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院长室 2024-02-12 发布于河北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石峁古城遗址,位于陕西榆林,规模巨大,展现了夏朝前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其独特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沙漠交界地理位置,为研究古代气候、生态提供了资料。根据考古发掘研究表明其具有距今4300年的历史,使其成为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演变的关键。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众多学者推测这处遗址可能是传说中的黄帝之都“昆仑城”。这一假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深入的历史研究和考古发现之上。《穆天子传》中曾经有记载周穆王到石峁古城所在地附近登祭黄帝遗址的描述(很可能就是指石峁古城)。考古专家还提出观点,即黄帝后裔白狄在先秦时代曾长期居住在这一地区,也为这一假设提供了直接的历史依据。

一,有贵贱别处的内城与外城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从城墙示意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石峁古城由内城(皇城)和外城(民居)两部分组成。这种双重城墙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严谨性,也展示了统治者对于城市防御的高度重视。内城作为皇城的所在地,是政治权力和宗教仪式的中心,而外城则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区域。

遗址的格局,以一种内城和外城结构展现在人们面前,体现了等级和贵贱之别。可见城市规划之初的的严谨,反映了当时的阶级已经分化。内城,作为权力的核心区域。有宫殿区,还有祭坛。外城则是普通民众居住区域。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北史》记载,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统万城同样由东西两个紧密相连的大城组成,内城与外城的划分一目了然。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焘所建的平城,平城同样由皇城和京城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它们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这种建筑格局与石峁古城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以内城和外城的形式进行划分,强调了贵贱有别的社会结构。

由此可见石峁为白狄始祖黄帝的城邦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因为其城池构建的内外城结构与后世的匈奴和鲜卑一脉相承。

二,有用人头奠基的习俗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石峁古城的遗址考古人员在对外城东门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了6处头骨坑,其中共计有100多颗人头骨。这些祭祀坑的头骨数量各不相同,有的有24颗,有的有16颗,还有的只有8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位于门道处的2号头骨坑最初发现了24颗头骨,但后来考古人员发现,除了这24颗头骨外,在墙体的延伸方向还藏有一些头骨。然而,为了不破坏墙体结构,考古人员决定不再继续挖掘。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这些被残忍砍下的少女头骨中,有些竟然还显示出被灼烧的痕迹。在甲骨文中,有着“燎牲以祭”的记载,指的是将牲畜置于火上焚烧,以祭祀神灵。《吕氏春秋》中也明确提到,“以供寝庙及百祀之薪燎”,说明燎祭是一种重要的祭祀方式。用人头奠基献祭的行为是萨满教的固有特征,也只有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是一直延续着的。此也可以作为石峁是黄帝白狄部族居邑的证据之一。

三、饮食结构判定游牧属性大于农耕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根据发掘石峁古城在皇城台护墙、城门和大台基的倒塌堆积中,出土了大量羊骨等食余动物骨骼,生活遗址中多有羊类的骨头,而没有猪的骨头,可能表明他们的经济活动以畜牧业为主。“皇城台出土了大量的羊骨,统计后数量约在几十万头左右。经过鉴定,这些骨是绵羊的,而不是现在陕北地区普遍饲养的山羊。”石峁遗址考古工作队队长邵晶说,“我们推测石峁古城的统治阶层,曾长期在皇城台设宴,招待各地的部落首领和尊贵宾客。这也说明,当时的石峁区域牧业已经到一定规模。”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石峁城的统治者,是以吃肉为主的草原民族。可见石峁古人是白狄部族的可能性很大。

四、巍峨的“皇城台”名称透露出的证据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皇城台,不是考古工作者的新命名,当地老百姓一直这么叫,正儿八经原生态,非常说明问题。“皇城台”,是黄?还是皇?村民口口相传,也不知道。也许它的名称就叫“黄城台”。因为黄帝之城的高台不就是“黄城台”嘛。

“皇城台”是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呈“金字塔”结构,多达十余层阶。台顶发现了大型墓葬及石雕人像等重要遗迹及遗物。内、外城呈半包围状将“皇城台”包裹在内,内外城城墙依山势而建。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置身于深邃而隐秘的沟壑之间,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帝王的居所。在多数人的印象里,陕北是一片尚未被文明触及的土地。然而,“皇城台”这一庄严而高贵的名称历经岁月洗礼,依旧回响在耳畔,它或许是曾经辉煌一时的石峁王国如今仅存的璀璨遗珠。我们怀着无尽的敬意,回望那些遥远的智慧身影——他们巧妙地利用自然之力,不断创新与发明,逐步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复杂社会体系。这些卓越的社会制度,横跨军事、宗教、天文、艺术等诸多领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不朽的文明颂歌。

五、藏玉于墙,或是白狄部族劫掠其他方国的战利品

石峁古城证实为北方白狄部族城邦,黄帝之城再添新证

关于石峁古城遗址中玉器出现在城墙之内的现象,确实令考古学家感到困惑。这些玉器被砌筑进石墙中,与用人头奠基的做法似乎有着相同的逻辑和思维方式。首先,这些玉器的来源可能根据推测是从周围部族国家中掠夺来的战利品。在古代社会,玉器往往代表着部族或国家的权威和神圣性。当一个部族被征服,其首领和属民被俘虏后,他们的玉器就可能成为战胜者的战利品,象征着权力和胜利。

现今石峁考古发掘的区域只是整个石峁城的冰山一角,就已经出土了上千件玉器,可想而知,石峁整座城池建设时所需要的玉材数量非同一般。要知道,批量产出玉石,要么是就地取材,要么是外地输入。但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陕北本地有玉矿资源。一种可能性则是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影响,后者有将小部落的圣物砌入城墙之内,作为精神寄托的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