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年味儿(文末有礼)

 真友书屋 2024-02-11 发布于浙江

年味儿是什么?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也许是妈妈做的一道菜,也许是长辈给的一份压岁钱,也许是儿时得之不易一件新衣裳,也许是一张回家的车票……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对于年味儿,你一定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愫。

全国各地有同样的年俗,也有别具地方特色的年俗,来自各地的书友,分享了自己记忆中的年味儿,炸圆子、炸油饼,包饺子、做蛋饺,登庙焚香、摆桌祭祖、拜坟岁……

@清流书肆

我记忆中小时候的年味儿,首先是过年有好吃喝。那年月人穷,小孩儿望过年,还编有顺口溜:二十七炒锅皮(炒花生、玉米花等),二十八放锅炸(炸油条、圆子),二十九样样有,三十里现成的。

此外,家乡特别重视祭祀先人。一般在过大年前两三天要给故去的老辈上坟,三十晚上还要去坟上送灯,喻意逝去的先辈亮亮堂堂也过大年。

再就是那时的家乡农村,过年除了门上要挂大红对联外,鸡笼、猪圈、牛舍也要粘"槽头兴旺""五畜兴旺"之类红色小联,期盼来年农牧业有个有收成。春节的重头戏,当然要推正月间村里组织表演跑旱船、舞蚌壳了,虽没有现在舞台上那么精致,但红火热闹。这些浓浓的民俗年味儿,现在渐渐淡薄了,但永远也忘不了。


前几年,我研究本土历史文化,其中包括年节民俗文化,查阅大量文献古籍后对年味儿蕴含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例如:民国版《谷城县志》卷3"风土志"风俗载:民多秦音,其俗朴……万山丛杂,民情朴直。1991年版新谷城县志也称:谷城民风,素较淳朴……但民国时期,恶习有所蔓延……建国后,政府即着手开展移风易俗……80年代,人们普通追求学习,讲究个人修饰与家庭装饰。


若再向纵深处追溯的话,明《天顺襄阳郡志》载:"襄阳俗尚奢侈,其民尚文。今则朴实,乐于农桑。士多好学,犹有古风。(谷城县)颇有礼义之风。"乾隆《襄阳府志》、光绪《襄阳府志》亦有类似记载。在2002年出版、由李德复、陈金安主编的《湖北民俗志》第五编"岁时节令",则从各个方面记录总结了湖北各地的年节习俗活动和礼仪讲究。南朝梁宗懔名著《荆楚岁时记》,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一部古代记录楚地岁时节令的笔记体散文。该著从远古楚族神话传说以及纪念屈原礼仪习俗等方面,总结了楚地独特浓郁的年节习俗和背后蕴藉的文化内涵,可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沿着历史的跫音走到现代,我们在品味各地不同年味之时,都不应忘记年节背后悠久的民俗历史文化,更应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三锤雷长城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十点左右,母亲和父亲在炸油饼和果子。这是我老家的一种特色面食,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做上好多,用来款待正月里上门的亲戚朋友。父亲说,以往每年过年,这几天里都是他最忙的。二十八二十九,要去祖父母坟上烧纸,烧完还要去敬山神,敬土地,敬水火,贴对联,还要把祖父母的神主拿出来供奉。大年三十晚上要给堂兄弟和侄子们做拜年饭,初一早上四点多就要去放炮、烧纸,谓之“接神”。反正有很多事情,根本停不下来。

炸油饼

父亲的话勾起了我的很多回忆。自20岁负笈省城读书以后,我就极少在老家过过年,只今算来也就五六回吧。父亲所说过年的很多“仪式”我大半也没有再参与过。留在印象里的,还是很小的时候,踩著很深的积雪,去给祖父上坟(那时候祖母尚在),然后进到山里去拜山神庙。说是庙,实际就是一孔深一二米的矮小窑洞,里面神龛上放置著三两个小小的神像。我见了便跪下磕头叩拜,总是不忘要从供桌上抓一把花生或瓜子去吃。而父亲还要念念有词地说上几句,无非是佑护一家人平安健康。回来的时候,雪太大,父亲走在前面,用铁锹推出一条路来,我跟在后面。这时候,能够听见大山周围的村子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狗吠声,隐隐约约的小伙们的打闹声。

新的一年,就这样向我们走来了。

@丛林之书

家里有张四方八仙桌,是奶奶流传下来的,前几年修补刷了新漆,这张桌平时不用,专门用来祭祖。年前第一事,挑个好时辰,搬出八仙桌,三条长条凳,香火位朝大门,摆上祭食点上香烛,欢迎过世的祖宗回家,增酒的任务必是交给我的,年复一年,儿时是好玩,稍长是疑惑,到了中年是虔诚,眼里好像真的“看到”了祖宗团聚。“照顾”好祖宗大人是头一等大事,尤其在农村,八仙桌是神圣的

