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除胆结石,仲景名方有奇效!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2-27 发布于河南

Image

胆结石是种让人很痛苦的疾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剧烈缠绵的疼痛更是恼人。而且,切掉胆囊也并非一劳永逸,很多人还会再出现胆管结石。如果不动刀做手术,有没有办法消除胆结石?下面这两则医案值得参考。

案一:湿阻胆瘀

Image

孟妪五碧,年近六旬,中和人。

脘腹疼痛逾月,前医恒按胃痛投方,无一获效。1998年3月11日,经中和医院B超检查示:胆总管多个结石,最大约为0.8cm×0.4cm;胆囊积液。得知实情,患者惆怅不已。医生闻其叹息,即荐患者求余治疗,谓:“数剂中药,结石便下。”——余在中和,治胆、肾结石甚多,均嘱患者,药后需经B超复查,方知疗效。久之,医院检验医师(余并不相识)因知余善治此病——孟妪即持B超检查单,来校求治。

询知,腹痛兼胀,按之痛剧,已有多日,痛延右胁,牵引肩胛。痛剧泛吐清涎,噫气连声,间或呕恶,食少难化,厌恶油腻,心烦口苦,便结尿黄。舌红苔黄厚腻,脉象弦数。据其脉症,乃肝胆瘀滞,湿热中阻,致胆汁久淤不畅,凝结砂石。治当疏肝解郁,通下湿热,利胆排石。用大柴胡汤合三金汤加味。

处方:柴胡15g,赤芍15g,枳壳15g,黄芩12g,半夏12g,大黄15g(开水泡兑),香附15g,郁金15g,苏梗12g,金钱草30g,鸡内金20g,海金沙12g,木香12g,八月札15g,威灵仙15g,滑石30g,甘草5g。2剂,水煎温服。并嘱服药期间,炖食猪蹄;每次大便,盆接淘洗,查看有无结石排出。

二诊(3月15日):上方2剂,便畅未泻,未见石出,疼痛已止,泛涎呕吐悉除,纳谷稍增,噫气减少,唯头目作胀,舌苔薄黄腻,脉弦稍数。前方加减续进。

处方:柴胡15g,黄芩12g,枳壳15g,香附15g,郁金15g,青皮12g,半夏12g,大黄15g(开水泡兑),鸡内金20g,金钱草30g,海金沙12g,茵陈20g,楂曲各20g,木香12g,赤芍12g,白豆蔻10g,滑石30g,白术12g,甘草5g。2剂,水煎温服。

三诊(3月21日):前方服后,大便转溏,日泻2次,已从便中淘得结石数枚,其中一粒大如玉米,并带来予余,纳增噫除。效不更方,续进15日方2剂。

4月17日,患者去中和区医院B超复查,中午送来B超报告:肝未见异常,胆囊大小为7.4cm×3.1cm,囊壁不厚,欠光滑,囊内少许强光点,胆总管扩张,腔径为0.5cm,腔内清晰。随同带来5粒结石,色深褐,质坚硬,经测分别为:0.7cm×0.4cm、0.6cm×0.3cm、0.5cm×0.2cm、0.4cm×0.2cm、0.2cm×0.2cm。连同前次,一共6枚,余用玻璃管存之,作为教学标本。

按:此病虽为湿热中阻,肝胆郁滞,胆汁淤积,凝结成石。然患者脘痛连胁,泛涎呕恶,食少厌油,心烦口苦,脉弦,实为少阳病见症。而腹痛拒按,便结尿黄,苔黄厚腻,又为阳明腑证。综合脉症,实为少阳阳明合病也。

故用大柴胡汤,和少阳,泻阳明;加三金汤利胆排石;并辅以香附、郁金、苏梗、木香、八月札,疏肝利胆,理气止痛;威灵仙走窜经络,促石排出;滑石清热渗湿,“利六腑之涩结”。服后大便未泻,结石难出。

