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科学的角度能解释冥想对人的影响吗?我以前认为冥想对人的影响可能是安慰剂。但后来看到冥想能改善人的大脑。是真的吗?

 培训班文摘 2024-02-07 发布于山西
图片

从科学的角度能解释冥想对人的影响吗?我以前认为冥想对人的影响可能是安慰剂。但后来看到冥想能改善人的大脑。是真的吗?


:练习冥想确实能抑制情绪,让心身心宁静、祥和、喜悦。有大量的研究说明,练习冥想有以下几种效果。

1、脑皮层厚度增加。

2、增加大脑相关区域的神经元的工作效能。

3、增加抗压能力,更能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使工作中的繁重情绪快速滚蛋。

4、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能使心跳、血压、胃肠等功能的参数得到提升。

5、增加情绪控制的能力,以及改善注意力。

6、延缓大脑衰老,加强端粒酶的活性,减缓细胞衰老的速度。“详情可以去网上翻阅相关的研究文献。”


你肯定好奇冥想作用于人体的机制是否什么吧?
——禅定的真实内涵:


佛教对禅定的定义是:“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专注一境、专心一处、如如不动……等概念来形容禅定。静坐敛心,观照明净的境地,这些概念的确和禅定有很大的关系。但这是禅定某一阶段的直观感受,或者是对练习禅定的简单的总结。而绝不是禅定的本质和内涵。那么如果要给禅定下一个定义的话,最精确的说法应该就是“意识逆向运动”。


什么是意识逆向运动?顾名思义,逆向运动就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简单来说,禅定深入的过程就是身心的各种机能逆转的过程;而逆向又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觉知取代动力,第二是边缘注意力包围核心注意力。


我们知道,人的意识是根据生存需求从最初的感应属性,经历了亿万年的演化逐步产生的。人类作为生物链最顶端的一个物种,生活中随时都要应对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感官以及神经元时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活动。而禅定就是通过自主的启动觉知,自然的达到抑制身心机能活动的一种行为。


换句话,在日常状态下我们是没有觉知的。这时完全是动力(机能活动)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禅定的深入是启动觉知抑制动力的过程。这是第一逆向;第二逆向是:在日常状态下,我们大脑的主要处理对象是核心注意力,边缘注意力是核心注意力的待选素材。而禅定的深入却是边缘注意力包围核心注意力的一个过程。这刚好又与常态中相反。


禅定的运动机制:

禅定深入的过程就是启动觉知的过程,而启动觉知的过程又是人体机能(动力)逐步退失的过程。并且动力和觉知之间有一个此消彼长的机制——当机能活动剧烈的时候,觉知必定是微弱的,甚至没有一点觉知。反之亦然,当觉知启动的程度很高的时候,机能的活动必定是微弱的。当你到达四禅八定的最高层——灭受想定,觉知就会完全将动力覆盖。这时你所有的意识活动和部分生理活动都会止息。也就是说,觉知和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的功能之间是对立的。如果我们把日常状态下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活动量定为九级,把觉知定为零级的话。那么当觉知启动到一级(初禅)身心的部分机能就会退回到八级。当觉知启动到二级,身心的机能就会退回到七级……以此类推;每当觉知启动一级,身心的动量就会退失一级。当觉知启动到最高程度(灭尽定)身心的部分机能就会完全丧失。而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四禅八定——意识逆向运动。


我们的身心活动是与生俱来的生命特征和本能。然而禅定这个老怪物硬是能让这一切倒行逆施。其实我也有点怀疑识无边处定以上的部分是否真实存在的。以往只是听闻某些千年不遇的大师有这样的功夫。虽然依照原理来说这并不是什么超自然现象,不过禅定的最高点仍然是有待考证的。


禅定与身心的内在关系:

有一定经验的人都知道打坐时身体会出现发热、发胀、出汗、唾液增多、呼吸变弱等现象。当深入冥想到某个阶段时身体有些部位还会跳动,甚至有明显的气体在体内流动。


除此,禅定对意识的影响更是玄妙莫测。它能让你的意识变形,产生在常态下无法想象的内容和画面。它能带你去超现实世界中畅游,或者让你进入他们所说的高维空间。能让你的身体大到无边无际,也能让你完全的消失。能让你信仰的神灵显现在眼前,能让你看到无限的光明,还能让你体验灵魂出窍、与时空合一……等等。


那么,这些现象是真的吗?它们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此我想指出的是,无论真假,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都不是你平时听到的那样:


我们知道,人体有两大神经系统,即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加工信息,以及产生各种心理活动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外周感受器和中枢神经系统连起来,以及负责收集和传送信息到中枢神经。而禅定就是不借助任何外力和药物,能调控和干预神经系统的行为。


那么,禅定为什么能对我们的身心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觉知在搞鬼。因为禅定的关键就是启动觉知——禅定深入的过程就是启动觉知的过程,而启动觉知的过程就是人体机能逐步退失的过程。


禅定对身体的影响:

植物神经是管控我们生理以及代谢和消化的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能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是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却会减少。而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能使心率和血压降低。但是胃肠的蠕动和化液的分泌却会增加。


——因为深入禅定的时候我们的心率、血压、消化液、以及肠胃蠕动是同时升高的。所以,按照禅定深入会导致肌体机能减退的说法来看,这显然是个悖论。这个问题,我能给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机能退失只是我们感觉上的表面现象。事实上,功能退失的过程是幅度在变弱,频率在加强的。这就像琴弦的振动一样,频率越高振动的幅度就越小。比如:当一枚硬币掉在地上,刚开始转动的幅度是很大的,但是速度很慢。当它快停下来的时候却加快了转速,降低了幅度。


曾经有位研究脑神经的朋友用一个小小的仪器测量过我的心率:在四禅以下的阶段心率明显是在上升的,但是跳动的幅度却是在逐步递减。这说明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同时兴奋的。因此就引起了体温、唾液、心率和肠胃蠕动同时增加的现象。


禅定与意识的关系;

我们知道深入冥想是一种极为安静和放松的状态。然而,各种研究都异口同声的指出冥想能提升我们脑波的频率。比如:正常人的伽玛波振动频率在25~40赫兹之间,而长期冥想者的伽玛波却能达到80赫兹以上。曾经,威斯康星大学对100多位印度的冥想者进行过大脑扫描。他们发现,有些高级冥想者的伽马脑电波在几秒钟内就能上升到700%—800%。所以,我们由此得出,放松、安静、无念只是我们意识中的直观感受,而不是生理和脑电波的真实情况。换句话说就是,启动觉知能使脑神经的活动受到扼制和挤压,影响我们的正常认知。这和植物神经系统的情况如出一辙。

总结:

禅定对身体的影响,是生理上的真实反应。对心理的影响是,我们的脑神经受到挤压,使正常的认知功能失效后产生的认知误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