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离宫之冠,仿佛带人重回隋开皇之治、唐贞观盛世!保存两块千年石碑世所罕见!

 成博士旅游频道 2024-02-07 发布于陕西


导读
在中国古代,皇帝大部分时候居住在国都之中。但是在国都之外修建一些永久性建筑,于固定的时间或者巡游前往居住。这种建筑称作离宫。以陕西为例,秦汉隋唐时期,在都城附近的关中平原上,修建有上百处离宫。如甘泉宫、玉华宫、九成宫、祋祤宫、成山宫等。但是由于历史上的破坏,今天大部分离宫仅存遗址。开发为旅游景区供参观的非常少。今天介绍的九成宫,是打造为旅游景区的代表。

点击观看九成宫景区视频
九成宫位于宝鸡市麟游县。在隋唐两朝,九成宫作为知名的避暑胜境,十分受皇帝青睐,隋文帝曾先后六次前往仁寿宫避暑,灭隋建唐后,唐太宗扩建仁寿宫,改称九成宫。历史上的九成宫被奉为“离宫之冠”,颇负盛名。唐开成元年,九成宫不幸毁于山洪。今天的九成宫是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建有的现代仿唐宫殿群。
九成宫殿前立以“九成之宫”石印,被誉为“天下第一印”。“庚寅之春,时当虎岁,获一灵石,庞然伟哉,叹为奇观”等文字介绍了石印的由来。

走进乾元门,左侧为韶光殿,右附翰墨堂。

园门两侧廊桥瞩目,右侧廊桥上陈列有麟游县内历代的石碑群,知名的有,唐·陀罗尼经幢、明·宸翰碑、清·青莲山诗碑等。

道路两旁石狮落雪,别添一抹冬日色彩,分外可爱。

在通往金笔石揽的两旁,分别伫有唐朝知名功臣与武将,如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等。有一说一,这些石制雕像栩栩如生,人物表情也丰富多样。

金笔石揽静立于九成宫正中间,巨笔高耸挺立。“金笔”意“至高无上”,“石”喻“万年永固”,“揽”以“智慧法度”之意。为纪念欧阳询在中国楷书史上的杰出贡献,特别是他的最高书法艺术珍品——醴泉铭碑而建造。砚台正下方碑文为欧阳询书丹的九成宫醴泉铭的现代摹笔,其余碑文为欧阳询草、隶、行书作品。该石雕被誉为“天下第一笔”。

金笔石揽右侧为延福殿,殿中两行大字“离宫之冠,避暑胜境”,进行了九成宫历史文化展览。以沙盘、文字诉说着九成宫的历史。

左侧宫殿名景福宫,里面陈列展示了隋文帝;唐太宗、高宗,在仁寿宫九成宫避暑期间,以这里为军事指挥中心,先后对突厥、吐蕃、吐谷浑的侵袭和叛乱进行十几次大的反击征讨,真正实现了内外海清河晏的局面。

走过金笔石揽,两仪殿映入眼帘,红柱上书以“官难至大有心为己祇得风光一世满,帝纵称高无德惠民安能基业万年长”。

两仪殿右侧的两座亭子里分别陈列有万年宫铭碑与九成宫醴泉铭碑。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文,欧阳询书,以太宗九成避暑期间,心怀民不忘,闲步西城之阴,俯察厥土,微觉有润,以杖导之,有泉涌出,其清若镜,味甘如醴之吉兆为本。魏征在颂太宗英明仁德时亦不忘“居安思危,持满戒溢”之谏意。魏征作为一代名相,生前身后,数十万谏言,心系家国,正气凛然。

九成宫醴泉铭碑以文之优,书之雅驰名中外。欧阳询以书丹,得此力作。此碑名冠楷法之首。特别是欧阳询以七十六岁高龄之作,名冠楷法之首,作为研习书艺的范本而久负盛名。整体兼容南北,气韵华章。是楷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987年,醴泉铭碑与万年宫铭碑共同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唐高宗年间,改九成宫为万年宫。唐高宗万年宫避暑期间,御书御制万年宫铭碑,勒令中书门下等48人自书官职、姓名,并立石万年宫永广门外。碑文为骈体文式,对仗工整,声韵铿锵。李治书艺楷、草、隶、篆俱佳,尤精行书。万年宫铭碑行草兼有皆为寸书,书艺风流飘洒,超脱俊逸。备受书家和爱好者的赞誉和推崇。文中对万年宫之宏伟、山川之形胜多加赞赏,同时抒发了誓作一代英明皇帝的情怀。

贞观瑞象,万年盛世,离宫之冠。目前九成宫为国家AAAA级景区,它在隋唐离宫中,是仅次于华清宫的存在。麟游县围绕九成宫这一主题,建造仿唐建筑群、西海苑。并进行了夜景相关建设。
一到夜晚,离宫周围华灯初上,搭配夜雪,别有一番风味。

点击观看九成宫夜景视频
九成宫每天早上8点30开放,周围不远有一条民俗街,里面有很多麟游特色美食。值得一提的是,九成宫目前是自助贩卖机售票,机器验票。门票成人27,学生13。几十块钱就可以看到1000多年前的大家书法,值得一去。
作者:薛寒青,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