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治脂肪肝的中药方子

 xiao_qin256 2024-02-13
中医治疗肝癌的中药方剂有哪些
张立娟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肝癌属于中医学“肝积”“癥积”等范畴,根据不同的辨证可以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等中药方剂。 1.肝郁气滞(肝脏的气机和血运不畅、情志抑郁)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胸闷腹胀,嗳气(打嗝)频作,口苦,舌苔薄白,脉弦。可以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2.气滞血瘀(因为气机不通畅导致血液瘀堵)证:两胁胀痛,腹部结块,推之不移,脘腹(腹部)胀闷,舌质红或暗红,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可以服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3.肝胆湿热(湿热邪气郁积在肝胆)证:胁肋胀痛,口苦,胸闷纳呆(没有食欲,食量减少),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可以服用龙胆泻肝汤
治疗肝病的中药有哪些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三甲
治疗肝病的中药有柴胡疏肝散、二陈丸、龙胆泻肝汤等,具体用药需辨证论治。 肝脏是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在中医理论中,其出现的相关疾病常归为“胁痛(胁肋部位疼痛)”“肝积”等病证,该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之后可进展出现腹水、感染、黄疸、消化道出血、昏迷等一系列病症,需及时治疗。 当患者证属肝郁气滞时,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减;当证属痰湿内阻(痰邪和湿气阻碍体内脏腑经络)时,可用二陈汤加减;当证属肝胆湿热时,可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医药治疗肝病具有很好的疗效,若患者需中医药调理,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诊治。
脂肪肝中医辨证及处方
耿涛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医科
三甲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饮食运动调节即可。重者可出现两肋疼痛、疲倦、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痰邪和湿气阻碍体内脏腑经络)、痰瘀互结、肝肾阴虚等证型,可用逍遥散、二陈汤等治疗。 1.肝郁气滞证:症状可见肝区不适、两胁胀痛、情志抑郁喜太息、嗳气(打嗝)、纳食减少等,处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郁脾虚证:症见胁肋胀闷、抑郁不舒、倦怠乏力、腹痛欲泻、腹胀纳差(食欲不佳)、恶心欲吐等,处方为逍遥散加减。 3.痰湿内阻证:症见体态肥胖、右胁胀闷、周身困重、倦怠、头晕恶心等,处方为二陈汤加减。 4.湿热蕴结证:症见右胁胀痛、周身困重、大便黏腻不爽、身目发黄等,处方为
柴胡舒肝丸治脂肪肝
郭明冬 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属中医“积证”,柴胡舒肝丸可以治疗积证属肝气郁结者,其他病因导致的积证不宜服用柴胡舒肝丸。 柴胡舒肝丸的主要成分有豆蔻、酒白芍、陈皮、桔梗、姜厚朴、柴胡、紫苏梗、木香等中药。具有舒肝理气,消胀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胸部和肋骨部位的统称)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等症状的治疗。本品的不良反应及禁忌均尚不明确。 临床上患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以免耽误病情,或发生不良反应。
一味中药消除脂肪肝是真的吗
黎金庆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中医科
三甲
不存在一味中药消除脂肪肝的说法,脂肪肝需辨证论治,如肝郁气滞可用柴胡疏肝散,肝郁阴虚可用一贯煎,痰湿内阻(痰邪和湿气阻碍体内脏腑经络)可用二陈汤等。 1.肝郁气滞:表现有大便不爽、胸胁(胸部和肋骨部位的统称)胀满等。 可用柴胡疏肝散调理,含有柴胡、枳壳等中药,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通过调理人体气机来缓解疼痛)的功效,可用于胁肋疼痛,脘腹(腹部)胀满等,但本方药性芳香辛燥,不宜久煎;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且孕妇慎用。 2.肝郁阴虚:表现有内伤发热、胁痛(胁肋部位疼痛)等,可用一贯煎调理,含有麦冬、生地黄、北沙参等中药,具有滋阴疏肝的功效,用于胸脘胁痛,吞酸(把胃内上冲口咽的酸水吞入)吐苦,咽干
脂肪肝中药方是什么?
