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酒不沾寿命更短?北大研究:不抽烟、不喝酒或大幅延长国人寿命

 罕山游侠 2024-02-23 发布于内蒙古
 

烟酒不沾寿命更短?

北大研究:不抽烟、不喝酒或大幅延长国人寿命

韩奶奶是个老烟民了,从20多岁开始就学会了抽烟,喝酒。如今已经96岁的高龄,身体健康,健步如飞;每天都要抽上几支烟才得劲,中午吃饭还得配上二两小酒才肯吃饭。

为了韩奶奶抽烟喝酒这事,没少跟家里人闹脾气,韩奶奶的孙女总是劝她别抽烟,少喝点酒。可韩奶奶的年纪就是她最大的底气。

“我抽烟喝酒也没见耽误我长寿啊,你看看电视上那个整天教人养生那个专家,50多岁就死了。要我说啊,抽烟喝酒还长寿呢!”

对于韩奶奶的诡辩全家都拿她没办法,毕竟老人家“实力”在那,难道抽烟喝酒真的跟韩奶奶说的一样还能长寿吗?

烟酒——现代人的“精神鸦片”

随着现代社会学习工作压力增加,社交范围越来越广泛,抽烟喝酒似乎都成了一种必备的社交手段。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酒是吃饭精,越喝越年轻”……越来越多关于抽烟喝酒的顺口溜一点点腐蚀着现代人的理智,使人沉醉于此。

抽烟喝酒对于人体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这两兄弟像鸦片一样一步步侵蚀着人体健康;因尼古丁和乙醇都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麻痹性,所以很多人都痴迷于此,可能抽烟喝酒的快乐是它们唯一的“好处”吧。

首先,当你抽烟喝酒时,你身体内的两大系统的命运,就由不得你了。吸烟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呼吸系统的疾病发生慢性支气管炎、COPD等,由吸烟导致的肺癌占全部患者的80%以上。

不仅如此,酒精还能刺激呼吸系统的炎症反应,加重肺炎等疾病的反应。

当你喝进第一口酒开始,从食道,到胃肠粘膜再到小肠等消化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过度饮酒还会加重胃溃疡,引发消化道出血等急性病变。

肝脏作为体内代谢酒精的主要场所,可谓是深受其害,严重者造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

随着烟龄、酒龄的不断增加,心血管系统也在慢慢受其影响。

吸烟影响心功能,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病变,血压升高引发冠心病、肺心病长期大量饮酒直接损伤心肌,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

此外,抽烟喝酒还会对生育功能产生损害,影响精子和卵子质量,使受孕困难,即使怀孕,胎儿畸形的可能性也极高。

抽烟喝酒这么危险,那为什么还会有像韩奶奶这种如此长寿之人?其实,目前临床诸多调查性研究表明,像韩奶奶这种人,纯属个例,烟酒对于人体的危害才是常态。

北大力证:烟酒不沾 ,“寿命翻天”

北京大学团队曾在在《柳叶刀》上发表有关于5种低风险生活方式和预期寿命之间关系的研究,其中就包括无吸烟和喝酒的人群。

报告中指出从戒烟、戒酒、积极运动、健康饮食生活习惯者在30岁时的预期寿命能够延长8~9年。

无独有偶,另一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大型分析数据报告再次支持了这一点。分析研究中表明心血管健康评分不仅与心血管疾病人群过早死亡风险和预期寿命相关。

而影响心血管健康评分主要由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和饮食4个行为因素和血压、胆固醇和空腹血糖3个生物学指标组成。其中,不吸烟的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在女性中降低约63%,男性中降低约58%。

由此可知,不吸烟对于提高心血管健康评分具有重要意义,而心血管健康评分高的人,即使身患心血管代谢疾病,如果一直保持心血管健康有利于降低过早死亡风险、延长预期寿命。

对于抽烟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好处,然而关于饮酒却一直存在着“适度饮酒有利于健康”的传言。可饮酒并没有“适度”说法。

一项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称:少量饮酒也可能会让大脑缩小。

研究组对36000余名中老年人分析酒精摄入量与大脑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大脑不同区域的体积与酒精摄入量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随着饮酒量增加,大脑的缩小量会越来越大,而即使少量饮酒,大脑也有减小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将乙醇归为确凿致癌物质,与多种健康问题相关。

虽然还是有少部分人认为烟酒对于延长寿命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大量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戒烟戒酒才是更优选择。

那么戒烟、戒酒的人就一定能长寿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人的寿命长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饮食,运动,基因等,但其中有一个因素至关重要。

长寿密码大揭秘,这一点尤为关键

情绪好坏与寿命长短息息相关,心态不好,再多的养生手段都是徒劳。专注衰老研究的权威期刊《Aging》发布一篇论文表示:心理因素不应在衰老研究中被忽视,它对生物年龄有着重大影响。

研究证明,如果感到孤独或不幸福,相当于人体生理年龄大约1.65岁,而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可使生理年龄变老近20个月(1.65岁),对衰老具有显著加速作用,这比抽烟的危害还高出32%!

虽然身体会随着实际年龄逐渐衰老,但心态良好的老人看起来会比实际年龄更显年轻。良好的心态可以对我们机体状态起到一个加持的作用,保持最好的机体状态。

有研究表明,80%的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当情绪波动较大时,肾上腺激素分泌也会突然增加,在肾上腺激素波动的影响下,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因此情绪波动对身体影响是非常大的。

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生闷气的女性患者,会影响身体内环境,激素水平紊乱,引发内分泌失调,还会使机体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乳腺癌发病的机率。

在疾病高发的现代,良好的心态是应对疾病,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

学会调节情绪也是现代人所需的一项能力;运动锻炼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发泄情绪,调整心态。除了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之外,运动还能舒缓现代人无处安放的压力,运动可以让身体分泌出多巴胺,多巴胺能够愉悦身心,保持心情舒畅,运动过后通常会感觉到身体轻松。

外出旅游也是一种放松的方法。

换一个环境,在自然新鲜的空气中呼吸排出体内“浊气”,在旅行过程中,结交新的朋友,体验新的事物,通过转移注意力来平衡心态,达到放松的目的。

“乐观是养生的一大秘诀。”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平常心,是大部分人群实现健康长寿最经济实惠的方式。

参考文献

[1]Chenjie X ,Pengjie Z ,Zhi C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healthy longevity in people with and without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eClinicalMedicine,2022,45101329-101329.

[2]本刊讯.《自然·医学》:60多种疾病“缠身”与喝酒有关[J].人人健康,2023,(16):9.

[3] Galkin, Fedor,Kochetov, Kirill,Koldasbayeva, Diana,et al.Psychological factors substantially contribute to biological aging: evidence from the aging rate in Chinese older adults[J]. AGING-US, 2022, 14(18): 7206-7222。

摘自:快资讯网2024.01.16正在泰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