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辉煌 九成宫 【散文】

 聽雨軒sjh 2013-04-26
千 年 辉 煌 九 成 宫
 
——记我美丽的家乡麟游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就时常看到有国外的游客来麟游旅游观光,那时年幼的我自然不知道“九成宫”的魅力所在,也不知道这个地处深山区的偏远小城缘何会吸引来国内外的游客,以至于闻名天下?只是颇对那些“洋人”感兴趣,尤其是那些长着蓝眼睛、金色长发的外国美眉总是让我感到新鲜和好奇,她们的到来总会给寂静的小城增添无限的生机和乐趣,街头自然也就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有就是在麟游很为罕见的大巴车也成了一道醒目的标志。时间久了,只要看到有大巴车在麟游出现,便知道有游客到来,心情也异常的激动和兴奋。要说二十多年前,在麟游这片荒凉僻静的土地上,能时常看到国外的游客却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书里或土里,亦或人们怀旧和惋惜的话语中,我懵懵懂懂却又熟稔的耳濡目染着九成宫的历史,知道了麟游之所以还有另外一种称誉——“九成宫”,是因为这里曾是隋唐两朝帝王的避暑之地,隋唐两朝4帝曾先后21次驾幸来这里避暑,九成宫也因曾经是隋唐年间的避暑离宫而闻名天下,更因保存着有“三绝古碑”之称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而享誉四海。因此,麟游素有“离宫之冠、楷书之乡”之美誉。但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却始终无法把“九成宫”——“麟游”这两者给联系起来。试想,九成宫所在地——麟游,远离都城长安,且地处荒芜贫瘠的深山险壑之中,道路崎岖难行,当时为什么要在此地建造“离宫”呢?试想,一个昔日的隋唐 “避暑离宫”,一个今天的贫困县;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为一体的隋唐盛世文化基地,一个有着贫穷、偏僻、落后为代名词的边陲小县。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着天壤之别,却又因何紧紧相连?因此,许多年以来,九成宫在我心里一直是个不解的谜,即离奇,又深不可测。隋唐以后,麟游的名字在中国文化史上屡屡出现。杜甫、王维、苏轼等文豪的传世之作中都有和麟游有关的描写。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城成为历代文人关注的焦点呢?在她的身后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带着一系列的疑惑和不解,我怀着迫切的心情走进了有关“九成宫”的历史记载,在阅读了《大唐盛世——唐九成宫》、《麟游文史资料》后,眼前不由豁然开朗,心中的谜团也云开雾散,对眼前这座被誉为“离宫之冠”的皇城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原来在麟游这座风光旖旎的小城下面,竟然埋藏着一座宏伟的隋代宫殿。
麟游县位于宝鸡东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从地理位置上看很偏远,从地形地貌上看,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东可直达西安,西接千阳,南与扶风、岐山、凤翔毗邻,北与彬县及甘肃灵台接壤,四周山岭高峻巍峨,杜水河从中间穿过,幽深宁静,紫气缭绕,恬淡中蕴含着一种令人爽心悦目的神韵。除却山川秀美,麟游独特的气候条件也成为隋文帝选址的重要依据。据统计,麟游县三伏天平均气温在21.8度。盛夏时节,微风拂徐,芬芳馥郁,沁人心脾,这在酷暑难耐的关中平原,的确是一个避暑消夏之胜地。
据史料记载,麟游确确实实曾是隋文帝营建的仁寿宫,即后来唐太宗更名九成宫的遗址。然而,这一片曾经成为长安大明宫范本的壮丽楼阁,却在一次次灾难中毁灭。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四月二十三日夜大雨,山洪涨溢,冲九成宫玄武门,水溺卫士及麟游居民……”;唐高宗(公元678年)天台山山洪暴发,九成宫被毁。今九成宫遗址地面上仅存《九成宫醴泉铭》、《万年宫铭》两尊记事石碑和近年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殿、阁、廊基、柱石、水井等遗迹。在一次次有据可考和无史可稽的水患中,九成宫终于在唐末消失了,它被洪水带来的万顷泥土深深埋在地下。据文物部门屡次考证,这座曾经光耀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伟大宫殿,现就在麟游县城脚下。你相信吗?在这个如今看来十分荒僻的黄土地上,也曾经有过鼎盛繁华的日子,曾经是全国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自离宫落成,隋文帝短短9年中先后7次驾幸;隋炀帝就是在这里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先后5次到离宫避署;唐高宗李治先后8次携武则天来离宫。隋、唐两朝的文武大臣、名人骚客来这里的更是数不胜数。
历史就是这样的千奇百怪,有时的确让人不可思议。公元593年,隋文帝杨坚下旨诏图天下山川,敬献朝廷,便选中了这块“万迭青山但一川”的麟游,经隋代建筑大师宇文恺设计,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避暑离宫——仁寿宫。公元 631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选择避暑行宫时,为爱惜民力,对仁寿宫进行了简单修葺,更名九成宫(“九成”之意是“九重”或“九层”,言其高大)。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九成宫”原名,一直延用至今。当时的九成宫虽然消减了隋朝时奢华的部分,但总体风格依然壮丽。唐代贤相魏征在《九成宫醴泉铭》中这样向世人描绘了九成宫全貌:“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山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壁相辉,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纵欲,良足深尤”。