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描淡写一画间——周一鸣没骨画

 黑清风白 2024-02-10 发布于河北

图片


一鸣的笔下,有三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故乡、东坡和南田。
外婆坐过的旧藤椅,一页页翻过的旧皇历,一个个滋味鲜美的馄饨,都在讲述着温馨难忘的故事,也拨动着每一个观画者的心弦。
图片
东坡组画取名“此心安处”。功名富贵,世事沉浮,搅动着本来就不平静的生活,所以,前贤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一鸣少年时就经历过苦难,不仅练就了热肠冷眼,更有一颗平和的心。
图片
在喧嚣躁动的时代热风中,她能够从容地展纸染翰,一丝不苟地做她的丹青功课,“以安静的笔墨,追寻一种冲融淡定、物我两忘的平和境界”。一鸣汲取了南田的柔和清润和东坡的豪放率性,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画幅里,却不生硬刻板。
——叶康宁(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教授)

图片


周一鸣:1978年出生于江苏武进,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室内建筑师,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理事,常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获“常州科教城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常州工程学院艺术类学术带头人”等称号。

从事设计与美术教学与创作,书画作品曾在《艺术百家》《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与设计》等杂志发表,主持江苏省哲社课题两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常州画派左氏家族四代才女书画艺术研究》(2016SJB760103)、“文创空间室内设计工作室科研平台”(11130800117001)。

图片

《自序》
我那间书房和一枚闲章,都不大,叫“一画间”。
“一”来自我自己,简洁、直接而唯一。“一”来自天地,“一”即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元气,生生不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月印万川,处处皆圆”,“一”是智慧,自在圆融;“一”是“一超直入如来地”,“一”是妙悟,明心见性;“一”是“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一”是时空,亘古永恒;“一”也是“吾将一以贯之”对传统的尊重,一笔一画真积力久的学习态度。
图片
“一画”取自伏羲“一画开天”句,这“一画”开鸿蒙与混沌、启智慧与文明,让人类发现宇宙万物的规律,顺应自然的道理;“一画”也取意于清初画僧石涛创立的“一画论”,这“一画”具有开启创造性的力量。“一画”之用,是无中生有,以性情、笔墨的种子,化为万千气象。
图片
“间”兼有空间、时间、人间、世间之意。在大空间里,一个生命只是一粒芥子;在大时间里,一个生命只是一个瞬间。生命的意义在于哪怕微小,也可以发出光与热,刻画出属于自己的痕迹。
图片
2013年,我偶然在上海博物馆看到清初恽寿平的一套山水册页,流水、小石、柳丝、竹叶,不经意几笔,营造出熟悉的情景、气息,整个世界仿佛充盈着清润的微风与香甜的空气。我仿佛被带回记忆中儿时的故乡江南。艺术的“气”与“力”震撼了我的心灵,感召我精神返乡,于是我用了所有闲余时间,去寻访恽寿平的足迹、笔迹与心迹。
图片
隔着三百多年,我与他是同乡!
在恽寿平创造的柔和冲融的世界里散步,轻描淡写的笔墨生机中,饱含着举重若轻的气度、云淡风轻的气息、处之淡然的智慧、清新雅淡的气质。轻描淡写一画间,记录了我在小书房里一个个学习的瞬间,刹那间永恒,有限亦是无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