第二事拜灶间菩萨,三茶六酒二饭五素,一对蜡烛五支烟,两对太宝,请家龙财龙菩萨,米袋口张开抖一抖,日保黄金夜保人,保得屋里太太平。两事办妥后,心里也就踏实了,我们的过年开始啦哟。

说起记忆中的年味,时光便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

压岁钱。年年有但年年无法拥有。年年都是压枕下过一夜,第二天上交妈妈,妈妈说可以交学费可以买书买文具,让妈妈保管,妈妈不会用掉,满脸的不情愿,其实我最想用来买玩具枪和鞭炮,但又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我有小孩了,孩子她妈也说着同样的话,我保持沉默,觉得说的有道理。

换新衣。脱得精光冷得索索发抖,妈妈把我的内衣塞在自己肚子里保暖,待我擦干后丢给我穿上,记忆中的这种温暖就是母爱吧,第二天穿上新鞋新衣,走路都要多看看路(当时农村泥路多),怕脏了鞋裤。平时大多时间穿的都是妈妈自己做的衣服,新衣成了过年的期盼。

看春晚。家里没电视,跑堂哥家看,认识了倪萍、赵忠祥、朱时茂、陈佩斯、赵本山、宋丹丹、姜昆、牛群、李金斗、港台歌星,四大天王对少年来说更是备受追捧。晚了就不回家了,拼个床,挤在人家脚边过一夜,堂哥、堂大姐、堂小姐,大爹一家的孩子我们都一起睡过。

拜坟岁。一边爬山一边听大人说某某家添了新坟,某某家的坟好气派,好像看楼盘。在祖宗坟头,烧香拜祖,说着保佑家人平安事业发达学业有成的愿语,炮仗声此起彼伏,在山间回荡,声音真的可以遇到大山反弹过来。

待饭。请亲朋吃饭。妈在厨房蒸炒煮炖,爸陪客人,端菜收空碗,跑腿乐不乐意都交给我了。煤气灶、煤饼炉双开,厨房里蒸汽腾腾,我在迷雾里穿进穿出。菜的咸淡,第一口妈都是让我尝尝,我准备一个小碗,看妈烧菜,只要我喜欢的菜,妈都会留一点,这样等客人吃饱我也吃饱了。后来长大了,谈婚论嫁工作事业怕同桌盘问,我找各种理由不愿上桌,还是喜欢躲在厨房当“小二”。现在我能烧的仅有的几个菜,全是当时看来的。

送礼。家庭之间一般是水果、饼干、饮料、桂圆干、荔枝干、柿饼等礼包,长辈喜烟酒的则送长辈好烟好酒。姐姐家送来的,取一样自己再买一样,去送阿姨;阿姨送来的,取一样再加姐姐送来的一样,去送大妈……如此周转,自己不需买很多样东西,可以送遍所以亲戚,所以表面上看来有很多礼品,实际上像压岁钱一样,年年有但年年无法拥有,对孩子来说真是可恨的事,还好还有炮仗,这是可以真正拥有好玩的。

@路桥客

在理坑古村旁的另外两个小村子溪头与塘崛,我体味到了年味更深的肌理。虽然两个村子都有百来号人,但它们极为安静。

在溪头,我们看到了村口的参天古树,溪岸盛开的梅花,独自蹒跚的老婆婆,墙角堆砌的柴堆,挂在门口烟熏过的新鲜猪蹄——应该是杀年猪时买来的。在塘崛,攫获我们目光的是一方水塘中一尾尾身姿丰硕漂亮的冷水塘鱼,甘冽清澈的小溪流,安放在溪流中的一篮萝卜,已经被冲洗得剔透泛光。猪蹄与冷水塘鱼是为年夜饭准备的,萝卜则是婺源地方美食粉蒸肉的必备食材,也是过年一道开胃大菜。

人们现在常叹息“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去的年味没有了”,年夜饭从家庭的饭桌搬到了酒楼、饭店,走亲访友的传统礼仪逐渐为短信、微信等电子拜年方式取代。但山河故我,景物依旧,山村的年味还是童年的光景,不刻奇不排场,不疾不徐,不慌不忙,也许长久一阵子对过年已经没有期待和新鲜感时,它还是能提供感动,这种感动源于日常乡居生活中生命不绝的韧性,用克制与深沉全力拥抱,从不一边过着春节一边唾弃它。

有句话说的好,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即使二十年前物质相对匮乏,但在乡下度过春节却真真实实是一年中最欢乐的日子。

@竹隐青霜

中国的年,是以吃喝礼物为主的节日。我的幼时记忆也是吃喝收礼物,吃平时不准吃的垃圾食品,喝平时不能喝的碳酸饮料,大人不会当着亲戚的面批评教育你,过年自由。

事实上,从我长大之后,对年就也没什么感觉和期盼了。过年意味着小孩子正在向自己生命过程中的辉煌时期前进,而对于成人,则意味着又老了一岁。成年之后想吃什么,就能立马满足。年,不再是一个被家长管束的时刻,而是寻常日子里一个特别节点而已。

小时候我们等着收礼物,成年之后我们送出礼物。我们从享受过年快乐的人,变成了负责制造年味的人。为了孩子们的期待,和他们心里的对节日的期盼,为了不让他们失望……
       

期待年和制造年,我们的身份不知不觉的已经在岁月中转换,我们从孩童变成大人,年味从惊喜变得平凡。当年岁和心态变的平和了,年的味道就变了。

时光不能倒流,童年对年的浓浓的期盼注定会消逝,只要找到新的期盼,便能寻回以为已经平淡的年味。我们在说过年没有意思时,小孩子的快乐让我们想起,我们其实就是制造年味的主力军啊!

