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历代“吃货”画家如何画蟹

 与春天同行 2024-02-22 发布于青海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举家团圆的日子里,月饼、石榴、柚子是餐桌上必备的美食。作为最时新的螃蟹,自然也是中秋佳宴上必不可少的美味。“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指的就是每年立秋之后,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期。

自古以来蟹即是古人非常喜爱之食物,东汉郑玄注《周礼·天官·庖人》:“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吕忱《字林》曰:“胥,蟹酱也。”东汉郭宪撰的《汉武洞冥记》卷三有:“善苑国尝贡一蟹,长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壳胜于黄胶,亦谓之螯胶,胜凤喙之胶也。”《太平御览》引《岭南异物志》云:“尝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维舟登崖,系于水旁,半炊而林没于水,其缆忽断,乃得去,详视之,大蟹也。”

在《红楼梦》里,宴席中吃蟹是少不了的桥段之一。书中史湘云在“藕香榭”大摆螃蟹宴的场景十分有趣,从持蟹赏花,以“菊”和“蟹”为题赛诗行酒令,到抹一脸的螃蟹黄子,从“毫端蕴秀临霜写,口吃噙香对月吟”,到“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尽管着墨不多,但也能看出食蟹对于当时的大户人家也是件乐事,中秋团圆热闹的气氛由此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另外,“蟹”与“谢”同音,而所谓“中秋月圆人团圆”,中秋佳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恰好是一个充满着浓情厚谊的节日。游子归来、走亲访友、好友小聚、表达心意……这一个“谢”字再合适不过了,而“谢”要怎么说出口送出手呢?作为谐音字的“蟹”就再合适不过了。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嗜蟹成癖,常以诗换蟹:“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尖团,是螃蟹的古称)”。文豪一诗换两蟹,得意之状令人可掬。世上没有东坡蟹,实是苏东坡之冤也。东坡美食遍及山珍海味,食笋则有竹诗,食羹也有羹词,恍恍然东坡俯首皆美食也。可天下美食虽多,真正能让苏轼嗜食成癖的,也唯有螃蟹。

古往今来,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啖蟹、品蟹、咏蟹并将其绘之以画,倾之以情,或墨色淋漓,或浓淡相宜,诉说着文人的得意与失意,讽刺与自嘲。也为人们品蟹之余平添了几分韵味,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看历代“吃货”画家如何画蟹

明 沈周 《郭索图》

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他的《郭索图》是一幅淡墨写意作品。“酒醉菊黄蟹正肥”,是雅俗共赏的诗句。南方江浙一带的画家与市民每逢秋季无不饮酒食蟹。画家作此画的画意亦在于此。画幅的中间部位画清水大阐蟹一只,坚实如锯齿般的双螯,如钳子似的夹住稻穗,蟹壳尖楞突出,如一把把锐利尖刀,爬沙横行于水草之间。蟹爪过处,如闻郭索(即螃蟹爬行时的声音)之声,故以此名命。此时当为江南水乡深秋时节,这时稻谷、大豆已成熟,临近收割,是螃蟹最肥壮的时期,“过雨黄花千蕊发,经霜紫蟹两螯肥”,正是“持螯赏菊”的良宵佳时。绘画上,沈周先用淡墨画蟹壳、蟹脚,焦墨画爪尖和蟹壳凸凹,浓墨渲染双螯,活脱脱勾画出一只清水大闸蟹横行于水草之间的情景,将螃蟹狰狞而又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别有一番意境。

看历代“吃货”画家如何画蟹

明 徐渭 《黄甲图》局部

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在其作品《黄甲图》中以奔放精练的笔墨画出螃蟹的爬行之状和荷叶萧疏的清秋气氛。蟹的造型虽然是寥寥数笔,却浓、淡、枯、勾、点、抹诸多笔法参用,质感、形状、神态历历具足。覆盖在上面的荷叶,用笔阔大,一气贯成,偃仰有致,在点画之外更具无尽的秋意。

看历代“吃货”画家如何画蟹

明 徐渭《黄甲图》局部 自题诗

《黄甲图》上的题诗则高标韵逸:“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那份傲气、那身傲骨,正是他颠沛一生的缩写。

看历代“吃货”画家如何画蟹

明 傅山 《芦荡秋蟹图》

明末书法名家傅山画有《芦荡秋蟹图》。在创作绘画之前,他非常善于体察生活,因而在他的笔下,螃蟹更显得活灵活现,瞬间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尤其是这幅《芦荡秋蟹图》,给大家描绘出了一对儿螃蟹嬉戏的场景,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同其他画家一样,傅山在创作螃蟹绘画的过程当中,也喜欢附庸风雅,在绘画旁赋诗一首,给人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看着傅山笔下的螃蟹,不免让人触景生情,虽然它不知道自己下一秒的命运如何,不过能够赚得片刻的宁静,也让人感到非常欣慰。

看历代“吃货”画家如何画蟹

清 任伯年 《蟹肥酒菊香》

海派画家中最喜画蟹的要数清末著名画家任伯年。1873年,任伯年创作了《菊蟹图》。1882年后他又分别创作了《把酒持螯图》《蟹肥酒菊香》《金秋荷蟹图》等。这些画作充分显示了任伯年在色彩运用上的大胆创新。他继承了中国民间绘画色彩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的特点,同时学习了西方绘画中的冷暖色调,把各种鲜艳的色彩放在统一的色调中,强调和谐,形成了艳而不俗的风格。他还借鉴西洋画的白粉来减缓艳丽色彩的对比关系,如在《把酒持螯图》中,几只色红如火的熟蟹被青色的酒壶衬托得愈发艳丽,与篮中的黄菊相呼应,而赭色的篮子、黑色的菊叶与白菊起到了协调的作用,以黑白对比和橙黄红的对比,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显然,上海的文人墨客热衷于描绘蟹,不仅因为蟹是中秋重阳时节的桌上佳馔,更因蟹有着吉祥的古意。

看历代“吃货”画家如何画蟹

齐白石 《夜深独酌蟹初肥》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齐白石创作的虾很出名,却很少有人知道,齐白石创作的蟹同样很有韵味。《夜深独酌蟹初肥》是典型代表作。每个人都有苦闷的时候,齐白石也不例外,苦闷的时候一壶浊酒,搭配肥美的大螃蟹,烦恼也就抛诸脑后了。与其他画家不同,齐白石以水墨画著称于世,在创作蟹的过程当中,给观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在齐白石的绘画作品当中,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情趣,让观者看上去无不心向往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