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生活在凌源大地上的民族

 与春天同行 2024-02-20 发布于青海

几千年来,生活在凌源大地上的民族无法准确计数。这些民族或在这片土地上建立政权或留下足迹,也有的没有归属于哪个政权,只以原始部落形式存在。但其毕竟在凌源土地上生活过,要去探寻追溯。在此,首先要弄清民族形成的规律,从中发现民族在凌源地面嬉变痕迹。

历史上生活在凌源大地上的民族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华版图上,在历史的长河中,先后存在着百余或者更多的民族。这还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没有记载或弄不清渊源的则更多。有些民族是松散的,流动的,变化的。所谓的华夏民族,由原来的一个较小的局部,不断发展壮大而至于雄居世界民族之林的。华夏的定义是:“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饰之美故称华”。所以华夏是大美的意思,是礼仪之美,服饰之美,说到底就是文化先进。

周朝后期,中原部族国家很多,称为“诸夏”、“诸华”。炎、黄二帝就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从汉朝开始至南北朝之间,“汉”的含义逐渐形成。刘邦当上汉王、汉朝皇帝之后,他的子民们被称作汉人,即汉国之人。到南北朝时,北魏、北周的统治者都是鲜卑族,对他们统治下的中原居民统称为“汉人”,称这些人的语言为汉语。这才开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汉族。很显然,这些汉族居民绝不仅仅是炎帝或黄帝部落的后代,而是经过民族融合的产物。

比如说,春秋之际,秦国始终被称作“西戎”,不得参与中原盛会;楚国则被称为“荆蛮”,中原人认为他们没文化。而中原那些部族国家,变成“诸华”、“诸夏”。战国时期被灭掉的五十二个部族中,吴和陆浑都不是汉族。部族和国家被灭掉,并不是所有人都被杀死,而是变为胜利者的部族或国家居民。

再比如,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氏族占领中原,便自居为中国皇帝,反而称东晋为吴人。他们使用汉姓和汉族语言,遵从汉族习俗。到了隋唐时期,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起,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逐渐地,这些少数民族也就衍化成为汉人。几千年中,汉族以其文化先进、经济发达,不断吸收融进其他部落和民族,进而壮大了自己。其他民族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被同化成汉族。华夏不再是炎、黄那两个部落了,而是中华版图上的大家庭所有成员。

与凌源大地密切相关的是辽朝。辽朝统治者用两种法律统治人民。对契丹人用契丹法律,对汉人用汉人法律。也就是说,辽朝时,凌源地域上,不仅有契丹人,而且还有很多汉人生活居住。这是“汉人”具有法律编民意义上的第一次,也是凌源大地上第一次有汉人的明确记载。其后的元、明、清时期,民族融合力度更为加大,属于全国性的。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民族的融合史,其融合手段是战争。不仅用武力夺取政权,而且武力夺取土地和居民。春秋时期有诸多小分封国家,在战国阶段纷纷消亡,但在这一次次武力兼并中,并掉的只是国君和贵族,留下居民为新政权服务。最后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再后来是秦统一全国。中原广大地区都成为“秦人”,原来的“西戎”、“荆蛮”全部同化,成为华夏民族。西汉中央政权综合国力增强后,于汉武帝时期,发动几次讨伐匈奴、巩固北方边防的战争,降服了南匈奴,将其迁到内蒙南部到吕梁山及陕北榆林一带。这部分人在长期同汉人交往中,早已汉化了,早已自称汉人了。

三国时期,凌源地面上居住的是乌桓鲜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从关内来的人。曹操在白狼山战胜后,把这里的鲜卑人及关内流民20余万迁到中原地区。当然,这部分人也成了汉人的一部分。

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民族,就族称上讲,多数已不存在于现在这个民族舞台上,且有极少数已经消失了。也就是说,现今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那些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的民族族称。例如契丹、鲜卑、匈奴等等。

历史上民族的融合,是通过军事手段,军事手段过后就是大规模的迁徙,而几千年来的民族融合,基本上是融合于汉族,使用汉族文字和汉族习俗。而汉族从炎、黄二帝时的小部落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完全是同化的结果。如果要想在某地找出一个自黄帝以来就一直是汉族的村庄,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

汉族之所以能够同化其他民族而不被其他民族而同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中华大地上,汉族一直处于中原地区,文化、经济发达,农业和手工业水平高,人们愿意接受。包括很远地方来的外国人,也因居留在中国成为汉族人了。

有了以上几方面对民族变迁历史的大轮廓分析,再叙述在凌源地面上留下足迹的民族,就清晰了。凌源被称作红山女神的故乡,并根据出土文物和女神头像考证,那时在这里定居的人群是蒙古利亚人种,但具体是那个民族的祖先就很难说清楚了,至于其后代如何迁徙,就更说不清楚了。

夏商时代,凌源属于孤竹国。孤竹城在卢龙南十二里,是殷商时期的诸侯国。凌源的北部边远地区与鬼方毗邻。鬼方也是当时的民族部落名称,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凌源北部地区是鬼方之版图。以上说法系来自历史学泰斗郭沫若和历史地理学教授谭其骧的考证。多年的研究和出土文物证明,他们的说法是正确的。

《史记·匈奴列传》说:春秋时,燕国有东胡山戎。当时,凌源地面由山戎族占据。战国时,其国“南通齐赵,东北边胡”。这个山戎,确实强大,开始由燕国管理,后来又攻打燕国,结果被燕国借助齐桓公的力量打了回来。老马识途的成语典故就发生在这次战斗中。

