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夜咳)医案

 杏林独孤 2024-02-16 发布于吉林

【临床表现】夜间咳嗽剧烈,咯白色泡沫痰或清稀痰,发热或寒热往来,胸胁胀闷,口苦、咽干,心烦欲呕,气急,舌质正常或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而润,脉弦或弦数。


【治疗方法】


 外邪郁于少阳,气机郁遏,化火伤肺,肺失宣肃而致久咳不郁。治宜宣畅气机,解郁散火,化痰止咳。本着“兼郁火,小柴清”的原则,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


【药物组成】柴胡、法半夏、桔梗、枳壳9~12g,黄芩、五味子、苦杏仁各9~15g,干姜6~9g,细辛、甘草各3~6g。水煎服,每日1剂。兼呕吐者易干姜为生姜5~10g。


       男,25岁,工人,3月5日初诊。患者咳嗽、气急,咯白色泡沫痰1月余。经西医治疗后,病情反复,疗效欠佳。近5天来,夜间咳嗽剧烈,每晚因咳嗽被迫做坐起3~4次,伴胸胁胀闷,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诊断为郁火久咳。拟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法半夏、桔梗、枳壳各12g。黄芩、五味子、苦杏仁各12g,干姜9g,细辛、甘草各4g,3剂,水煎服。


         3月8日二诊:咳嗽明显减轻。夜间能平卧、熟睡,寒热往来症状消失,舌质偏红,脉弦。原方中柴胡、干姜、细辛、苦杏仁减量,继服2剂。此后仅偶尔咳嗽,倦怠、纳差。改用六君子加减调理善后。


          体会: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有和解少阳、舒肝和胃、散郁火、降浊升清的功效,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与郁火久咳的病机相合。由于郁火久咳属实证,故去人参、大枣,加枳壳协助柴胡、黄芩宣畅气机,清解郁火;加桔梗以载药上行,开胸利壅;加苦杏仁降肺气,配合柴胡降浊升清,使痰液下行;加细辛、配干姜、法半夏,既能温化寒痰,又能通调水道;加五味子,以其酸敛而防干姜、细辛过度辛散。方中姜、辛、味同用,收散并举,相反相成,共同发挥温肺化痰敛肺止咳的作用。

         咳嗽属临床常见病,除须辨别是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外,还要辨清是本脏之咳或它脏累及。《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本病例为郁火久咳,其病机为外邪郁于少阳,气机郁遏,化火伤肺,肺失宣肃。余认为这与肝、胆和三焦的气机失调有关。因肺主宣降,肝主疏泄,三焦司气机水火的升降。肺的宣降要靠肝的疏泄和三焦的升降功能进行调节。肝胆相表里,胆和三焦同属少阳而司相火。其气机郁遏,相火不得泄越,郁化邪火,上逆于肺,而致咳嗽频频,经久不郁。治当清解三焦郁火,宣畅气机,化痰止咳。陈修园云:“兼郁火,小柴清,姜辛味,一起烹。”由此说明了小柴胡汤是治疗郁火久咳的良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