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根神经牵髋膝,你有病来我也痛

 玄德玄同 2024-02-07 发布于美国

髋关节的问题引起膝关节的反应吗?不管你相不相信,髋关节的疾患是会引起膝关节病变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常常会遇到膝关节内侧附近有疼痛感,但就是找不到明显的压痛点,慢慢往上找时,在髋关节附近找到激痛点。当髋关节有问题,可以刺激到一根重要的神经,叫做闭孔神经,引起膝关节的内侧有疼痛,我们感觉到膝关节有痛,但是找不到压痛点。要解决这种痛,解除引起闭孔神经痛的诱发因素是关键。

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包括关节炎、髋关节强直和股骨头坏死等。这些疾病会损害髋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刺激闭孔神经,影响髋关节。

内收肌与髋膝关节相联系

股薄肌为主要的大腿内侧肌群,主要的生理作用是维持髋关节内收和旋外、帮助膝关节屈曲并内旋,有利于人体进行站立、行走等活动。维持髋关节内收和旋外。

大收肌可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分:纤维走向水平;中部分是扇形,起点在坐骨支、坐骨结节和耻骨支之间,扇形附着于股骨粗线至收肌腱,收肌腱裂孔内有股神经和血管通过,裂孔的下方是大收肌的后部;后部:起点在坐骨结节,止点在股骨内侧髁。

大收肌的激痛点可以引发腹股沟和大腿内侧疼痛,还可以引发髋关节的疼痛,疼痛位置较深。沿着大腿内侧至膝盖疼痛,还会牵扯到盆腔疼痛,患者常主诉阴道、直肠、膀胱疼痛,女性在月经期的痛经会感觉盆腔内疼痛,呈爆炸样。如果大收肌筋膜点紧张,会压迫收肌管内的神经和血管,形成膝关节水肿和小腿水肿。

大收肌筋膜损伤会导致股骨内侧髁压痛。

闭孔神经支配内收肌

闭孔神经:来自腰2-腰4脊神经前支,自腰大肌走出即降入小骨盆内,经闭孔内膜管出骨盆,分为前后两支;分三段:腰端,盆腔端,闭孔膜端。

前支:自闭孔外肌之前出骨盆行于耻骨肌、长收肌之后和短收肌之前,末梢为皮支,支配大腿内侧面的皮肤,有时过膝到小腿内侧。

后支:行于短收肌与大收肌之间。闭孔神经支配闭孔外肌、耻骨肌、内收肌及股薄肌,与闭孔血管相伴行通过闭孔膜到达大腿。并分布到髋关节。闭孔神经分布于髋关节的大部分。

闭孔神经发出的肌支主要支配闭孔外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和股薄肌,偶见发出分支至耻骨肌;

闭孔神经走行

闭孔管

闭孔是人体最大的骨性孔,除了闭孔管,其他部位都由闭孔膜所覆盖。闭孔管是一个真性管道,长度约2~3cm,宽度为0.2~0.5cm。闭孔管位于闭孔的上方,其内走行闭孔动静脉、闭孔神经。管顶为耻骨的闭孔沟,管底为闭孔管和闭孔内、外肌。闭孔神经和血管通过此管时,受到闭孔管缘或其他因素引起卡压,如运动和劳损性损伤,即可出现不适应症状。

闭孔管

病因

闭孔神经卡压是指由于闭孔神经在通过闭孔内膜管时,受压而引起的以同侧下肢股内侧疼痛为主的一组症状与体征;

盆腔手术或骨盆骨折术后及耻骨支骨折后导致闭孔神经盆腔端损伤或粘连;

闭孔疝等。

闭孔管为一条狭窄的骨纤维管道,因此任何管内外卡压因素均可刺激到闭孔神经,引起相应的神经卡压系列临床表现。常见的致病原因如下:

①闭孔管本身的狭窄,如闭孔疝、骨盆骨折畸形挤压、髋关节前脱位。

②闭孔神经病变,如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的病变累及闭孔神经。

③闭孔周围的炎症(包括无菌性炎症),如盆腔炎、耻骨炎、髋部内收肌群的牵拉伤造成闭孔内及闭孔神经走行区的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筋膜的损伤造成的充血水肿、瘢痕、粘连压迫闭孔神经。

这些因素,或出现在闭孔管内,或出现在闭孔神经出管后神经走行区域,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卡压症状和体征。

闭孔神经损伤临床表现

闭孔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时,髋关节周围、腹股沟区及大腿前内侧、膝关节、腘窝上端出现刺痛、麻木、酸胀感。

内收肌无力,大腿不能内收,外旋无力,两下肢交叉困难。虽能行走,但病侧下肢外斜。可能有大腿内侧面中部小块皮肤感觉障碍。

治疗

闭孔神经将关节分支发送到髋关节和膝关节,并支配膝关节内侧相对较小的皮区。 闭孔神经还供应大腿内侧的内收肌。

该神经分成前支和后支。前支发出关节支传导来自髋关节的感觉,发出运动支到达内收肌的表面以及发出皮神经支到达大腿远端的内侧面。闭孔神经后支发出运动支到达内收肌深部,发出关节支到达膝关节后方。

超声引导方法

将探头平行放置于腹股沟韧带上,探头与皮肤垂直,由近端向远端,可见股动脉外侧的股神经。

闭孔神经阻滞

闭孔神经阻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