二诊加入茵陈利胆,促胆汁分泌排泄以利石出;白豆蔻,芳香化湿,并可促进胆汁分泌;楂、曲助运化食。服后少阳和解,阳明通利,肝舒气利,连进4剂,结石排出。

案二:胆管淤积(肝内胆管结石)

尹银珍,年甫四旬,岳池白庙人,随夫杨某北碚经商。2004年3月13日来诊。

患者因频繁胃痛,历治不愈。1998年5月初,其夫陪同,赴南充市某医院检查,B超显示:胆囊多发性结石。遂住院做胆囊切除术,尔后脘痛消除。2004年春,随夫北碚经商。2月中旬,又现右胸肋胀痛,胃脘阵发剧痛,纳呆嗳气。3月7日,经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B超检查示:肝右叶见多个杂乱强光团,呈树枝状排列,最大0.9cm,伴声影;肝总管显示长6.5cm,内径1.0cm,显示段未见光团,胆囊缺如;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扩张”。后又经重庆两家医院B超复查,结论大致相同,然均未开药治疗。2004年春节,回家过年,访知余术,前来求诊。

观伊体矮清瘦,面目微黄。询知右胁胀痛,牵引肩胛;腹胀纳呆,频频嗳气,过食油腻,胃脘即痛,痛剧则呕,呕后痛缓;大便稀溏,小便短黄。舌淡苔白,脉象沉弦。此肝郁不舒,胆道淤阻,气血不通,因而致痛。“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矣。拟疏肝理气,和胃利胆,退黄排石为治。方用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厚朴15g,枳壳15g,黄芩15g,荜澄茄15g,楂曲各20g,木香15g,大黄15g,郁金15g,金钱草40g,鸡内金15g,海金沙15g,茵陈15g,白豆蔻10g,白术15g,八月札15g,香附15g,甘草8g。水煎温服。

患者持方而归,至6月中旬,服药30余剂。6月25日,经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B超复查示:肝右叶强光团减少。患者闻之,信心倍增,遂又来诊。

二诊(7月1日):右胁胀痛,腹胀、纳呆、嗳气均除,进食油腻,未再胃痛;唯动辄汗出,倦怠乏力。原方加黄芪30g,继进。

国庆期间,尹夫妇回乡,专程送来9月5日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B超检查结果:左肝长径3.7cm,厚3.0cm,右肝上下斜径11.2cm;形态正常,反射增多、增粗、不均质;肝内胆管无扩张;全肝见增强回声光点0.3~0.5cm,边界清楚,声影不明显;胆囊已切除;胆总管内径1.2cm,可见长度6cm;诊断为“肝回声异常改变,肝内光点疑钙化灶,胆总管增粗”。

按:今之胆石症患者,多选手术治疗,以为摘除胆囊,便“一劳永逸”,终生根治。不知胆囊摘除,而生石之因,并未消除。时过境迁,砂石犹可复生。虽无囊储,砂石另结胆总管,或肝内胆管,再致腹痛等症,治需再次(或多次)手术。气血是否受伤?身体是否痛苦?中医虽无结石病名,然据脉症,并借助B超检查,定其病位,析其病因病危,立法选方,多能排除。


患者胆囊切除,时过6年,肝内胆管又生结石。其或饮食失宜,情志不畅,影响脾胃升降,导致肝气郁结,胆汁不畅,淤积肝内胆管,结为砂石。故见右胁胀痛,腹胀纳呆,频频嗳气,大便稀溏,食油胃痛等症。又因胆汁淤滞,疏泄不畅,横溢皮下,而见身目微黄、小便短黄。治当疏肝理气,和胃利胆,退黄排石。


方中柴胡、郁金、木香、八月札、香附、白芍,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白豆蔻、白术、山楂、神曲、甘草,健脾和胃,开胃进食;黄芩、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大黄、茵陈,清热利湿,化石退黄;厚朴、枳壳、荜澄茄,理气宽中,消胀止痛。守方续进,结石终除。

本文作者:唐伟华 悦读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