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吃药就能补气血、养脾胃、祛湿气?快试试这四种能当食物吃的中药!

 昊天正气 2024-02-15 发布于河南
这两天看朋友家小孩生病吃药,那场面是真精彩,孩子逃,家长抓,他逃,她追,他插翅难飞哈哈哈……几个人在院子里上演“逮孩子喂药大作战”
最后结果就是,孩子还是被大人们包围,被强灌了治“寒包火”感冒的药……
朋友是一身狼藉,衣服上都是孩子吐出来的药,给我吐槽这孩子吃药太难了,邻居家小孩都不怕苦药,自己家孩子喂个药家里就跟打仗一样,鸡飞狗跳的。这世界上有没有不苦的药呢?
哎,你别说,还真有!
首先,最常见的就是银耳,这个应该家家户户都有。因为银耳能缓解燥咳,改善体虚,性质润而不寒,甘而不腻,补而不滞,可以安全平和地滋养五脏之阴,常作为家庭缓解秋燥的美食良材。
如果是肺阴不足所致的虚咳、干咳、痰少不易咳出、痰中带血等“燥咳”的症状,就可以拿银耳“润肺滋阴”,搭配冰糖、雪梨、沙参等润肺养阴药同用,作为食材,以减轻燥邪。
对于癌症患者体质虚弱,尤其是乳腺癌、肺癌、食管癌患者在放疗后期所导致的津液亏虚,口干咽燥、呛咳、痰少,甚至咳血者,可常服银耳羹,辅助患者扶正气。
但有一点要注意!
肺有实邪的咳嗽,如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痰热咳嗽等,不适合用银耳。常见症状有咳嗽声重、痰多、痰白或黄,浓痰等症状。
说起来虚,让我想起来了另一个药食同源的药材,薏苡仁,能健脾止泻,祛湿利水。
在现代临床上薏苡仁广泛运用于脾虚湿盛所引起的腹泻、水肿、关节麻木疼痛(痹症)、泌尿系统感染(淋症)、肺部及肠道化脓感染(肺痈、肠痈)。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讲过脾虚湿盛就会常导致水肿、小便不通。所以,用薏苡仁配伍白术、黄芪、茯苓等,可利水消肿、健脾。
像有些朋友平日里乏力疲倦、眼泡浮肿,就可以在每餐煮粥时加进去薏苡仁、赤小豆、黄芪、糯米等。
脾虚夹湿容易引起腹泻,就可以用薏苡仁、山药、云苓、土炒白术、糯米煮粥即可,长期服用健脾养胃。
还有一个药食同源的药材也能治疗脾虚,还可以治肥胖、食欲不振等问题。
就是它,扁豆
但扁豆的补气健脾作用比较微弱,所以常用作脾气虚的辅助药。脾虚较重,扁豆就要配伍其他补脾药材。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以扁豆配党参、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除湿药。
如果是小儿脾虚夹湿,导致腹泻,可以扁豆配伍薏苡仁、鸡内金;如果是小儿脾虚兼有湿证,引起厌食、食欲减少,可用扁豆与白术、砂仁、鸡内金等配伍,健脾除湿开胃。
肥胖这个是咱们前两天也讲了,不止是气虚、阳虚会引起,还有脾虚湿滞也会引起,这时候咱们可以用扁豆配伍薏苡仁、茯苓、陈皮等药,健脾除湿,化痰消肥。
在家煮的时候啊,一定要注意,豆类植物像扁豆、四季豆、豆角等一定要煮熟煮透!它们内含毒性蛋白,生食有毒,煮熟后就没有毒了。
最后,咱们就来说一个更常见的药食同源的药材,大枣。
大枣药食两用,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粥、煮汤、做枣糕、蒸饭、做饼。而且大枣功效也不少,能养血安神、补脾虚、调和脾胃,主要是用于脾虚、血虚。
如果你常常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佳,大便溏稀等轻症,单用即可奏效,熬粥,如用大枣、小米或糯米、食糖熬制而成的大枣粥。
但如果气虚严重,单独用大枣肯定是不行的,需要配伍其它药材。比如与人参同蒸,蒸后捣烂搓成丸,即枣参丸。
如果是血虚所致面色萎黄,指甲淡白,头晕眼花,唇色淡白,大枣可与熟地、当归、阿胶等补血药配伍。
使用时一定要先辩证,因为脾虚湿盛,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身体困重的人不宜用。但如果在大枣中加入生姜,可以一定程度缓和大枣壅滞脾胃的副作用,大枣也可以缓和生姜的刺激性,相辅相成。
温馨提示:
药食同源的中药优点就是副作用小,可长期食用。缺点就是力道比较和缓,只吃一顿是不太管用的,所以临床的用量都比较大。如果想达到效果,就要多放一些,甚至长期食用。
*重要提示*
各位家人朋友!
微信又改版啦!
想要每天及时看到中医养生知识文章?
快给【昊天正气】设个星标吧!
(1)点击下方名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