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舆服(三)

 新用户66885325 2024-02-16 发布于山东

         《后汉书》为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写,因其极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超越其他写后汉的史学专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公认的记载后汉历史的正史著作。

         黄河歌者金石点评:

       汉族被称为“冠带天下”,身上的穿戴都有严格等级规定,不是随便可以的,本章讲的是鞋子(一般为木屐,日本人学习继承后还继续穿)和冠。如果穿戴不守规矩,则被称为“妖服”。请看《<汉书>研读》第499章:


志·舆服(三)


汉代诸冠

上古时代人们在野外穴居,穿戴的都是动物皮毛,没有固定制度样式。后世圣人改为穿着丝麻。他们看到野鸡和长尾鸡身上的花纹,草木盛开时美丽的花朵颜色,于是仿效浸染布帛,从此开始制造出五彩颜料,把染成的布帛做成衣服。又看到鸟兽都有冠角髯胡各种样式,于是就制造出冠冕和缨蕤,以此作为头部装饰。用于衣服绣绘的图像共有十二章,所以《周易》中说:“伏羲氏称王天下后,仰送观察天象取象于天,低头俯视大地取法于地,观察鸟兽的纹饰与地面的地形地貌相府,近处选取人自身,远处选取各种物体,于是开始制作出八卦,以通达神明大德,用于表达万物之情。”

黄帝、尧、舜垂衣裳天下大治,大概是取法于天地的结果。天和地都有纹饰,所以上衣使用玄色,下裳使用黄色。上衣用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下裳用宗彝、藻、火、粉米、黼文、黻文六章,用五彩颜料浸染布帛成为五色,最后做成衣服。天子衣裳使用全部十二章,三公衣裳使用山以下的九章,侯伯使用华虫以下的七章,子男使用藻火以下的五章,卿大夫使用粉米以下的三章。到了周代有所变化,用日、月、星三辰绘制旗帜。周王祭祀上天时,身穿黑羔裘头戴冕冠;公侯卿大夫的衣服使用九章以下的图案。秦朝从战国纷争中胜出统一天下,秦始皇继天子位后灭掉礼学,祭祀天地时穿的祭服一律使用黑色,汉朝沿袭秦朝旧制。到刘秀继位后,定都于洛阳,开始修建三雍,在京郊划定祭坛地域,建筑七郊祭坛祭祀天地以及五方五帝。汉明帝成就大业,皇帝和公卿、列侯等首次开始戴用垂旒的冕冠,穿着绘绣文章的衣裳,脚穿红色重木底鞋,前往参加祭祀天地,到三雍举行赡养三老五更的典礼,这时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祭祀天地和参加明堂大典,都要戴垂旒冕冠,衣裳上面是黑色,下面是浅红色。天子衣裳文章齐备,用日月星辰等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等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等七章。衣裳用色都是五彩齐备,衣带上悬系玉佩,天子脚穿赤色靴子,公卿等人足登绚履,以敬奉大祭。百官中主管祭祀的官员头戴长冠,身穿礼服。对五岳、四渎、山川、宗庙、社稷等各位神灵的祭祀,则分等级祭祀,参加祭祀他们的主管官员,都穿黑色祭服,头戴长冠,五郊时礼服的颜色都遵循五方颜色。不主管祭祀的官员,各自佩戴常冠,穿黑色祭服跟随参加祭礼。

冕冠,有悬垂的玉串,在前后沿冕顶的黑布深垂,串玉使用五彩丝绳。68年,汉明帝开始诏令有关官员采集《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中有关礼服的记载,天子服饰制度则采纳欧阳氏的说法,公卿以下的服饰制度采纳大、小夏侯氏的看法。冕都是宽七寸,长一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色的里,冕上为黑色,前面悬垂的玉藻长四寸,后面悬垂的玉藻长三寸,上系白玉珠成为十二旒,用天子绶带彩色作为系冕冠组缨颜色。三公、诸侯的冕垂七旒,用青玉做珠王;卿大夫的冕下垂玉旒,用黑玉做珠子。他们的冠都是有前旒没有后旒,各自以他们绶带彩色作为组缨颜色,冕的两旁垂有纩。郊祀天地,祭祀宗庙,举行明堂大典,要戴这种冕冠。衣裳和玉佩上该用的章饰五彩全都齐备,天子衣裳的章饰为刺绣,公侯九卿以下官员衣裳上的章饰都为织成,专门由陈留郡襄邑县进献这些物品。

长冠,又叫做斋冠,高七寸,宽三寸,用窄幅漆帛做成,形状像板,用竹皮做冠里。当初,刘邦在为普通百姓时,用竹皮制成这种冠,所以也叫做“刘氏冠”,这是楚国的冠制。百姓叫做鹊尾冠,这是错误的。在祭祀宗庙等各种祭祀时头戴这种冠。参加祭祀者身穿黑色礼服,袖子边缘和中衣领子都是绛色,绛色裤袜,表示赤心俸禄神灵。五郊时衣服头巾和裤袜都按照五方颜色。因为这种冠是刘邦发明的,所以用于祭祀服饰,表达对神灵尊敬之至。

