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省联考”语言运用题题型型训练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2-10 发布于甘肃

第一组

()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3 小题,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走进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在展出。头戴斗笠,脚穿木屐,双手撩起衣摆,展厅起点处明代朱之蕃所绘的苏轼像轴,不少观众对苏轼有了直观印象。这是苏轼流放儋州时的生活写照,尽管极其艰苦,他仍   ①    ,以著书为乐。以《苏轼宦游图》为引,展览利用大量文物、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陕西凤翔 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著名的“喜雨亭”“凌虚台”皆有图文展示,生动直观。借助视频技术,西湖一角被“搬进”展厅,苏轼两入杭州赈灾放粮、疏浚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了解苏轼在密州惩治盗贼、整顿军政的事迹后,观众重读这首词,内心激荡,豪情     ②    。(     )中年以后苏轼接连被贬,远至海南岛。四海飘零中,他进入创作高峰。展览展出了明代许光祚书《记承天寺夜游》、清康熙款青花后赤壁赋笔筒等文物,苏轼影响之深远,     ③     。展览还围绕苏轼的爱好专设了一个单元,穿行在展厅中,看苏轼纵情山水、饮茶品酒、制作美食,琳琅满目的展品叙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催生了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局面。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揭示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能够走近他丰盈的精神世界。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的“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B.公共场所不让吸烟。

C.事情发生太突然了,让他不知所措。

D.他让自行车给撞了。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中为什么没有大满?    A    。一种从农业生产角度加以解释,认为大寒小寒、大暑小暑    B    ,,由于冷、热持续时间长,相当于两个节气,且人们正好在猫冬、避暑,没什么活动,所以分成两个相连的节气。但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事情比较多,节气本身的特点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还有一种是从中国文化的“满招损、谦受益”这一角度加以解释,认为事情太过圆满就会向不好的方向转变,不称大满体现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而农史学家唐志强另辟蹊径 ,从谷物成熟程度解释小满和芒种。他引用明人顾元庆《檐暴偶谈》谈到小满和芒种两个节气“皆指麦言”,都是针对麦子的成熟和收获情况来说的。但是在夏季和冬季的节气中,用“四小三大一芒种”来反映谷物成熟程度、寒暑程度和下雪数量的变化。即小满、小暑、小雪、小寒,对应的是芒种、大暑、大雪、大寒。这三种观点都有理有据 ,逻辑自洽。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 文中划线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第三组

()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3 小题,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琮琮”“宸宸”“莲莲”,杭州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由三只灵动的机器人组成。名字由来,_____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融合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

依照“江南忆”设计团队的构想,“琮琮”的纹理带有汇聚和放射的两种晶体特征,象征着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宸宸”头饰上的三朵浪花涌动着“弄潮儿”______、一往无前的先锋精神;“莲莲”头顶莲叶茎脉,展现了现代化的杭州“万物互联”的智能生活。

进入“亚运时刻”的杭州,地铁公交换上“吉祥物限定皮肤”,剪纸、铜雕、竹编等民间版“江南忆”______……这座焕新古城弥漫浓浓亚运氛围,被网友昵称为“三小只”的吉祥物,向八方宾朋传达快乐与友爱

从手持金牌、象征友爱的熊猫“盼盼”,到开心奔跑、诠释“吉祥、和谐、幸福、圆满”的“五羊”,再到“科技范儿”的机器人“江南忆”,中国味儿十足。三届亚运会由中国主办,吉祥物都是“中国风”,这些吉祥物见证着这个国家改革开放的前进脚步,同时它们见证着中国拥抱世界、拥抱未来的发展身姿。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加点词“江南忆”的双引号的用法与下列哪一项双引号的用法一致(   )(3分)

A.这个15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的少年,开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  

B.斜对门的豆腐店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

C.这位盲姑娘学会了用心“看”世界,用手指“说话”。 

D.这句话里的“书”,并不是指书本,而是指书法。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5分)

()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9分)

做好青少年电信网络防诈骗要提高青少年的认识,             。从电信诈骗的具体案例来看,诈骗犯罪分子非法获取受害青少年的个人隐私信息是其实施诈骗犯罪的基础和前提。个人信息的泄露、非法贩卖等现象十分突出,已成为电信诈骗犯罪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              。绝大部分青少年上网地点在家中,所以家庭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父母应把网络安全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并且以身作则,减少自身的网络娱乐行为。

做好青少年电信网络防诈骗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除了各相关部门坚持关口前移,构建立体化的防范、打击格局外,同时还需家庭、学校各司其职,进一步织密筑牢防护网,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22.小星沉迷网络,听网友说玩游戏做任务可以赚钱,他就跟着网友去试了试。最初他确实赚到了钱,但最后当他深信不疑地投入了他全部的积蓄后,却发现自己被骗了。他的钱也回不来了。作为小星最好的朋友,现在你要和小星的家人电话沟通这件事,你认为下列说法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电话接通后,你说:“阿姨,不好啦,不好啦,小星出事了!”

