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成宫》的由来

 神秘俠客書法 2020-09-04

九成宫是隋唐皇帝离宫。

由于欧阳询所书《九成宫醴泉铭》楷体而驰名天下,欧阳询也因此而流芳千古。九成宫和《九成宫醴泉铭》无论是对中国历史还是书法艺术,都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那么,九成宫何年何朝所建?魏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撰写了《九成宫》铭文?欧阳询书作《九成宫》流传至今又以体种拓本为好?侠客试图就此诸问题,提供一粗浅的线索,以飨读者。


九成宫原为隋朝的仁寿宫,始建于隋文帝杨坚开皇十三年(593年),开皇十五年(595年)建成。据史载,仁寿宫建筑极其豪华壮丽,是隋文帝杨坚晚年避暑休遐之地。仁寿即仁者寿,杨坚梦想自己长生,可不幸的是隋文帝杨坚于仁寿宫“纵欲无度,由是发疾”。

与隋文帝之死相关的杨广发动的官廷政变、继承皇位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仁寿宫。仁寿宫可谓与隋之兴亡息息相关。隋亡之后,由于战乱仁寿宫多所残破,唐朝复国后,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五年(631年)下令复修仁寿宫,因山有九重,更名为九成宫。九成宫修复后,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曾先后多次驾幸此宫避署。

李世民为什么要修缮九成宫,从魏征所撰文《九成宫》分析看,唐太宗君臣鉴隋亡之前车,惟恐大兴土木重建离宫而劳民伤财。

我们知道,隋文帝杨坚修建仁寿宫时,以杨素监之,至炀帝杨广时,役使民众,穷奢极侈,更甚于文帝杨坚,直至亡国。魏征作为谏诤大臣,以提醒唐太宗不蹈前辙为己任,当朝野上下为唐太宗李世民歌功颂德,请求为皇帝建立离宫时,魏征主张因循隋朝之旧宫,不另兴作,既可以免去大规模的劳作,又能满足皇帝的心愿。

这样,“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而唐太宗李世民不愧为纳谏明君,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未建新宫,仅对仁寿宫进行了翻新整修。


按照唐制,九成宫内设总监、副监、丞、主簿、录事各一人,府三人,史五人;官品从五品到九品不等。九成宫有玄武门、永光门,并设有四殿,即九龙殿、延福殿、排云殿、咸享殿。周垣千八百步(五里)的避暑之所还设置禁苑、府库、官寺,并派十几个官员居守。

避暑宫虽也代替宫廷发号施令,但主要用途还是皇帝用以避暑、疗养之地。贞观六年(632 年),唐太宗欲行幸九成宫,姚思廉加以劝阻、唐太宗却说:“朕有气疾,暑辄顿剧,往避之耳”。结果,嫔妃侍从乃至百官俱至,往往声势浩大。可见作为皇帝,唐太宗也是不甘心屈居于隋文帝杨坚留给他的残宫,也是要与其一比高低的。

杜甫在途经九成宫时,曾作《九成宫》诗感叹道“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天王狩太白,驻马更搔首。”这位“诗圣”,久久仰望着隋亡而为大唐所有的九成宫,不觉由旧宫而又念及新居者,帝王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杜甫感伤的恐怕是唐要步隋之后尘,而为唐朝的江山社稷担忧。

杜甫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唐太宗一贯以俭朴著称,可是在贞观五年,九成宫刚刚落成,他又修建了洛阳宫,戴胄加以劝阻,唐太宗虽然表面上称赞他,但洛阳宫还是修成了。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又营建飞山宫,贪图享受,展现一代君主的权力和地位在贤明的唐太宗统治之初已显露端倪,更何况唐高宗及以后的君主?“唐人不鉴隋人失,又改新名号九成”。全人高有邻的诗句直接道出了对唐太宗修复九成宫的嘲讽。

当然,九成宫的重修也有其引人入胜之处,否则是不会被唐太宗李世民而看中作为避暑之所的。隋之大兴城,唐改称长安城(今西安),夏季十分炎热,堪称火炉。至高无尚的一代皇帝每逢夏季则烦忧于此,构筑夏宫以避暑,当然要选择清爽凉快之地。

九成宫位于今陕西麟游县二公里的北马坊河口,天台山麓,海拔一千多米,经常是“微风徐动,有凄清之风”。杜甫《九成宫》诗道出了清凉的原因不仅是因地势高,还因其正处谷口:“曾宫凭风回,及业土囊口”。又九成宫座落于杜水之阳,杜水与马坊河交流处有碧波荡漾的“西海口”。依山傍水“非直凉冷宜人,且去京师不远”。自然成为长安城内帝王的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九成宫的建筑极其华丽,“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字胶葛,台榭参差”。远处“斜道危路,环九折于云心”,“仰视则迢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华丽的建筑,迷人的景观,清凉的山风,九成宫真可谓“安体之佳所,养神之胜地”。

九成宫虽然周围溪水,河流交汇,但宫内却无水。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在九成宫内发现了水源,魏征在《九成宫醴》中写道“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府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用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锁,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澄莹心神。”