孟嫣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的患者,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采用逍遥散、胃苓汤、三仁汤合茵陈五苓散、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等中药方治疗。 肝郁脾虚证的患者可以采用逍遥散治疗,以达到疏肝健脾(调理肝脏气机,强健脾脏功能)的效果。湿浊内停的患者可以采用胃苓汤治疗,以达到祛湿化浊作用。 湿热蕴结(湿邪和热邪在体内互相结聚)的患者可以采用三仁汤合茵陈五苓散治疗,以达到清热化湿效果。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具有祛痰散结、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的作用,适合痰瘀互结证引起的脂肪肝的治疗。 脂肪肝除了中药方外,还有西药、中成药、手术等疗法,建议出现脂肪肝患者及时去医院治疗,由医生指导用药,不可自行服药。
脂肪肝中药方有什么
孔维萍 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中药方有逍遥散、胃苓汤、三仁汤合茵陈五苓散、膈下逐瘀汤合二陈汤等。 1.逍遥散:因肝郁脾虚证导致脂肪肝,可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健脾(调理肝脏气机,强健脾脏功能)。 2.胃苓汤:因湿浊内停证导致脂肪肝,可用胃苓汤加减以祛湿化浊。 3.三仁汤合茵陈五苓散:因湿热蕴结(湿邪和热邪在体内互相结聚)证导致脂肪肝,可用三仁汤合茵陈五苓散加减以清热化湿。 4.膈下逐瘀汤合二陈汤:因痰瘀互结证导致的脂肪肝,可用膈下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运行,消除体内瘀血)、祛痰散结。 建议脂肪肝患者前往医院,由医生进行辨证诊断用药,切勿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中度脂肪肝吃什么
李鹏 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消化内科
三甲
中度脂肪肝常用药物有奥利司他、二甲双胍、瑞舒伐他汀、维生素E、胆碱、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具体选何种药物应根据病情而定。​当肝脂肪含量达到10%~25%时称为中度脂肪肝,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单纯脂肪肝,建议一般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及运动。 一般治疗如戒酒、限制饮食,减少饮食中脂肪、总热量的摄入,并给足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和C,从而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运动。 药物治疗:1.如合并高脂血症,可予以奥利司他、瑞舒伐他汀、二甲双胍等,增加脂类代谢; 如合并肝损伤,可予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保肝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 维生素E:其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肝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延缓或逆
脂肪肝中药有用吗
白雪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是西医概念,其症状如肥胖、乏力、恶心等可归于中医痰浊病范畴。吃中药对脂肪肝有一定缓解症状作用,但不能保证中药可以治愈脂肪肝。 中医认为痰浊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多余的饮食不能被脾胃所运化而产生,如痰浊积聚在肝则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气的运行不畅,即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痰浊泛于肌肤则出现肥胖。 中药治疗痰浊病可选用理气化痰的方剂,如六磨汤、二陈汤等。 六磨汤组成有枳实、木香、乌药、半夏、陈皮等,功效为理气化痰,导滞通便。二陈汤组成有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功效为燥湿化痰(以燥湿的药物祛除体内痰邪),理气和中(调理脾胃之气,使脾胃功能顺畅)。 如发现脂肪肝,请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同时调整
脂肪肝可以吃什么中药
朱颖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中医归为“积聚”的范畴,经过辨证后可以选择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中药治疗,共分为4大证型。 1.肝郁气滞证:此类患者胁肋胀痛难耐,伴有情志不舒,嗳气(打嗝)频发,多为逍遥散加减以疏肝解郁。 2.痰湿内阻(痰邪和湿气阻碍体内脏腑经络)证:以二陈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此类患者呕反酸水,纳差(食欲不佳)呕恶,便溏(粪便稀不成形)等不适。 3.湿热内蕴证:此证型较为常见,是加味柴胡汤加减的证型,此类患者胁肋灼热不适,口苦口干,小便黄等表现。 4.瘀血阻络证: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胁肋刺痛,痛处不移,伴见胁下积块等症状。 脂肪肝需要系统治疗,不可自行服药,以免出现不良后果,若用药调理建议就医。
