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一水——内家拳修习与道德经的相互印证

 黄庭见神 2024-02-08 发布于江西

      最近有好几个网友和学生都对我的关于道德经的理论很有感触,甚至都希望我开一个道德经专栏。我确实一直也有这个冲动,但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不断发现对道德经的解读总在不断深入变化,所以很难说对于一段时间后的我来说,目前的解读还是肤浅版本。即使我多年以前的理解便早已比一般的解读深入好几个层次。

     我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学生还是对亲友,但凡能深入交流,都会鼓励他们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格。而这个所谓的独立人格不是自己想怎样想就怎样想;因为常人的观念和理论都是在内在上互相矛盾和对立,只是他们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n重双标n重扭曲。独立的人格如同内家拳上的内劲,不管遇到的是什么拳种,都能轻松应对,而克敌致胜的根基始终是这个内劲,绝不是别的:不论是血气之勇还是机心算计。独立的人格是一个可以不断的自我发展不断的趋近于道的充满生机的生命,绝不是一个封闭注定走向老死之物。“死而不亡者寿”!甚至随着年龄和感悟的增长,衰老和死亡都无法阻止其增长。所以我定义的独立人格其实就是修炼的过程和主体。而你能走多高多远,看你以谁为宗。

       我一直很厌恶人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心力花费在没有意义的消遣上,包括各种小说鸡汤文或者哗众取宠的理论上。因为这些不但对人建立人格无益,甚至有极大的害处(参看我那篇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文章)。人之所以进步不了,很多时候是因为人的自轻自贱,你的所有行为都这表明你根本不珍惜你的慧命,那自然你的行为都是在自毁慧命。“信不足,有不信”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对你的元神信念和信心不够,才导致你的元神越来越在道的层次上得不到验证和体悟!而内家拳正是老子说的不言之教的一种,内家拳没有一招名称与道德经有关,但真练进去就会发现内家拳好像就是道德经的身体表达!所以修习内家拳可以以武入道,因为内家拳的源头和修习后的指向都是老子说的那个道!不要傻傻的说无论什么都可通道,比如一般外家拳武术,一心想的无非是怎么靠力量或速度或各种刁钻怪招甚至是想靠凶狠去打人的,都是花式各种争,根本就与不争相反,这种货你再活八辈子也跟道无关,也是被有道之士秒杀的命运。更不要傻傻的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看到的大多不但不是什么修行,反而是在自毁灵根。

      我所有的自己走的路都是在练拳与老庄和佛陀不断的相互印证,不断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以不管是道德经还是佛陀,他们的理论不是让你理解的,而是教人实修的。如果你没有修到相应境界,那打死你也理解不了他们说的境界的。比如说这个无为无我,如果你没有练到先天,所有对武术的理解都是基于常人的后天和血气之勇,拼的是力量速度。跟无为的先天境界越走越远。前几天有学生发给我一个推手中搞不定玩偷袭下三滥的视频,不由得想起曾经见过听过经历过的好多类似事件。而视频里那个撅手指的偷袭还只是属于小儿科,更加凶狠和犯规的我不但见过,甚至经历过好几次。甚至是推的过程中突然脱手抓脸戳眼的。都被我轻松化解。莫说推手,即便是真正的想重伤我的偷袭,也遇到数次了。我对学生说,因为推手本就是为交手设计的,所以无论对方怎么所谓犯规,你都能轻松对付了才叫推手。“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因为先天的东西本来对所有后天的东西实行的都是降维打击。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我的很多学生开始时经常会拿着诸如王东x或者某某解读道德经或佛法来问我他们的水平。而当我稍微深入的解读后,再也不会被这些货糊弄住,我并不是针对这些货的具体言论去驳斥(对这些货的言论多看一眼都够恶心的)。只是给学生指明了道的真正指向。这些货连道德经的根本指向都没有脑子搞懂,而一旦知道了这个真正指向,这些学生也很快就不会对这些货感兴趣了。恰恰如同看懂了我走拳,便很快就能发现常人练拳中的错误,不会再被阿猫阿狗的练拳视频糊弄住一样!所以人的见识是多么重要!

      在接触道德经之初,难免参考数家所谓权威的注解,而一旦会用理性和逻辑去推演,都能发现他们严重的错误之处,所以那时便已经有了境界层次上差距的认识。同时看到千家千言的现象,于是极其害怕自己的见解落入这些俗套中。“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是故彰!”始终对自己的解读抱有一个“还不是终极理解”的无我态度,即便是在自己更深理解的指导下练出更高的境界,也仍然不认为这是终极。所以对道的理解常新常鲜,渐入佳境!比如对上善若水的理解,开始就知道这里的善跟善恶无关,而是善于。自从练出了不丢不顶的境界,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也初步的理解了水的不争。此时理解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而当经历过很多别人在交手上犯的错误,也便知道了“处众人之所恶”这里的众人(众生)所恶的是什么,而正是因为这个厌恶和恐惧的东西,才成为了他们的致命缺陷。因此也更加知道了自己的练拳方向!而当修至一气相通周游,敌方无论再大力也难以撼动分毫,同时自己又丝毫没有用一丝力,即使已经在接住对方全力进攻时身体各处自由变化都不受妨碍!所以在随着修出的境界不断提高,对道德经的参悟亦不断深入,而对道的理解深入了,同时又会对练拳有了进一步的方向,此之谓“玄之又玄”。很多人没事就挂个“上善若水”或“道法自然”的牌匾。而对这两句理解的不是南辕北辙的人都凤毛麟角。说一下这一章里水的德,不争的是什么?“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这里的至柔在物质层面就可以理解为水,水可利用万物,而水自水,水性不变。因其无形无位无方无我,故天下万物一水也!天下莫不是水的道场!而人的先天更是有水的这个性质,轻敌几丧吾宝,这里的轻敌是“与什么为敌”的意思。水之不争为无敌,而元神之不争为以天下为身。“贵以身为天下者,乃可托于天下”!若无实修,哪怕是一个较深入的层次都难以领悟,何况需要玄之又玄,不断深入的去接近大道!

      先天神与先天气之相合谓之内劲,也是内家拳人独立人格的根基。我多次强调,无论道家的魂魄体系还是内丹派还是佛家的中观和唯识宗,都是将人的神气诠释的不同模型。如果不是指向这个生命乃至天地本源的理论,那对人的自身又有什么意义?如果确实都是在说同一个东西并且是正确的。那殊途同归又有什么奇怪的。当然说模型不包括诸如儒家等言论,那些只能增长人的恣欲与淫志。要能够通过圣贤以手指月去见那个月,而不是纠结于不同模型。无论佛道哪家的模型,都是教人修习见证才能逐渐参悟的。而妄想没有修习就理解那就只能依靠后天去理解先天境界和原理,无异于空中楼阁。道德经的前后章之间,每一章的前后句都有逐层递进,前后验证,因果关系紧密,但是无论道德经还是佛陀所建立的模型,都是针对先天的,它与后天经验和见识有着本质的不同,自然其中道理也是无法用后天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而人们往往习惯于用后天机心去揣测,自然很容易就南辕北辙,所以才会造成千人千注。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康德得出的对最高境界的不可知论的二律背反,但真相却只有一个,真相不会因为你的经验和感受理解不了而出现存在两个真相。而老子和佛陀可只说了一个意思。如果说一句话有无数个意思,那只能说明可能都解读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