父亲家的狸花猫

@书友_937855

一般说年味,是指除夕春节前后这段时间的感受……这感受掺杂着辞旧迎新中:过往曾经的酸甜、亲友聚集的悲欢、以及内心期许焕发的热爱!

我们兴化莆仙本地话把除夕年夜的家人亲友团聚叫“围炉”。现在我仔细想来,年味的感受集中体现在三天。


先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或农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承接先前的大扫除、煮了豆腐、蒸或糯米或绿豆红糰等年事;这一天,如果往年许了愿遂了心的,便是宰杀收拾乖羊供品;这一天,若是平平常常地,那公鸡还是祭拜的供品主角,这不平日里我们称领导或有为的伙伴,就是“头鸡”;这一天,缺不了的——檐下张灯、门上挂红、门柱贴春联;这一天,女主们事儿多,要忙着在厅堂摆供桌布供品,备贡银香火。


一切准备就序,第二天除夕就轰轰烈烈地来了。反正,二十九晚上大家别想着睡觉了,全家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聚全齐围在厅堂,等待着零晨零点。零点一到,点灯、焚香,阖家齐齐站在供桌前,手捧燃香,心中默祷,下腿跪拜:感谢护佑一年安康福顺,祈愿来年奋勤遂利……


很多心急的,零点前就已开始燃放烟花爆竹呢,先是零零散散,清清脆脆,慢慢地便交错接续,轰轰烈烈,绝对是一曲听觉的盛宴。

对孩子们来说,最欢乐莫过于在噼里啪啦,惊惊炸炸中,活跃窜跳,欢心嬉戏。其实,大人们何尝不是同样的,拾掇着爆落烟片纸屑,轻轻地放到错杂着残枝枯叶、旧符旧联旧灶司新贡银的火堆中,看着那精灵的火苗在风中往上串往上串,感着那星星点点地热气往身上挨往身上挨,在顽强热情的燃烧中沉浸,是欢乐、是温暖、是热爱、是期许、是压抑着而又压抑不住地向上向前向火……


在鞭炮声中,火渐渐熄了,该回床睡去,第二天,还有登庙焚香,还有围炉,还有压岁钱,还有春节联欢晚会。第三天,便是大年初一,开始走亲访友。

我记忆中的年味便是如此,如清贤王永彬《围炉夜话》中所言: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

@Milo_

过年对我来说是学生时代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年三十当天可以不用写作业,做错事情了也不会被狠骂,快乐似神仙~


每年过年要回去奶奶家,奶奶家在其他的城市,最开始是坐火车一晚上回去,再后来变成了坐几小时巴士,最后留在记忆里的是坐汽车回去,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回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据说现在可以坐飞机回去了。


奶奶家里有我儿时最亲近的玩伴,我的表姐。我和她其实只有每年见这么一次,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从有记忆开始,就一直不停盼望着回去见她,可能这就是亲情吗?我们最开始会一起偷溜进附近的初中操场玩耍,会一起在小卖部买吃的,一起捡叶子收集了一大包再抛上天。后来我们都上学长大了,就变成了一起写作业传纸条,一起听一个MP3里的歌,互相写信,信里写着我们一起构思的故事。过年饺子里的花生、热闹的鞭炮和烟花、复制转发的拜年短信、茶几上永远吃不完的橘子和干果,都比不上和姐姐一起打地铺带来的快乐。


上了高中以后因为学业繁忙,再加上我转学去了更远的地方,高一以后再也没机会回家过年了。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发觉过年没有年味了。过年这件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也变得可有可无,饺子可以不吃,春联可以不贴,只有给家里人打电话拜年这个形式留了下来。

也许是因为以前的小孩已经变成了大人,饺子要自己煮,春联也要自己贴了吧。都说有家的地方天天都是过年,也是因为在家人身边才能继续当小朋友吧。

@马踏湖

春风荡漾,抽空去村里贴春联。田野里习习的小风,使我贴上墙的门笺,上下飞舞,飘飘欲仙,禁不住有一点自我的陶醉。

这样彩色的门笺,是我20年前收藏的,现在都已经绝迹。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取出一些张贴,这种出自民间的艺术品,还原了“年”沧桑的记忆。

艺术来自于民间,记录“年”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厚重的文化积淀。

本文内容来源:孔网动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