脂肪肝中医调补是什么呢
刘汶 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是脂肪在肝脏沉积而成,在中医中属于积聚范畴,调理时需要具体辨证,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涤痰汤、一贯煎等药物。 1.气滞血瘀(因为气机不通畅导致血液瘀堵)型临床表现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质暗红,舌苔白,脉弦涩,可以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加减治疗。 2.痰瘀互结型临床表现身体肥胖,痰多,头脸易油,易长痘,大便粘腻,舌质胖大,舌苔白厚,脉沉滑,可以用涤痰汤,胃苓汤加减治疗。 3.肝肾阴虚(肝脏和肾脏的阴液不足)型常表现手足心热,口干口渴,两目干涩,潮热(一阵一阵地发热)盗汗(入睡后汗出异常,醒来后汗出停止),舌红少苔,脉细数(脉搏变窄变细而且速率加快),可以用一贯煎、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出现脂肪
治疗高脂血症脂肪肝的中药方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属于中医”脂浊“、”肥胖症“等范畴,中医上没有专门治疗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中药方,但中医上常用的方剂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血府逐瘀汤等均可起到治疗高血脂、脂肪肝的作用。 1.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的功效。高脂血症、脂肪肝的患者大多体内会有非常明显的痰热之象,同时脂肪肝、高血脂患者也大多伴有高血压,会出现头部胀痛、头晕恶心、伴有大便粘腻等不适表现,此时患者可以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 2.血府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通过调理人体气机来缓解疼痛)的功效,高血脂、脂肪肝的患者会出现血液黏稠的症状,容易引起血栓等多种危急情况,此时服用血府逐瘀汤则可有力缓解血
脂肪肝吃什么中药?
孔维萍 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要辨证吃中药,涉及药物比如山楂、桃仁、黄芩等。 早期脂肪肝多以食积、气积较为常见,治疗主要以化痰消食、疏肝健脾为主,可选用山楂、泽泻、郁金、姜黄、决明子、虎杖、桃仁、丹参等中药。 脂肪肝中期以痰积、脂积为主,多用滑石、茵陈、黄芩、川贝母、连翘,白豆蔻等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 脂肪肝久病多以瘀积互阻为主,选用大剂量黄芪、白术、党参、生山楂、丹参、赤芍等益气活血化瘀之功的中药。 脂肪性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应同时采取抗纤维化治疗,加用桃仁、丹参、牡丹皮、积雪草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 病毒性肝炎所致脂肪肝,则应坚持抗病毒治疗,调节免疫,加选清热解毒、利湿活血之品,如茵陈、六月雪
治疗脂肪肝中成药有什么
武常生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属于中医症瘕积聚的范畴,多由肝气郁滞和肝经湿热引起,治疗的中成药有化滞柔肝颗粒、茵栀黄颗粒等。 1.化滞柔肝颗粒:此中成药主要由茵陈、甘草、决明子、柴胡、大黄、枸杞子、泽泻、墨旱莲、苍术、山楂、瓜蒌等药物组成,全方药物配伍可以起到祛瘀柔肝,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湿热中阻(湿邪和热邪聚集形成瘀堵)型脂肪肝。 2.茵栀黄颗粒:此中成药主要由茵陈、金银花、栀子、黄芩等药物组成,全方药物配伍可以起到利湿退黄(祛除湿邪,消退黄疸),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肝胆湿热型脂肪肝。 因个人病情轻重、证型不同,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请勿自行服用。
脂肪肝中药调理方法是什么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三甲
脂肪肝的中药调理方法是辨证予药,药物比如一贯煎、香砂六君汤等。 脂肪肝中医调理注重辨证论治:患者为阴虚之体的,用养阴柔肝法,方用一贯煎化裁配合何首乌、白芍、决明子、丹参等。 肝炎后脂肪肝,用疏肝降逆、理气法,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配合郁金、青皮、姜黄、决明子等。 肥胖性脂肪肝,用补气健脾法,方用香砂六君汤化裁配合苍术、葛根。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用养血活血法,方用归脾汤化裁配合枸杞子、三七、川芎 、鸡血藤等。 酒精性及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用清痰利湿法,方用茵陈蒿汤、二陈汤配合虎杖、蒲公英、泽泻、莱菔子等。高龄及病久体虚的脂肪肝,用温阳益肾法,方用金匮肾气丸化裁配合淫羊藿、仙茅、肉苁蓉、首乌等。 各种证
中医治疗脂肪肝药方
曹玺 副主任医师
