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药镜》详解(三)

 无名老熊 2024-02-2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验。

水在上,故能流润于下;火在下,故能炎焰于上。此天地水火升降之理,人身作丹运用之时,亦复如是。故曰“在身中,自可验”也。

是性命,非神炁,水乡铅,只一味。

性者神也,命者炁也。性命混合乃先天之体也,神炁运化乃后天之用也,故曰“是性命,非神炁”也。修炼之士,欲得其性灵命固,从下手之初,必是采水乡之铅。水乡铅者,坤因乾破而为坎,坎水中而有乾金,金为水母,母隐子胎,一点真阳,居于此处。遇身中子时阳动之际,急急采之,紫阳所谓“铅遇癸生须急采”是也。采时须以徘徊之意,引火逼金,正所谓“火逼金行颠倒转,自然鼎内大丹凝”。只此一味,为大道之根。云房云:“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夜来铁汉细寻思,长生不死由人做。”指此一味,直欲世人于此寻之,方是炼丹之本。丹经云“好把真铅着意寻,华池一味水中金”是也。

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

作丹妙用,要明玄关一窍。一性正位,万化归根,复命之道,必由三关而转,故曰“归根窍,复命关”也。当复命之时,飞神海底,存火熏蒸,精化为炁,拨动顶门关捩,从尾闾徐徐提起,直上泥丸交媾;炼炁化为神,神居泥丸为本宫,则有万神朝会,故曰“贯尾闾,通泥丸”也。《火师汪真君奥旨》云:“夹脊三关透顶门,街花骑鹿走如云,捉花骑鹿踏云去,㘞地牛车前面迎。”《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还元篇》云:“悟道显然明廓落,闲闲端坐运天关。”《道德经》云“归根曰静”也。

真橐龠,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

橐者,虚器也,鞴也;龠者,其管也,窍也。言人一昼夜一呼一吸之气,气为之风,如炉鞴之抽动,风生于管,炉火自炎,久久心息相依,丹田如常温暖,此吾身真橐龠也。《道德经》云“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是也。鼎者,乾也,性也;炉者,坤也,命也。既鼓动吾身之橐龠,必采药物以入鼎,采药之时,加武火之功,以性斡运于内,以命施化于外,片饷之间乾坤合一,神炁交会, 结成还丹,以为圣胎,故曰“真鼎炉”也。既得还丹成象,以文火温养,虚心以守其性, 实腹以养其命,恍惚杳冥之中,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此即静极复动,动极复静,故曰“无中有,有中无”也。

托黄婆,媒姹女,轻轻地,默默举。

黄婆、姹女,皆强名也。黄婆者,坤土也,即戊己土也,又言意也。姹女,兑金也。兑为少女,金隐水中。凡作丹必托黄婆为媒,通姹女之情,以戊土藏火,火逼金行。当起火之初,受炁且柔,要当拨转顶门关捩,从尾穴轻轻地默默而举,须臾火力炽盛,河车不可暂停,运入南宫,复还元位,嫁与金公而作老郎。崔公苦口叮咛,以谓世人不达还丹之旨,故喻托以黄婆媒于姹女,直欲世人晓此理也。《悟真篇》云“姹女游行自有方,前行须短后须长,归来却入黄婆舍,嫁个金公作老郎”是也。

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

意者,性之用,即真土也。一日之内十二时辰,有一年之节侯,自子时至辰巳六时 属阳,自午时至戌亥六时属阴。一阳来复,身中子时也。一阴生姤,身中午时也。且夫水火间于南北,木金隔于东西,此四象何由而合,必假意以通消息。是以天地造化一刻可夺。一日之内十二时中,无昼无夜,念玆在玆,常惺惺地。动念以行火, 息念以温养火。此所以“意所到,皆可为”也。