委貌冠、皮弁冠的形制相同,都是高七寸,宽四寸,样子就像倒扣的杯子,前面高且宽,后面低而尖,这就是所谓的夏朝无追冠,也是殷商的章甫冠。委貌冠用皂绢做成,皮弁冠用鹿皮做成。到辟雍中举行大射礼时,参加行礼的公卿诸侯大夫,要戴冠委貌,上穿黑色衣服,下穿白色裤子。主持大射礼的要戴皮冠弁,穿紫色麻衣,皂色领袖,下穿色裤子,这就是所谓的皮弁素积者。

爵弁,又叫做雀冕。弁宽八寸,高一尺二寸,像鸟雀的形状,前面小后面大,上面用缯覆盖,像雀头颜色,冠下有束发的头巾,用来插笄,就是所谓夏代收冠和殷代冔(音xǔ,许)冠。祭祀天地、五郊、明堂大典时,跳《云翘舞》的乐人要戴这种冠。《礼记》中说:“拿着朱色的盾和玉饰的斧,戴着冕跳起《大夏》舞蹈。”其中说的就是这种爵弁。

通天冠,高九寸,正面直立,顶部稍向后斜,直下的为铁卷梁,前面有山形装饰,有展筒装饰并饰有鹬,天子经常佩戴这种冠。穿的衣服是深衣形制,袍子的颜色随时令不同而变化。关于袍子,有人说是周公因在闲暇时间抱着周成王玩,所以用这种袍子。《礼记》中说:“孔子穿大袖衣服”。把衣袖放大,合衣裳为一体,加大尺寸缝制为长衣,接近现在的袍子。现在下到那些普通小史,都穿着这种袍子。袍子是单层薄衣,领子和袖子都用皂色边缘的中衣,作为朝服。

远游冠,其形制就像通天冠,冠前有展筒横,没有山和述等冠饰,这是诸侯王戴的冠。

高山冠,又叫做侧注冠。其形制就像通天冠,冠顶不斜削,直立,没有山、述、展筒等冠饰,这是朝廷内外各官、谒者、仆射所戴的冠。太傅胡广解释说:“高山冠本是齐国的王冠。秦国灭掉齐国后,把齐国君王的冠赏赐给自己的近臣谒者佩戴。”

进贤冠,即古代的缁布冠,这是文人儒士们所戴的冠。冠前面高七寸,后面高三寸,长八寸。公侯戴冠顶内有三梁的进贤冠,中两千石以下官员直到博士,则戴两梁进贤冠。从博士以下直到史以及私学弟子,都戴一梁进贤冠。刘氏宗室也戴两梁进贤冠,表示天子对本族人衣着的一种恩惠。

法冠,又叫做柱后冠。高五寸,用展筒作为装饰,冠后上端有铁柱卷,这是执法官吏佩戴的冠,侍御史、廷尉、正、监、平都是执法官吏。有人把法冠叫獬豸(音xiè、zhì,谢、志)冠。獬豸相传是一种神羊,能辨别曲直,楚王曾经捉到过獬豸,所以就仿照它的形状制冠。胡广解释说:“《春秋左氏传》说的有个戴南冠被拘禁的,指的就是楚冠。秦国灭掉楚国后,把楚国国君的帽子赏赐给执法近臣御史戴。”

武冠,又叫做武弁大冠,各级武官佩戴。侍中、中常侍佩戴时在冠上加黄金珰,用金质附蝉作为纹饰,还用貂尾装饰,叫做“赵惠文冠”。胡广解释说:“赵国武灵王效仿匈奴人服饰,用金珰装饰头上的帽子,前面插上貂尾,这是职位显贵的人佩戴的。秦国灭掉赵国后,把赵国国君的这种帽子赏赐给近臣戴。”建武年间,南匈奴归附朝廷成为属国,刘秀赏赐给南匈奴单于衣服,其中就有中常侍的惠文冠和中黄门童子的佩刀。

建华冠,用铁做柱卷,上面穿有九枚大的铜珠,形制很像妇人头上的缕鹿。有书上记载说:“知道天时的人戴鹬冠,知道地形的人穿绚履。”《春秋左传》中说:“郑国的子臧喜爱戴鹬冠。”冠前呈现圆形,这种鹬冠就是建华冠。祭祀天地、五郊迎气、明堂大典时,跳《育命舞》的乐人戴这种冠。