醴泉的发现为九成宫增添了诱人的色彩,并成为唐代离宫之冠。应该注意的是,唐高祖李渊从没有光顾过九成宫,让父皇生活安逸,冬暖夏凉,是臣君父子之礼,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心愿。太宗修缮九成宫之后,屡请太上皇李渊避署于九成宫,但“上皇以隋文帝终于彼,恶之。”为由而拒绝。

这里面恐怕不仅仅是厌恶的问题,只要对九成宫的历史稍加考察,就不难发现李渊对九成宫“恶之”的原因: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杨坚卧病在床,夫人陈宣华、太子杨广等人均在仁寿宫侍疾。在光天化日之下,太子杨广置其父病危不顾、淫欲交欢之心切,逼陈宣华夫人行好事,遭到拒绝。隋文帝杨坚得知此事十分恼火,理怨其皇后独孤氏废太子杨勇而立杨广之举。随即萌生重立太子杨勇而废杨广之意,令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严修颁诏书,召杨勇上殿。

一场更换太子的事件既将发生,左仆射杨素得知消息后,立即将事态的严重性告知太子杨广,杨广迅速采取对策,让心腹张衡入杨坚病室,并把宣华夫人及后宫侍疾者迁入别室,离开杨坚左右。

时隔不久杨坚驾崩。

看起来,隋文帝杨坚卧病仁寿宫,其死与儿子杨广有着直接的关系。

原来在仁寿宫曾发生了一次震惊人心的宫廷政变,隋文帝杨坚死在自己的儿子之手,李渊不愿去九成宫,想必是不愿重温那段父子相食的惨剧,更何况李世民的皇位又是经过“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得来的,李渊对九成宫不能不“恶”。唐太宗李世民只好在贞观八年(634年)下令修大明宫作为太上皇避暑之所,不幸的是李渊在第二年就病逝了。


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唐高宗李治也几赴九成宫避暑。高宗晚年,政权操纵在武则天之手,唐朝的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洛阳。皇帝幸临九成宫便日趋减少了。武则天在长安只呆过两年,其余二十多年都住在洛阳。以后的中宗、睿宗也多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因此再没有专人去修缮九成宫,其破落也就在所难免了。


九成宫内醴泉发现的当年,唐太宗君臣便立碑以示纪念。

其目的在于赞颂大唐王朝的太平盛世,赞颂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绩。碑铭由检校侍中魏征撰文,弘文馆学士兼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丹。

此碑螭首龟跌,篆额书“九成宫醴泉铭”六字,每字约三寸见方。碑高约七尺余,碑宽约二尺七,碑厚七寸半,现碑上方已有裂纹。碑文格线约一寸见方,每行五十字,共二十四行,实数为一千一百零九个字,其中包括九十一个空格。

文字内容记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九成宫无意中发现泉泉的原因、经过及意义,以泉水的发现宣扬天人感应的道理。虽然古之铭文总以歌功颂德为主,但《醴泉铭》尚有“居高思坠,为持满戒溢、念慈在兹,永保贞吉。”以劝戒之词,足见魏征为人、行文之不凡品格。

碑文的书法“刚劲险力,法度森严”。书成之后即成为轰动天下,今古嗟叹的珍宝,被人奉为“楷法第一。”欧阳询写此碑时已七十五岁,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九成宫》无镌刻人姓名,但刀法传神,显然系良工之作。故此碑历来为书法爱好者追摹不已,立碑未久,即被喜爱欧书者捶拓。

自唐初立碑以后,远道而来的拓碑者络绎不绝,捶拓碑板的“叮哨之声,昼夜不息,”因之碑字损泐漫漶。再加上字画商人为了使自己的拓片有绝后的价值,每捶拓完一批以后,就有意凿损一个字或几个字。而后来者则又重新剜刻挖补,挖补者除了想通过补字使拓片增值的商人外,自然也有修桥补路、行善积德的君子。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补刻者的学识和技艺大都低于唐人,使补刻的客观效果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破坏,失去了欧字的原始风貌。自唐及明,历来推为捶拓善本者,不下数十种,今天影印出版的善本也在十种之多。

在这些影印版本中。有两种版本较为珍贵,是研习《九成宫》最好的范本。

一是“云霞蔽亏本”。此本是存世最旧的拓本,此本捶拓最精,损字最少,行家认定为唐末拓本。因该拓本最早的收藏者是明代附马都尉李祺,故也被称作“李祺本。”

二是仅损四字本。此本仅损“四”、“府”“及”、“承”四字,而有一千一百零四字一笔未损,笔画边缘还和初刻时一样整齐,如果把此本看作是《九成宫》的翻刻本,其翻刻的水平、准确度、逼真度是相当高的。

九成宫今天已不能再现昔日的辉煌,《九成宫醴泉铭》碑虽好,可碑文已漫漶不清,幸运的是前人为我们留下了精良的拓本。

作为一位书法爱好者,能收藏到这两种拓本而引以为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