饮刀圭,窥天巧,辨朔望,知昏晓。

饮者,宴也。刀者,水中金也。圭者,戊己真土也。言作丹采药之时,必采水中之金,金不得自升,必假戊土化火,逼逐金行,度上泥九。金至此化为真液,如琼浆甘露,一滴落于黄庭,宴之味之,津液甘美,故曰“饮刀圭”也。窥者,观也。言能观天道运化之功,遂执天而行,旋吾身斗柄之机,一刻之间能夺天地造化故曰“窥天巧”也。《阴符经》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纯阳诗曰“纵横北斗心机巧,颠倒南辰胆气雄”是也。辨朔望者,以一岁言之,冬至为朔,夏至为望;以一月言之,初一为朔,十五日为望;以一日言之,子时为朔,午时为望;以一时言之,初一刻为朔,正四刻为望;以六十四卦言之,复卦为朔,姤卦为望;以一身言之,尾闾为朔,泥丸为望,子宫进火为朔,午位退符为望。既明此理,又要知其昏晓。昏者,暮也;晓者,朝也。于卦有朝屯暮蒙之理,一卦六爻,颠倒用之,遂为两卦。朝屯一阳生于下,暮蒙一阴生于上,一阳一阴,一进一退,人身运化,与天地同也。达此理者,可以长生久视,与钟吕并驾,同日而语矣。有何疑哉!

识浮沉,明主客,要聚会,莫间隔。

浮者,汞也;沉者,铅也。离汞居上曰浮,坎铅居下曰沉。修丹之诀,沉者必使其升,浮者可使其降,故曰“识浮沉”也。既识浮沉,须明主客。主者,命也;客者,性也。有身则有命,有命则有性。性依命立,命从性修。是以命为性之母,故为主;性为命之子,故为客。日逐之间,借身为用,仙师所谓“让他为主我为宾”是也。既明主客,以铅汞而同炉,主客而同室,绵绵若存,于二六时中,回光返照,打成一片,道满太虚。若夫时至炁化,机动籁呜,火从脐下而发,水向顶中而生,其妙自有不期然而然者。孔子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程子亦云:“心常要在腔子里。”虚靖天师曰:“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炁自回。”如此朝朝与暮暮,自然赤子产灵胎,此所以“要聚会,莫间隔”也。

采药时,调火功,受炁吉,防成凶。

采药时者,乃身中一阳来复之时也,于斯时则当闭关。行火之功,妙在调燮停匀,从三关运转,一举三时,周流复位,万气凝真。当此之时,独受于我,神之畅快,喜庆难言。故曰“受炁吉”也。行火退符之间,务在存诚一念,不可间断。设或纤毫差失,遂成凶矣。密意防护,不可不谨,是用野战防危,故曰“防成凶”也。《丹经》云“配合虎龙交姤处,此时如过小桥时”是也。或曰“性静无为,要坐便坐,要眠便眠, 何必辨采药调火”,盖不知有造化者耳,未足与议也。

火候足,莫伤丹,天地灵,造化悭。

炼得黄芽满鼎,白雪漫天,婴儿成象,故火候足也。火侯既足,只宜沐浴温养。若不知止足,妄意行火,反伤丹矣。丹成之后,天地混合,神炁自灵,仙师所谓“虚室生白,神明自来”,故曰“天地灵”也。当此之时,宜加宝爱,调息务在微细,于静定之中,内不出,外不入,形忘物忘,心同太虚,一炁纯阳,故“造化悭”也。

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

祖劫天根,居混沌之中,乃为结胎之所。下手之初,炼精化为炁,炼炁化为神,炼神化为虚,炼虚合道,结为圣胎。初结胎之时,常于命蒂守之,故曰“初结胎,看本命”也。十月胎圆,移神上居泥丸,调神出壳,直待功成行满,上帝诏临,打破虚空,真人上举,驾红云,跨白鹤,东西南北无所往而不可,故曰“终脱胎,看四正”。《静中吟》云“一朝功满人不知,四面皆成夜光阙”是也。

密密行,句句应。

此二句总结前八十句,言金丹大道进火退符夺造化之妙诀,行之一身,如空谷之应声,阳燧之取火,方诸之取水,神通炁感,何其速之如是,故曰“密密行,句句应”。丹经云“视之不见听不闻,及至呼时又却应”是也。

《入药镜》详解(二)

《入药镜》详解(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