B.电话接通后,你说:“阿姨,我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小星到公安局里去了’”。

C.电话接通后,你说:“阿姨,我是小星最好的朋友,陈红。如果您现在方便的话,我想和您聊聊最近小星做任务赚钱的事情”。

D. 电话接通后,你说:“阿姨,小星这回难了,他的钱都被人骗走了” 。

第四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①天堂我尚未去过。《启示录》所描写的“从天上上帝那里降下来的圣城耶路撒冷,那城充满着上帝的荣光,闪烁像碧玉宝石,光洁像水晶”。城墙是碧玉造的,城门是珍珠造的,街道是纯金的。珠光宝气,未能免俗。   真不想去。杭州是白傅留诗苏公判牍的地方,荷花十里,桂子三秋,曾经一度被人当做汴州。如今虽        ,但少有人看浓妆淡抹的山色空蒙。④所以苏杭对我也没有多少号召力。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青岛本身没有高山峻岭,邻近的劳山,亦作崂山,又称牢山,却是峻峥巉险,为海滨一大名胜。我虽未到过劳山,但读《聊斋志异》,对它早已        。由青岛驱车至九水,就是山麓,清流汩汩,到此尘虑全消。

青岛不产水果,但作为山东半岛许多名产的集散地。各种水果         。例如莱阳梨。此梨产在莱阳的五龙河畔,因沙地肥沃,故品质特佳。外表不好看,皮又粗糙,但口感细嫩酥脆甜而多浆,绝无渣滓,美得令人难以相信。再如肥城桃,皮破则汁流,真正是所谓水蜜桃,海内无其匹,吃一个抵得半饱。今之人多喜怀乡,动辄曰吾乡之梨如何,吾乡之桃如何。其夸张心理可以理解。

(选自梁实秋《忆青岛》,有删改)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下列句子中的与文中最后一段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谁都不知道那个见义勇为的人上哪去了。

B.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

C.鲁迅先生的《祝福》首发在《东方杂志》上。

D平上去入的变化或许是受到了某读音的影响。

20“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两句民间流传的谚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夏季,被蚊子叮咬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据报道, (1) ,只有雌蚊会吸食人体或动物血液而雄蚊则吸食花蜜或植物汁液。那么,蚊子是如何找到叮咬目标的呢?蚊子寻找猎物不是依靠眼睛, (2)  。当它们“感觉毛”上的二氧化碳感受器接收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流时,便会向这股气流飞去,并精准地降落到人体皮肤上。蚊子在叮咬过程中会分泌一种抗凝剂以阻止人体血液凝固。为了抵抗这种抗凝剂,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种叫“组胺”的化学物质,它可以让人体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但也会使人体皮肤产生不同症状。

有的人在被蚊子叮咬后自身免疫系统反应不强烈, (3)  ;大多数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但很快会消退;而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在被叮咬后免疫反应比较强烈,皮肤表面会出现瘀斑、肿痛等症状,并且持续很长时间才能消退。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5分)

第五组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有两极。往后看,能退至何处,是一极。退无可退之处,便是一个人的底线。既为底线,自然不容侵犯,事关原则。于是,底线便成了人的一个极点。但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若仅仅止于底线,那随着底线的不断后退,人生的走向往往也是    

与底线相反的是极限,( )。将目光放在远方的极限,也不能。倘若一个人眼里只有远方与理想,一味高歌猛进,容易流于肤浅,失之于功利。因为眼里只有前方的人,前方也就成了一面筛子。筛去不利于远行的,或无益于前进的,哪怕其中不乏情比金坚的可贵;留下了于己有用的,就算抹去初心,委曲求全,也照样为了名利而迷失自我。

往后,是底线;往前,是极限。不同的方向,也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底线,对应的是一个人的过往。极限,代表的是一个人的未来。人有两极,前行不忘后顾,这便是了

18、请在横线上填上成语。(3分)

19 下列句子中的自己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自己,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人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认真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

B. “骄傲会害了你自己!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道。

C. 他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如同鱼儿喜欢水一样。

D. 有人认为,老师不应该给予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物质奖励,因为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

20. 插入文中括号处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3分)

A、极限永远在远方

B、这是人生的另一个极点

C、着眼极限的人不在少数

D、底线容易突破

()语言文字语用(本题共2小题,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

如今,        ,除了结合人们较为熟知的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环境学研究手段,应用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也纷纷投入古代遗存的分析研究,为探索中国境内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科技,正在重塑现代考古。