审核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属于中医肝癖,胁痛(胁肋部位疼痛),积聚等范畴,中医治疗脂肪肝的药方有逍遥散、舒肝康胶囊、血脂康胶囊,脂必泰胶囊等。 1.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通过疏通肝脏气机来治疗郁病),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肝气郁结,血液亏虚)脾弱证。症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精神不振)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2.舒肝康胶囊,具有益气养阴(补益气机,补养阴液),柔肝健脾的功效。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烦躁易怒,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胸胁(胸部和肋骨部位的统称)胀痛。不良反应:偶有面红、轻微胃肠不适,可减量或停药处理。 3.血脂康胶囊,用于痰阻血瘀所致的高脂血症,症见气短、乏力、头晕、
脂肪肝中医治疗
赵天豫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脂肪肝,属于中医“肝癖”的范畴。在中医辨证上可以分为肝郁气滞(肝脏的气机和血运不畅、情志抑郁)证、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痰邪和湿气阻碍体内脏腑经络)证、湿热蕴结证等证型,患者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逍遥散加减、二陈汤加减、茵陈蒿汤加减等。 1.肝郁气滞证:肝区不适,两胁胀痛,情志抑郁烦闷,喜太息,时有嗳气,纳食减少,大便不调,女子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可以治疗柴胡疏肝散加减。 2.肝郁脾虚证:胁肋胀闷,抑郁不舒,倦怠乏力(疲倦乏力),腹痛欲泻,腹胀,纳差(食欲不佳),恶心欲吐等。可以治疗逍遥散加减。 3.痰湿内阻证:体态肥胖,右胁不适或胀闷,周身困重,大便黏滞不爽,脘腹(腹部)胀
轻度脂肪肝中药可治愈吗
冯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中医科
三甲
轻度脂肪肝吃中药是可以治愈的。 脂肪性肝病属于中医“肝癖”病,其病因常与患者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疲倦乏力、上腹胀满、食欲不振等,本病轻症多症状不是特别明显。中医治疗本病需辨证论治。 当患者属于肝郁气滞证时,可以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当患者属于肝郁脾虚证时,可用逍遥散治疗;当患者属于痰湿内阻(痰邪和湿气阻碍体内脏腑经络)证时,可用二陈汤治疗。 当患者属于湿热蕴结(湿邪和热邪在体内互相结聚)证时,可用茵陈蒿汤治疗;当患者为痰瘀互结证时,可用膈下逐瘀汤合二陈汤治疗;当患者为肝肾阴虚证时,可用六味地黄丸治疗。 若患者需使用中药治疗,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苓白术汤可以治疗脂肪肝吗
苗阳 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心内科
三甲
参苓白术汤,不可以治疗脂肪肝。 参苓白术散,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胸腹部感觉胀满憋闷感),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等和肺脾气虚,痰湿咳嗽。 脂肪肝,归属于中医学中的“积证”,多因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或病后体虚所致,使得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结或痰湿凝滞而发病。 积证,病在血分(在温病卫气营血四个时期中,属于最深入的阶段或病位)。本病重在活血,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软化并消散坚硬的结块)为基本治法。根据辨证的不同,可给予膈下逐瘀汤等方药进行加减治疗。 药物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规范服药,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发生风险。
治疗脂肪肝中成药有哪些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三甲
治疗脂肪肝的中成药包括强肝胶囊、逍遥散、大黄利胆胶囊、化滞柔肝颗粒等,具体内容如下: 1. 强肝胶囊:具有清热利湿、补脾养血、益气解郁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气滞、湿热内阻证。 2. 逍遥散:具疏肝健脾、理气补虚的功效,适用于肝郁脾虚轻证。 3. 大黄利胆胶囊: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食欲不振等症。 4. 化滞柔肝颗粒: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祛瘀柔肝。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中阻证,症见肝区不适或隐痛,乏力,食欲减退,舌苔黄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