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带你游寿县——时苗留犊

 快乐英平 2024-02-15 发布于江苏
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南街,至今仍保留着一座为纪念东汉寿春令时苗而修建的留犊祠,“时苗留犊”的清廉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整理摘编:时英平】

Image

时苗,字德胄,东汉末年河北钜鹿(今河北邢台平乡)人。据《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注,他年少清正廉洁,为人疾恶如仇。曾拜入曹操门下,被曹操任为寿春令。为政期间,他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以清介闻名。

时苗赴寿春(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上任时,曾乘坐一辆牛车来寿春。一年过后,母牛生一牛犊。卸任后,群吏力劝他将牛犊带走。但他却认为他来时无此牛犊,牛犊乃淮南所生,执意留犊而去,时苗也因此而闻名天下。后时苗任太官令(掌宫廷膳食、酒果等),为令数年,不肃而治,官至典农中郎将(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的武官)。后因不满曹操专权朝政,弃官归隐。淮南市寿县创研室主任楚仁君介绍道:

寿春的百姓为了纪念时苗为官清廉,就把小牛饮水之池取名为“留犊池”,又在牛犊栖身地建起“留犊坊”。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知州赵宗又在留犊池的北面建祠祭祀时苗,称之为“留犊祠”,池、祠之间的街巷被称之为 “留犊祠巷”。

Image

Image

时苗清白、方正、耿直,在原则问题上毫不妥协的个人品质,在东汉末年世道衰微、人心不古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弥足珍贵。“时苗留犊”的背后,显然是有壁立千仞、凛然难犯的“清介”为根基的,否则,无源之水必难远,无本之木必难长。时苗的清介,无异于是一面人生明镜,在它的面前,历代官员均可以此为鉴。

“时苗留犊”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典故一直流传至今,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蒙学类读物《龙文鞭影》《幼学琼林》,也都载有“时苗留犊”的掌故。时苗作为古代清官的典范,一直为人们所崇。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作,抒发怀古之感慨。元代监察御史王恽写有一首《题时苗留犊》,诗中有“清白居官志不舍,故教留犊在淮南”之句。唐代李翰《蒙求》一书中收有“时苗留犊”的故事,将其作为儿童的启蒙教材。元代赵子昂感于“时苗留犊”,欣然命笔,为其画一幅画,墨迹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外,张軏、汤鼐和董豫等也都为时苗留下赞美诗句。明朝张軏有《留犊池诗》云:“来一牛来去一牛,清风高节至今留。”汤鼐《留犊池》诗曰:“漫说池湮不记年,开池今见郡候贤。爱民政高向时著,留犊名从去后传。”尤其是明朝寿州主事董豫所作的《留犊池》一诗,读来更令人深思,深刻阐释了“时苗留犊”的廉政内涵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创研室主任楚仁君为我们诵读了这首诗:

去任无惭到任时,独留一犊饮斯池。

廉名不持当时重,遗爱能令去后思。

千载清风垂古史,半池明月映荒祠。

停骖几度池边立,漫剔苍苔诵勒诗。

寿春令时苗为官时“有私牛于官舍产犊,及迁而留之”,为后人留下了为官清廉的千古佳话,其“来时本无此犊,犊为淮南所生有也”的无私品质,实为居官知耻的典范。所带的母牛产犊,卸任后带走此犊本无可厚非,当地民众父老亦“攀辕卧辙”力劝,但一世清廉的时苗却认为此举是可耻之事,力所不为,足见居官知耻之意在心间已根深蒂固。

Image

《论语》曰:“行已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欧阳修也说:“廉耻,是立(做)人之大节。康有为则说:“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纵观古今贪官犯脏,皆因寡廉鲜耻,靡所不至,其怕的是刑律,就是不怕羞耻二字。法网恢恢总有漏洞,道德自省无处不在。只是依靠刑法而不教育居官者明德知耻,就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

以“时苗留犊”这面镜子照一照,实乃自省之道。此外,“时苗留犊”还被收录在中央纪委网站历史文化栏目史鉴中,成为典型廉政范例。全国各省市廉政网站多为其刊载宣传,教育后人,各地并多次搬上舞台传播教化。

2019年,留犊祠巷-状元巷历史文化街区被新增为安徽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寿县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寿县的历史、宗教、传统居住和商业文化。清真寺、大夫第建筑群、高台子建筑群、关帝庙建筑群、孙家粮库建筑群分布其中,建筑类型丰富、历史年代延续,留有大量原住居民,保持了街区生活的延续性和真实性,是寿县建筑史的集中体现。

▌来源:安徽文旅【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