镌刻在古DNA中的人类演化史可以填补人类历史的缺失环节。古基因组学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能够从人类化石、骨骼遗骸或是曾经生活过的地层沉积物里提取到千年、万年乃至十几万年前的人类DNA,探究人类起源、演化的历史,破解已灭绝的古人类与现代人在基因上的关系。此外,古DNA研究,还证实了我国福建古人群与南岛语系人群的同源性,揭示了新疆和青藏高原人群多元融合而相对连续的遗传结构等,帮助人们通过遗传的线索,追溯深藏的历史真相,从基因里窥见人类族群的融合、演变、迁徙的壮阔史诗

借助科技,人们破解了一粒珠子内的乾坤,揭开了古时中外交往交流的一角。西周中晚期的礼制改革,不仅表现在青铜器上,      。西周的珠饰中有两类新材料,一是烧制滑石珠,二是釉砂。带釉的烧制滑石珠作为最早的人工玻璃质材料起源于西亚或南亚,并向世界传播。而在河西走廊及中原,都发现了烧制滑石珠,它们是如何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据检测分析小河墓地出土的烧制滑石珠上残留的绿色釉后,考古人员发现其与印度哈拉帕文化的烧制滑石珠釉成分比较接近。因此推测,烧制滑石珠工艺可能是从印度河谷通过中亚传播到南疆小河基地一带,再传播到哈密东天山,再传到河西走廊,之后再从甘青地区传至中原。

21. 请在横线①③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句子;横线②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6分)

22. 请以“科技”为主语,用一个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的复句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5分)

第一组【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 

18. 示例:①泰然处之 ②油然而生 ③不言自明 ④琳琅满目
19. 20.A.“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引出下文“接连被贬”与“进入创作高峰”等语;B项是杜甫诗句;CD两项表现苏轼的洒脱和壮志豪情,与上下文内容衔接不紧密。
【解析】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能力。
①语境形容苏轼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生活态度,可用“泰然处之”。泰然处之:形容对事毫不在意,沉着镇定,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比喻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和平常一样,不慌不忙。
②语境形容观众重读苏轼词时情感自然产生,可用“油然而生”。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③语境形容苏轼影响之深远不用言说,可用“不言自明”。不言自明: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④语境形容形容展品丰富,可用“琳琅满目”。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和C项的“让”是介词,表对象。而A句中的“让”是“推举”之意。B句中的“让”是“允许”之意,D句中的“让”是“被”之意。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可引出下文“接连被贬”与“进入创作高峰”等语;B项是杜甫诗句;CD两项表现苏轼的洒脱和壮志豪情,与上下文内容衔接不紧密。

()语言文字运用

【答案】

18.A.目前有三种解释 B都是在极冷和极热的时间长。

解析:第一空,总结句,对应全文的三种观点。

第二空,根据下文冷、热持续时间长可以得出

19.所以在夏季和冬季的节气中,他用“四小三大一芒种”来反映寒暑程度、下雪数量和谷物成熟程度的变化。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第一处是关联词使用错误,上下句的关系是因果而非转折,故不能使用“但是”,要用“所以”或“因此”;第二处是词语顺序颠倒,与前文内容照应的顺序应该是“寒暑程度、下雪数量和谷物成熟程度的变化”。第三处是成分残缺,应加上主语,否则缺少主语。用“四小三大一芒种”改为:他用“四小三大一芒种”。

第三组

()语言文字运用

18.答案:别有深意 乘风破浪 层出不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①处前文提到名字由来,后文出现了破折号解释说明该名字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刻。

②处主语为“弄潮儿”,后文提到了一往无前,中间出现了顿号,表明所填成语与之并列,中心语为先锋精神,可填乘风破浪。

③处前面列举了不同形式的民间版“江南忆”,说明亚运会吉祥物的形式各异,数量很多,后文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故填层出不穷。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双引号的能力。

所给例句“江南忆”是对吉祥物的称谓,因此该双引号表示特殊称谓。A选项是表示反语,B选项是对杨二嫂的特殊称谓,C选项表示特殊含义,D选项表示强调。

20.答案: 这座焕新古城弥漫着浓浓亚运氛围,通过被网友昵称为“三小只”的吉祥物,向八方宾朋传递快乐与友爱。(每改对一处得一分,改对两处得3分,改对三处得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弥漫”后面需加“着”构成整个句子的谓语,“传达快乐与友爱”属于动宾搭配不当,需改成“传递”,整个句子的主语应为“古城”,中途暗换了主语,在“被网友昵称”之前加上“通过”。

()语言文字运用

21.答案:(1)加大其个人信息保护力度

(2)家庭教育不可缺位

(3)3)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每点2分)

22.C。查考语言得体。

第四组

18①摩肩接踵/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②心向往之/心驰神往 ③比比皆是    19B    

