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知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是出自哪?毂读什么?毂字什么意思?

 zzm1008图书馆 2024-02-25 发布于上海

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这一句是出自《老子》,意思是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也可以理解为三十根车辐围绕着一个毂,毂的中间是空的,正是因为有这个空,才能装上轴,让车子能够运行。这句话用来比喻有时候看不见的东西,反而是最重要的。也可以理解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物质是有形的,但精神是无形的,却是支撑物质的根本。今天分享三十辐共一毂中毂字。

本篇是关于“毂”字的学习笔记。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从车 。本义:车轮中心的圆木, 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 中有圆孔, 可以插轴

字源演变如下图:

图片

毂      繁体轂    


毂  gǔ   车轮中心,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借指车轮或车。

如:毂下(辇毂之下,借指京城)。

       毂击肩摩(形容车马行人众多,来往十分拥挤)。

毂辘  gūlu  同“轱辘”,意思是车轮子。


《康熙字典》中对毂字解释为:

(康熙字典未收录“毂”字头,请参考“轂”。)

毂,〔古文〕图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图片古祿切,音谷。【說文】輻所湊也。【六書故】輪之正中爲轂,空其中,軸所貫也,輻湊其外。【釋名】轂,埆也。體堅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以利轉也。

又【韻會】暢轂,長轂也。【詩·秦風】文茵暢轂。【註】兵車之轂比大車爲長,故曰暢轂。

又笠轂。【左傳·宣四年】射汰輈以貫笠轂。【註】兵車無蓋,尊者則邊人執笠依轂而立,謂之笠轂。

又【正韻】薦舉人,謂之推轂。【史記·鄭當時傳】其推轂士,常以爲賢于己。

如图:

图片

我们用简体汉字写出来,更容易理解:

毂,〔古文〕图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图片古禄切,音谷。《说文》辐所凑也。《六书故》轮之正中为毂,空其中,轴所贯也,辐凑其外。《释名》毂,埆也。体坚埆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毂以利转也。

又《韵会》畅毂,长毂也。《诗·秦风》文茵畅毂。《注》兵车之毂比大车为长,故曰畅毂。

又笠毂。《左传·宣四年》射汰以贯笠毂。《注》兵车无盖,尊者则边人执笠依毂而立,谓之笠毂。

又《正韵》荐举人,谓之推毂。《史记·郑当时传》其推毂士,常以为贤于己。

​​

我们来解释毂字,读gǔ,在古代写作图片

在《說文》中,毂被解释为辐所凑也,意思是车轮的辐条所汇聚的地方。

在《六书故》中,毂被解释为轮之正中为毂,空其中,轴所贯也,辐凑其外,意思是车轮的中心部分是'毂',中间是空的,可以插入轴,车轮的辐条在其外围汇聚。

在《释名》中,毂被解释为埆也。体坚埆也,意思是'毂'是坚硬的。

在《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说毂以利转也,意思是'毂'有利于车轮的转动。

'毂'这个字还有如下含义和用法:

在《韵会》中,“畅毂'被解释为'长毂也”,意思是长的'毂'。在《诗·秦风》中说文茵畅毂,意思是兵车的'毂'比大车的'毂'要长,所以称之为畅毂。

《左传·宣四年》中说射汰以贯笠毂,意思是兵车没有盖子,尊贵的人会让旁边的人拿着笠子站在'毂'旁边,这就叫做'笠毂'。

《正韵》中说荐举人,谓之推毂,意思是推荐人,称之为'推毂'。

《史记·郑当时传》中说其推毂士,常以为贤于己,意思是他推荐的人,总是认为比自己优秀。

异体字如下图:

图片

关于汉字“毂”的笔记就写到这里啦,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希望我学的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这篇笔记能让您对毂字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加深一部分繁体字的印象。你学到了吗?不妥之处,请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