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盦 / 画要生动,心要松弛

 lm70cc 2024-02-14 发布于重庆
图片

竹庵 蒙中/图文

明代董其昌说“以蹊径之奇怪论,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

诸如“石分三面,树分四枝”这类笔墨技法,学会不难。即便能做到乱真古人,其意义,充其量也就类似“非遗传承”。同样描绘还原自然,也不难,画得再像,也只算匠人之流。

怎样将所学前人的笔墨技法,在自然中的感受,融汇到画者的气质性情里。再转换成既有文脉基因,又充满个体生命力量的笔墨?这才是画事根本的意义所在。

我学山水画,在宋、元、明、清南宗这块,下过一点功夫。大理十年,又在山川四季,晨昏阴晴里畅游、感受、琢磨与实践。其间蜕变,有迹可循之外,也有不可思议处,自己也觉得奇怪。早年孜孜以求,笔下不可得的东西,而今慢慢奔赴而来,化在笔端。摊开纸,提起笔,心里念叨着,管他呢!画坏了也就一张纸,况且貌似收拾,盘活危局、乱局、残局、破局、险局、败局的办法越来越多。孙过庭《书谱》里谈书法,“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成一篇之准”,我画的体会也如此。石涛的“一画说”里,也包含了这点意思。

笔落纸上,经营造境,犹如开天辟地——大胆落笔与细心收拾,好奇的驱动,理性与感性的交织。少年时画画的兴奋与不羁,再加上从历代诸家学到的“老谋深算”功法加持。昔日步步为营的“攻坚战“,随着“心闲手敏”,渐渐变成了从心所欲的“歼灭战“。自己感觉画画的时候,越来越放松。这大概得益于这些年闲淡而专注的状态。

南朝谢赫论画《六法》。后面五法,诸如“骨法用笔”、“经营位置”,“随类赋彩”等,皆有形可依,有迹可循。难解就是第一法——“气韵生动”。

我的体会,这四字讲的是心法。

好的画者,首先得养松弛、闲淡、灵妙而生动的心。

心变松弛了,画笔下的气韵,也会随之生动起来。

图片

竹庵近作

图片
山水系列之一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一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二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二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三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三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四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四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五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山水系列之五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六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六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七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七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八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八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九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九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 / 纸本水墨  / 44cm×22cm / 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一/纸本水墨/44cm×22cm/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一 / 局部
图片
图片
设色山水系列之十二/纸本水墨/44cm×22cm/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二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三/纸本水墨/44cm×22cm/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三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四/纸本水墨/44cm×22cm/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四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五/纸本水墨/44cm×22cm /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五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六/纸本水墨 /44cm×22cm /2024年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六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八/纸本水墨 /44cm×22cm /2024年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八 / 局部

图片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七/纸本水墨 /44cm×22cm /2024年
图片
山水系列之十七 / 局部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