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暗夜中的晨曦——迟子建访谈录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2-13 发布于山东

来源于:CCTV3《文化访谈录》2010年第1期

Q:有人评价你的作品里面好像一直悬挂着一只温度计,怎么能够做到不温不火,温度不高又不低但是你自己对作品解读“我的作品里面处处充满着寒气”。

A:我的作品整体还是很苍凉的,透视出来的是一种人性的温暖,这是从很艰辛的生活中得来的,是每一步都艰难求来的东西,这是安慰人的一种温暖。

Q:就像暗夜中的几缕晨曦。

A:对。有一类作品,在剖析社会的时候拿的是手术刀,赤裸裸地把你剖开,让你看到鲜血,让你看到骨骼被卸了几块,很深刻。我觉得文学也是在解剖,但是要游刃有余地,可以写残忍,可以写残酷,不是血淋淋的。我觉得真正的痛苦是深处的,真正的鲜血也是留在心里的,一个作家能写出那种大哀愁,你能从一个活的生命体里面看到那么多鲜血眼泪哀愁无奈,就是一个好作家

Q:你的作品一般都会有一个温暖的结局。

A:我所有的小说结局也不都是那种很温暖的。有的时候可能是一种温暖的渴望,是一种意象,但更多的其实还是苍凉。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因为从生命来看,人在宇宙长寿不过一百岁,是一个瞬间,可是宇宙是永恒的,青山绿水是永恒的,我们看到的一块石头它都是永恒的,无穷地再生。而我们存在瞬间的生命中,渴望着一些温暖,这是人世间最动人的一种情感。可能和我生长在北极村有关,一个在寒冷地区长大的人要切记那团火,宗教的力量也是要接近那团火。作为文学的表达,我写了这么多苍凉和人生的不平等以后,我要看到这一种火光,体会到这种温暖,整个作品其实还是苍凉的。

Q:你受俄罗斯作家的影响吗?

A:影响很深,可能也是跟我这种生活经历有关,俄罗斯文学内里透露出一种苍凉的深厚的哀愁的艺术气质,非常博大,有点像解冻后的东北的土地,一片泥泞,上面还有明媚的春光,而且它有一种不屈的精神,非常高贵,他们的作家身上也承继下来这样一种气息。对于我们来讲,我们缺乏这样的气息,容易跳来跳去,特别容易迷失自己、人云亦云,没有把精神看得很巍峨,而俄罗斯作家具有这种巍峨的精神,在精神上了不起。

Q:《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描绘的是巨大的意象,苍凉,结合您的经历,爱人的去世对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A:这种感觉其实不好讲,我爱人去世七年了,他是会永远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一个人。其中的一些情感也已经化成我的文字了。一个人获得了美好的情感,他就不会惧怕未来会是寂寞的生活。就像一个人拥有了写作,拥有了一种精神力量之后,就不会惧怕这个世界的黑暗,也不会害怕走夜路。每个人都获得过幸福,这是不能用时间来等量的,要多长才是幸福。我是很追求幸福质量的人。

Q:他对你写作的影响大吗?

A:没有他我当然会一直写作从他去世的那一天开始,我打量世界的眼光可能会有所改变就是你能切身体会到别人的痛。这个世界的痛是很多很多的,我们平时可能是熟视无睹的,你经历了这种生离死别,最深切的痛以后,你会感同身受,所以我写《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背景之所以放在一个煤矿上,煤矿经常爆炸,一死经常是很多人,我去过煤矿,比起他们的那种痛,我还可以表达出来,可是他们没法表达,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打量生活的眼光是不一样的,你能深切感受到他们的痛。我生性是一个乐观的人,我没有因此对这个世界灰心,也没有因为自己生活的变故对生活灰心。一个作家把自己看得小了,世界就变大了,可是如果把自己看得过大了,那么世界就变小了。不要把你自己的不幸去夸大,把自己看得小了,世界就变大了,我希望把自己看得非常非常小,我希望我自己拥有非常广阔的世界。

“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
迟子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她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首位)、一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五年前读的那本《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到现在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看完以后,我也用拙劣的文字试着写了很多,想要揭示出隐藏在心底多年的,自己与父亲之间那种隐秘的、未曾说出口却无比沉重的情感。(《永无归期的故人》)
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踏出了一行明显的脚印,在盈满泪水但又不失其冷静的叙述中,在处处悬疑却又诗意盎然的文字间,在命运相济而又态度迥异的女性人物里,作者向我们推演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悲剧,而是在寻觅悲剧背后的原因。天灾、人祸以及它的难以逆料和无法克服。比起简单的描写底层生活的小说,迟子建显然超越了表象的痛苦,直抵命运的本质。—谢冕

前段时间一直在纠结,在反思,也在逃避,太浮躁,太关注过去和未来,忽略当下。所以我又到别处去找答案了:如果我把语文教学当做一条通往心灵驿站的途径,未免也有自私的成分在里面。我抽空“浏览”了一遍从前,试图寻找回熟悉的感觉。我大概知道自己喜欢的只是私人化而非公开的,个人主义的而非集体主义的,人所感受的情绪,纯粹的,去国怀乡的漂泊、沉沦都市的绝望,病态的心灵,浊世的哀音,感伤的诗绪……我仅仅是沉醉于个体化的解读,但是过于纯粹的东西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有立足之地的。所以,不管我选择什么,最后结果都是一样的,只需要给自己的心留一点点空间就可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