据考、齐相公前来攻打孤竹国时,回程迷路,又遇阴风蔽日,带来的火种被风吹灭,怎么吹也燃不起来。只好令军士击盆聚拢各路人马,队伍集合好后,却怎么也找不到路径。管仲命令放开几匹老马,纵其走去,队伍随马而行,结果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来时之路,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塔子沟厅地面上。

另一个记载也与凌源有关。箕子(读者可能会从《封神榜》中得识其人)的后人被封朝鲜侯。朝鲜侯见燕国自称为大,不遵周氏王朝的法度,便要起兵伐燕,教训一下不遵礼数的燕国,让他们恪守臣国之道。朝鲜侯手下的大夫赶紧劝谏说:不能动武啊。于是,朝鲜侯派大夫去劝说燕国放弃不轨行为。当时燕国首都在蓟县。后来燕国击破东胡,国界扩大到鸭绿江一带。凌源更处于燕国势力范围,这时在凌源地面活动的民族有东胡和汉人。

秦汉时期,这一时段大约400多年。此时的凌源基本是和平时期,凌源为关内中央政权和关外少数民族来往交易的重要地域少数时段为双方交战的战场。西汉王朝一度在安杖子设立过县治(平刚县)。东汉200年,中央政权就几乎放弃了对这里的管辖,以致出关的要道“陷坏断绝垂二百载”。凌源地面渐渐为乌桓鲜卑族所占片据。到曹操北征乌桓时,此地的乌桓也已经相当强大了,敢于和曹操大军对峙。

西晋时期,凌源属鲜卑宇文部和段部所有,活动的主要是鲜卑族人群。

东晋时,凌源的大部分地区为奚人(属东胡族系)所占据。

南北朝时期,凌源先后被前秦、前燕、后燕、北燕所占据有。前秦为氏族建立的政权,燕为鲜卑慕容氏建立。隋朝的建立,使鲜卑族群彻底消失,大部分融入到汉民族中去了。

隋朝时设辽西柳城郡,管理居住在这一地区的汉人。汉人生活在凌源的南部地区,西部和北部属契丹和奚人流动的地区。

唐朝时,凌源为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唐朝的气魄很大,对汉族与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视少数民族为大唐王朝的组成部分。当时凌源与朝阳地界的划分不太清楚。唐玄宗时期的著名人物安禄山、史思明是朝阳的胡人,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李光弼也是朝阳人(其为契丹族人)。

唐灭后的五代十国期间,关内政权没有行使到凌源,这里是契丹人的天下。

辽、金时,中原地区属宋朝天下,而凌源一直在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辽是契丹(西部宇文部的别支)人建立的。金的政权为女真人建立。女真人在辽朝兴盛时期,成为辽政权的一部分。后来,北部女真的头领完颜阿骨打率部叛辽。辽的意思是精铁,完颜部认为自己要比辽强就自称为金,因为金要比精铁强得多,于是定国号金。完颜阿骨打就成了金的第一代皇帝。

元代,凌源属于蒙古族地域。

明代,凌源基本属于蒙古族地区,为蒙古族游牧之地。公元1387年,明政府派20万大军征伐盘踞在这一带的蒙古残余部,这部分蒙古军投降。明政府在今宁城的大明镇设立指挥司管辖。公元1403年,把指挥司连同这部分人迁往河北省保定。把凌源、赤峰等地送给蒙古兀良哈卫(明朝实行卫所制)作为游牧地。从此,直至后金建立的200余年,这片土地只有蒙古的马、牛、羊随着它们的主人在这片草茂林丰的大地上驰骋游牧。

综上所述,凌源这片土地很早就在中华版图之内。这里生活过诸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一个民族被另一个民族打败后,失败的一方或降或迁走。民族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即使专门研究民族史的专家也因史料缺乏,无法细致描述其转变衍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民族有不少被同化为汉族,或分化延续成今天中华民族56个民族中的某个民族,也有远走他方成为其他国家民族居民的。在激烈的军事斗争中,有些历史时段为真空地带。可以说是平静一段,争斗一段。人群密集一时,又锐减一时。旧的民族占领者被赶走,新的民族占领者又来填补空白。但大部分民族中都有汉人夹杂,这些民族都离不开汉人的先进的手工业,这是其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

汉人在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下,备受歧视。北齐(公元550-577年)文宣皇帝高洋率兵讨伐契丹。出卢龙塞道(即曹操征乌桓之路)进入青龙河谷,从杨杖子一带进入渗津河谷,转至大凌河流域,至营州(今朝阳)作战。有个叫高昂的将军很尊重汉军。一天,高昂和一个叫刘贵的官员闲坐。外面报告说:沿河役夫很多人被淹死了。刘贵说:一贱汉,随死之。高昂气得拔刀砍向刘贵。因为刘贵说的意思是:汉人的命很贱,不值一钱,就让他们随便去死吧。北齐的另一个佞臣韩凤在朝中做高官,每上朝议事时就骂骂咧咧:“汉狗大不可耐,惟须杀却”。这等见识,使北齐才存活二十多年。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凌源一带汉族居民的生存状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少数民族在凌源地区设立的县,是为安置俘虏而建的寨堡,并非是内陆那样的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城市。在这些城堡中,自然也有军队和官吏居住,但其功用主要在安置俘虏上。例如位于今喀左县白塔子的龙山县城即是。彼时的县城只是一座军事设置而已,没有规范的生活区和商业区,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设施较为简陋。有一块平地,依山傍水,有险可守,有水可用,能够防御就行了。

但是县毕竟是正式机构,有相当的级别,所以也有官。例如在安杖子发现的通邮封泥,就说明了这一点。至于人民,因为以游牧为主,当然多数生活在县城(也即寨堡)外面了。游牧民族对聚居生活不太习惯。这一点迥异于现代。

历史上生活在凌源大地上的民族
历史上生活在凌源大地上的民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