”。

源于王冰注《素问·天元纪大论》:“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包络之火,即冲脉之火,因为冲脉起于包中,所以又称相火为“包络之火”。

东垣提出“阴火”,无疑是一个病理学名词,后世见仁见智,特别是关于“火与元气不两立”纷争不已。因此,将《脾胃论》中对阴火的记载,作一简单的综合,以便进一步分析。
东垣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这是什么火?此火决不是温养脾胃生长元气的“少火”。少火发源于命门,又名“肾阳”或“元阳”。这种火与元气是互相资生的。此火“秉位则有益,离位则有害”。
因此,肝肾离位之火,东垣从阳外阴内的经义,认为火自内生,名为“阴火”,即是“生气”的“少火”离根而变为食(蚀)气的“壮火”,既助心火上盛,又损脾胃元气。
阴火越升,元气越陷,谷气下流,(营养的精华不能上达),这是产生脾胃病的原因,又是产生脾胃病的结果。东垣认为这种“食气”的“壮火”是元气之贼”(《脾胃论》注释14页)。
说明这种火,不戢将自焚,所以称元气之贼。“治当从阴引阳,先于地(脾胃)中升举阳气,次泻阴火,乃“导气同精”(调整营卫机能的平衡)之法”(《脾胃论》注释274页)。

04

脾胃气衰与“阴火”的关系



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而至心肺,降则下而至肝肾,升降和调则体健无病。若脾胃因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则升降悖逆。
脾气下陷则“阴火”上升而乘土位,东垣谓:“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气皆不足也”(《脾胃论·睥胃虚则九窍不通论》)。
这说明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则“心火”独炽,阴火乘其土位,便为内伤发热之病。阴火如何发生?是由于“脾胃水谷之气虚,郁而生热,便为阴火。阴火犹言内热,属于内伤病变。
这些论述,反复说明了元气与“阴火”的矛盾,是升降失调,气虚下陷所致。关于元气与阴火的矛盾见于下表:
图片
东垣既认为“阴火”是内伤之火,其实质是气虚有火,它因饮食伤胃,劳倦伤脾,七情伤气而引起。
热自内生故谓之“阴”。这种对内伤病强调治脾胃为主而不忽视辨证的原则,贯穿在东垣整个著作中。
脾胃之虚是“阴火”产生之源,元气旺盛则“阴火”潜消,因此,甘温建中,益气升阳为治“阴火”之主导;甘寒泻热,苦寒降火,无非针对它脏之火而从权用之。但不能适燕而南其指,治宜审证求因,必须伏其所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