唐朝画家李思训的《九成宫纨扇图》、清朝画家袁耀的《九成宫图》与魏征的碑文相互映衬,向后人展示着九成宫的美轮美奂。史书载,离官成至隋末,灵异屡现,更有甚者,仁寿宫中竟然有白麒麟出现,皇上大喜,这是天赐富贵吉祥之征兆。由此,以“麟游”命名的县名沿用至今1400多年。因而,麟游以麒麟为吉祥物,向世人展示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九成宫是镶嵌在隋唐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的山水胜景、富丽堂皇的殿台宫阙、凉爽宜人的避暑气候,吸引了隋唐两朝四帝20次频频驾幸,在这里驻跸避暑并处理国家大事,使之一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佛教、外交的中心,被誉为“离宫之冠”,堪称“陪都”。也使麟游这个“万迭青山但一川”的地方成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曾经在这里辅佐皇帝李世民开门纳谏,任用贤能,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书写了大唐历史上厚重的一页。隋朝的安义公主下嫁、独孤皇后病逝、隋文帝仁寿殿接见高丽、突厥等外国使臣,仁寿宫大宝殿杨广弑父登基,唐朝的长乐公主下嫁、东突厥将领结社率离宫杀驾、唐太宗丹霄殿大宴群臣、魏徵上《十思疏》、薛仁贵夜登玄武门大水救驾等重要历史事件都曾发生在这里。同时,随着帝王的驾幸,杜甫、王维、王勃、李商隐、欧阳询、李思训、苏东坡等文坛泰斗、书画名家亦多次莅临怀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赋华章和以《九成宫醴泉铭》碑、《万年宫铭》碑、《九成宫纨扇图》为代表名扬中外的书画瑰宝。
说到九成宫,就不得不提起《九成宫醴泉铭碑》了,此碑铭由唐朝名臣谏议大夫魏征撰文,欧阳询76岁书,贞观六年(632)刻石,记载了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书体为楷书,计24行,每行49字,碑额有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6字。此碑楷法精妙,险劲瘦硬而不失婉润,于平正中见险绝,是欧书的代表作之一,历代奉之为正书第一,评价甚高。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书法高华浑穆,丰厚挺拔,既有晋人凤韵,是千余年来楷书登峰造极之作。 贞观之治的鼎盛时期随着漫长的岁月烟消云散了,九成宫以离宫之冠的高阁周建亦成为历史的影子,而那座永远不倒的“丰碑”,连同魏文那优美的华章,依然屹立在天台山西侧那座红墙绿瓦,飞檐走脊的碑亭里,是一个朝代历史的真实记载,1300多年确实是一个漫长的岁月,沧桑巨变,不断翻新着我们这个世界,翻新着我们的历史,而《九成宫礼泉铭碑》以她不朽的艺术魅力把我们这个世界翻新得更赐予艺术生命的活力,我们以此而庄严和神圣,睿智而高远。
时光任茬,斗转星移。千余年的历史烟云虽然已飘逝,但遭大水冲毁的九成宫,由于泥沙淤积覆盖,许多宫殿及台榭的基础却完整无缺地被保存了下来。九成宫城墙遗址、天台山一、二号殿址,点将台、梳妆台、唐宫廷水井、缭墙北门、37号宫殿遗址、宫廷水渠、《九成宫醴泉铭碑》、汉白玉药师佛像等依然见证着昔日的辉煌;巧夺天工的宫廷园林建筑艺术、书法艺术、文学艺术、摩崖石刻艺术虽时隔千年,却依然焕发着夺目的光芒,令海内外书家游人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今古市朝已变,隋唐楼殿成空”。历史的烟尘虽然淹没了昔日离宫的辉煌,但唯一不变的是这块故土的诗情画意。自隋唐以后,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墨客不断拜谒九成宫遗址,在这空山峻岭之中,留下他们咏山咏水、借古喻今的天籁之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其诗作豪放,对后世影响深远。宋嘉七年重阳节,当时在凤翔府任通判的苏轼,独自游览九成宫遗址,触景生情,留下了诗作三首。在《题九成宫》中写到:“花开美酒喝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已违。不向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在为九成宫天台山题词中,发出了“兴亡谁解天公意,留在山松阅古今”的千古感慨。改革开放以来,麟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莲山、西海苑,亮点纷呈;郭家河、太阳寺,筑巢引凤;布尔羊、秦川牛,享誉三秦;种烤烟,建果园,促农增收。得先天之机的麟游人最喜欢用诗作的形式描述变化,抒发情感。在小小的县城中,就有不少中华诗词学会、陕西诗词学会的会员,还有不少农民诗人活跃在田间地头,用诗词讴歌着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
重温历史,心绪彭拜,犹如走进春花秋实的季节里,秋浪四起,此起彼伏。一座神秘的九成宫竟然和这么多的历史名人结缘,我不知道究竟是九成宫成就了这些名人,还是这些名人成就了九成宫?自离宫建成,九成宫”这块圣碑,不知留下了多少诗人画士的举世之作;麟游这方热土,不知留下了多少仁人志士的寻觅脚印。几千年来,“九成宫”以她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着她得天独厚的皇家文化根基,她璀璨耀眼的光芒总是牵扯着我的神经,让我心驰神往,夜不能寐,很想自己也能去那个隋唐盛世年代走一回,亲自感受“离宫”的辉煌和壮观,亲眼目睹“九成宫”神秘的容貌。幸运的是我出生在、生长在九成宫这块文化热土,我深深的热爱着我的家乡,热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也足够愿意把心情和梦想都停靠在这里,直到我苍老前的那一刻。
昔日,隋唐避暑离宫;今朝,煤田开发热土。麟游,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春则花香遍野,蝶舞蜂闹;夏则林静壑幽,晨露烁金;秋则层林尽染,溪流拂月;冬则山舞银蛇,玉封冰雕。素有“离宫之冠、天然氧吧、森林公园、楷书之乡”之美誉,有着千百年植被完好的自然资源,有着丰厚的煤炭基地,有着发展支柱产业的强大优势,有九成宫——这块皇家文化的旅游热土,真诚好客的麟游人民以博大的胸怀,热切地欢迎您也来到“九成宫”这块文化热土——避暑消夏,踏古忆旧,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