方山冠,形制类似进贤冠,用五彩丝制作。祭祀宗庙时,演奏《大予》《八佾》《四时》《五行》的乐人佩戴,乐人跳舞时冠和衣的颜色各自依照五方颜色。

巧士冠,前面高七寸,冠腰后面相连通,直竖。这不属于经常佩戴的冠,只有郊祭天地时,黄门跟随的官员四人佩戴,在卤簿中,在天子车驾出行护从的仪仗队中,四人的位置在天子乘坐的车前面,用来充当宦者四星。

却非冠,形制近似于长冠,只是下面短促一些。宫殿门吏、仆射佩戴。冠后负有巾饰赤幡,青翅燕尾形,各位仆射的幡都是这样。

却敌冠,前面高四寸,通长四寸,后面高三寸,形制类似进贤冠,由卫士佩戴。

樊哙冠,是樊哙闯入鸿门宴时所戴的冠。冠宽九寸,高七寸,前后突出各四寸,形制近似冕。司马殿门的大难卫士佩戴。有人说,樊哙经常手持铁制大盾牌,当听说项羽图谋杀害刘刘邦时,樊哙便撕开下裳裹住盾牌,戴着这种冠冲入项羽怕营寨军门,随后站立在刘邦汉王身旁,怒视斥责项羽。

术氏冠,前面圆形,这是春秋时吴国冠的形制,参差逦迤内外四层。赵武灵王喜欢佩戴这种冠。现在不再戴用,官府里有其图形和文字说明。

以上各种冠都有冠缨、蕤(带下饰物),主持典礼的官员和武官的冠缨都短一些,下面垂蕤长五寸。

武冠,俗称为大冠,冠缨为环形,没有蕤饰,用青色绳织成冠带,冠上加双鹖(音hé,合)尾,竖立在左右两边,因此又叫做鹖冠。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都佩戴这种冠,同时要穿纱毅单衣。虎贲将下穿饰有虎纹的套裤,佩带着饰有白虎纹的剑和佩刀。虎贲武骑也都佩戴鹖冠,穿着饰有虎纹的单衣。襄邑县每年进献织成的虎纹织品。鹖是一种勇猛的野鸡,当两只鹖相斗时,直到有一只死掉才停止争斗,所以赵武灵王用鹖尾饰冠来表彰武士,秦国也使用这种冠。

汉安帝在册立皇太子时,皇太子刘保谒祭高祖庙和世祖庙,门大夫随从,头戴两梁进贤冠;洗马头戴高山冠。祭祀结束后,侍御史任方上奏请示汉安帝,认为门大夫和洗马在不侍从太子时,都应当佩戴一梁进贤冠,不应把两梁冠和高山冠作为经常服饰。汉安帝把这件事下交有关大臣讨论。尚书陈忠奏报说:“门大夫的职责如同谏大夫,洗马的职责如同谒者,所以都穿戴他们应穿戴的冠服,这是先帝的旧制。任方的奏言要给予否决。”陈忠的奏报被批准。谒者古时候又叫做洗马。

古时候有冠无帻,戴冠时先在头上加頍(音kuǐ,葵)饰。所以《诗经》中说:“戴着加頍的皮帽子”,说的就是这个。夏、商、周的时代,制度规定繁多显明,以后到了战国时期,文臣武将都用頍饰。秦国称霸诸侯时,就让本国武将头上加用绛色头巾作为首饰,以此表明贵贱,此后在绛袙覆额处稍稍做颜题。汉朝建立后,继续添加原来的颜题,向后系住,又加用头巾连接颜题,向后覆盖,现在的丧帻就是这种形制。因而给它命名叫“帻”。帻是幽深难见的意思,指脑袋遮盖得严严实实。到汉文帝时又把颜题加高,缀接颜题制作帻耳,增高顶上的巾成为屋,缝合在后面,在帻内加上收,上下群臣不论贵贱都戴帻。文臣的帻是长耳,武将的帻是短耳,这是为与他们佩戴的冠相称。尚书帻内的收三寸见方,名叫纳言,用来表明臣下忠正,显示是天子近臣。在参加迎气五郊时,帻的颜色都随着五郊规定的颜色,这是随从章服颜色。穿皂衣的群吏春天戴青帻,到立夏就摘掉,这是辅助微阳顺从时气,尊崇东方青帝。武吏经常戴赤帻,是为了增加他们的威武形象。还没有到加冠年龄的童子戴的帻之所以没有屋,是表示他们未到成年。入学小童的帻之所以有句卷屋,是表示他们都还幼小,但离加冠已不远了。丧帻向后回系,是表示返归本原的一种礼节。丧帻用布的升数跟冠相同,是表示和冠一样。期丧期间戴的帻收起帻耳,帻内有收,素帻也像这样。礼仪轻重有制度规定,其变革废除随时代逐步进行,这正是因要不断修饰。


刘氏冠

黄其军

      作于2023年10月21日(古历癸卯年九月初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