20A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根据但少有人看浓妆淡抹的山色空蒙推断此处是说到杭州来的人很多,可填游人如织/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形容人多拥挤不堪。人头攒动:是指人很多,且在频繁地移动。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②语境指通过读《聊斋志异》早已对崂山很向往,可填心向往之/心驰神往。心向往之: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

③语境指青岛的水果很多很常见,可填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A.动词,到,去某个地方。

B.方位词,表示某一方面。与文中的意义相同。

C.方位名词,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D.音调,shǎng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句子效果的能力。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两句民间流传的谚语引出下文“天堂”①天堂我尚未去过。

21①并非所有蚊子都会吸血

②而是依靠二氧化碳感受器

③皮肤表面毫无症状    22.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反应的强烈程度不同,所以不同的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表面出现的症状也不同。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横线后的内容可知,只有雌蚊会吸食血液,而雄蚊不吸食血液,由此推出并非所有的蚊子都吸血,故此处应填并非所有蚊子都会吸血之类的内容。

②处,根据前文中的蚊子寻找猎物不是依靠眼睛可知,此处的句式为而是依靠……”结合后文中的当它们'感觉毛上的二氧化碳感受器接收到……人体皮肤上可知,蚊子寻找猎物和二氧化碳感受器有关,故此处应填而是依靠二氧化碳感受器之类的内容。

③处,根据有的人……”“大多数人……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而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皮肤表面会出现瘀斑、肿痛等症状可知,第二段列举了被蚊子叮咬后的三种不同情况,且症状依次加重,且都是皮肤上出现的症状,故此处应填被蚊子叮咬后自身免疫系统反应不强烈的人的皮肤表面的反应,即皮肤表面毫无症状之类的内容。

22.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第二段共三个分句,列举了被蚊子叮咬后,不同的人的皮肤表面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根据自身免疫系统反应不强烈”“免疫反应比较强烈可推知出现不同症状的原因,即自身免疫系统反应的强烈程度不同。

同时,在总结最后答案时,注意题干中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的要求,要将答案句子写成因果关系句。即: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反应的强烈程度不同,所以不同的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表面出现的症状也不同。

五组【答案】

18. 每况愈下高枕无忧

善始善终  

19.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指示代词意义的分析理解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中但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中的自己表示泛指,指任何人。

A 泛指,指代任何人。B 特指,指代与班主任对话的对方。C 特指,指代句子中D 特指

20、【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将句子衔接和复位的的能力。

根据第一段于是,底线便成了人的一个极点,再看括号前的句子与底线相反的是极限,可见底线极限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因此极限人生的另一个极点最恰当。故选B

21. ①考古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不断深化;②从基因里窥见人类族群的迁徙、演变、融合的壮阔史诗;③而且在珠饰上也有所体现。

22. 科技不但(既)能帮助人们追寻古人类在地球上的足迹,还(又)能帮助人们还原中西文化早期交往交流的事实。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和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处,结合后文“除了结合人们较为熟知的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环境学研究手段,应用生物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也纷纷投入古代遗存的分析研究”可知,科学技术纷纷投入古代遗存的分析研究中,故此处可填“考古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不断深化”。

②处,“融合、演变、迁徙”语序不当,应改为“迁徙、演变、融合”。

③处,结合前文“不仅……”可知,此处应填“而且……”;再结合后文“西周的珠饰中有两类新材料……”可知,此处应说的是西周中晚期的“礼制改革”在珠饰上也有所体现,故此处应填“而且在珠饰上也有所体现”。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首先,以“科技”为主语,分别概括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

第二段,由“古基因组学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能够从人类化石、骨骼遗骸或是曾经生活过的地层沉积物里提取到千年、万年乃至十几万年前的人类DNA,探究人类起源、演化的历史,破解已灭绝的古人类与现代人在基因上的关系”“从基因里窥见人类族群的迁徙、演变、融合的壮阔史诗”可知,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科技能帮助人们追寻古人类在地球上的足迹。

第三段,由“借助科技,人们破解了一粒珠子内的乾坤,揭开了古时中外交往交流的一角”“因此推测,烧制滑石珠工艺可能是从印度河谷通过中亚传播到南疆小河基地一带,再传播到哈密东天山,再传到河西走廊,之后再从甘青地区传至中原”可知,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科技能帮助人们还原中西文化早期交往交流的事实。

接下来,选择一组表并列关系复句的关联词或选择一组表递进关系复句的关联词。如:表并列关系复句的关联词“既……又……”或表递进关系复句的关联词“不但……而且还……”。

最后,以“科技”为主语,用一个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的复句概括第二、三段的主要内容即可。如:科技不但(既)能帮助人们追寻古人类在地球上的足迹,还(又)能帮助人们还原中西文化早期交往交流的事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