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胁冰冷医案

 杏林独孤 2024-02-24 发布于吉林

     男,59岁,初诊,患慢支10年,3天前不慎当风,恶寒发热,咳嗽气短,咯吐脓性稠痰。曾静滴青霉素,肌注链霉素2周,恶寒发热愈,咳喘减轻,咯吐脓性痰仍存,x线胸片示右下肺感染,曾服麻杏石甘汤加减7剂,症无起色,反增右胁冰冷,凛冽难忍,昼则热熨,夜则卧火炕上方得安。曾做B超,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而转诊于余。症见:咳喘,吐脓痰,量多易咯,面黄肌瘦,气短,乏力,纳呆,舌淡嫩,水气满布,脉沉涩,无力欲绝。


     此乃寒饮内蕴,血脉不畅,气机郁闭。


     治当温经散寒蠲饮和血通闭。拟当归四逆汤加味。


     处方:当归12g,细辛6g,木通,生姜,炒白芍各10g,附子10g(先煎,去麻),桂枝,半夏各15g,茯苓18g,炙甘草5g,大枣2枚。


    二诊:服3剂后稍有好转,嘱若无不良反应,服二周后复诊。


    三诊:药服10剂后,自觉冰冷去半,不用热熨睡火炕故又服60余剂再诊,诉已不觉冰冷,咯吐脓痰已愈,肌丰食佳,无任何不适,3年后随访,患者于4月前死于左肺肺癌。


    体会:肺主宣发,居于上焦,其气主降,肝主疏泄,居于下焦,其气主升,一升一降气血调和,环流不息,而应百脉,患者受寒,发热,咯吐脓痰,又素有饮邪为患,治当宣肺蠲饮,温之可也,医家见痰黄稠,发热,不查宿疾,不诊舌脉,误以为热,错投寒凉,致冰伏于内,血脉受阻,横疟胁肋,肆犯肝气,肝阳被遏,经脉郁闭,升降隔绝,,胡左胁冷痛如冰。拟方中归,芍和血养血先安肝木,乃攘外必先安内,桂枝,附子,细辛,木通温经通阳化饮,,乃“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义,加半夏,茯苓治水气以逐饮邪,生姜,大枣和逐药以怡脾胃,逐药合用,阳气通,气血和,痰饮化,则饮霾散,寒自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