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洪塘状元街因他得名,《明史》为他立传

 半城湖之缘 2024-02-20 发布于安徽
2018-07-14 09:07·东南新华

福州建新镇洪塘委状元街,是一条有着三四百年历史的老街,古色古香,韵味十足,不远处是鼎鼎有名的金山寺。四百年前,有明代“第一才子”之称的翁正春状元就居住在这里。

翁正春故居位于福州金山寺附近

翁正春(1553—1626),字兆震,号青阳,自幼聪颖,但早年科场并不得意。万历七年(1579年),他以乡试最后一名成绩中举,授延平府(今南平)教授,后授龙溪县(今漳州龙海)教谕。此后,他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上榜。

万历十九年(1591年)秋,龙溪人看见天空出现五色云彩,“郡守梦明岁龙溪出状元”。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春赴京应试,被擢为进士第一,以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后来擢升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洪塘文化长廊上的翁正春像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正春升任礼部左侍郎,主持部事,充日讲官。明神宗喜好玩乐,贪财好色,不理朝政。正春忠于职守,多次进谏忠言。万历三十九年,他借万寿节时进献了《八箴》:“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下,重贤才,慎财用,惜民命,重边防”,但神宗不予采纳。

万历四十年(1612年),正春上疏议科场舞弊,反而被弹劾徇私,请求辞官,神宗不许。万历四十一年,改任吏部左侍郎,詹事府日讲官,但不受重用。后来,他以奉养老母为名,辞官回乡,赋闲在家近十年。

福州金山寺

相传,有一次,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福清人)到翁正春家探望。两个大才子相谈甚欢,路过池塘时,叶向高见池中鸭子戏水,便随口出了一个上联: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看到池中有鱼,灵机对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鸭子戏水

叶向高对翁正春的才华非常欣赏,叫翁正春也出个上联。翁正春指着自家的房子,笑着说了一句上联: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此上联九个字,全部是宝盖头,表达了自己的谦卑,但确实有点难对。

叶向高苦思无果,恰巧翁家的仆人路过,抢先答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这个下联对得绝妙,翁正春担心当朝首辅不了台有点恼怒,但心胸宽广的叶向高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赏给仆人二十两银子,连声夸奖状元家的仆人很有才。

翁正春故居前厅(摄影:亚慧)

天启元年(1621年),朝廷重新起用翁正春,擢升为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天启四年(1624年),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正春也上疏揭发,后来遭到魏忠贤的报复。魏忠贤指使亲信弹劾翁正春,指其“呈身门户为东林巨魁”。

翁正春故居1986年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翁正春故居雕刻

翁正春再次请求辞官,获得批准,皇帝以其曾为“皇祖讲官”,特加太子少保,赐敕驰传归。这一年,正春七十一岁,母亲逾百岁,阖家团圆,邻里乡亲都很羡慕。

天启六年(1626年),翁正春病逝。崇祯初,谥“文简”。葬在洪塘。著有《南宫奏疏》《青阳集》传世。


翁正春状元府使用的砖头

翁正春为官刚毅,不苟言笑。《明史.翁正春传》载:“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然。”朝廷以其风采为典范,视正春为“榘律君子”。

然而,翁正春逝后,坊间有流言谤称:“翁在苏州缺资,受妓女赠,归而负迎娶之约,后终无嗣,为薄幸之报。”此属无稽之谈。福州某剧团甚至编剧演戏,后遭翁姓后人抗议而取消剧目。

俯瞰翁正春故居

翁正春状元府后厅已修缮(摄影:亚慧)

翁正春状元府,占地约3500多平米。前厅,现为五六户外姓人家居住;后厅,为翁姓人家居住,已由翁氏后裔捐资修缮。

状元街不远处,高楼林立。在现代化大都市映衬下,昔日状元府风光不在,略显沧桑。

(作者简介:林琪翔,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北大文学硕士,头条号“东南新华”,代表作《寻找南少林》《西部娃的渴求》《福建状元的那些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