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江寻迹~渡口

 牧哥 2024-02-27 发布于上海

人们生活在江边,需要外出,需要到河的对岸或者更远的的地方去,除了依靠桥之外,就是靠渡船。在姚江上,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渡口,据记载最多的时候有渡口五十多处,宋宝庆《四明志慈溪津渡》就记有黄墓渡、李溪渡、青林渡、任家渡、鹳浦渡、丈亭渡、蜀山渡、城山渡、车厩渡等,在宁波城区,还有东渡(桃花渡)、西渡等。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变化,近几十年来,古渡不断减少,市区青林渡、余姚的蜀山渡、车厩渡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在使用的少数几个渡口,估计过不了多久也将逐渐消失。

姚江古渡,悠悠千年,承载了多少记忆,讲述了多少故事,记录了多少历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姚江,去亲近古渡,去捧读古渡,去欣赏姚江古渡的曾经辉煌。

河姆渡——灿烂文明渡千载

河姆渡是姚江上的一个渡口,原名黄墓渡,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清人方钦华写有《黄墓渡碑记》,记有“吾邑前江之水由丈亭历西渡直抵郡城之北,其间之以渡名者凡九,而黄墓渡居其一。”碑记还记述了当年渡口的繁忙:“冠盖往来而游人络绎,以致山人木客村农贩夫之问渡与此,日凡千百辈”。河姆渡口有一块石碑,上有《黄墓渡考》:“河姆渡,书称黄墓渡,以南岸覆船山传有黄公墓而著名。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曾居夏,号夏黄公。汉初与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隐于商山,俱高年皓首,史称商山四皓。黄公又避地甬东,卒葬于此。渡口设亭以便过往而资凭吊。”黄公避地的“甬东”,据说是就是奉化的黄贤村。先是称“黄墓渡”,也许乡人不知“黄墓”为何物,也许因读音相近慢慢地,“黄墓渡”后来就成了“河姆渡”。

姚江寻迹~渡口

河姆渡

1973年,在河姆渡村考古发现了河姆渡文化遗址,原来它是我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也说明了新石器时期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文化。河姆渡遗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几百年前甬江出海口在镇海三官堂一带,东海潮水通过甬江上溯姚江,能直达余姚城区。那么,几千年前的河姆渡先辈们枕河而居,一定可以看到姚江水的潮起潮落,晚上,他们定能听到姚江的阵阵涛声。

姚江寻迹~渡口

上古独木舟

遗址博物馆里陈列着河姆渡人制造的几支船桨和小木船的残片,还有那艘复原的独木小船。可以说,那条小船就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的渡船,而河姆渡应该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古渡口。

车厩——厉兵秣马忆勾践

车厩,位于余姚城区东南17公里,现属河姆渡镇。车,指的是古代战车,厩,指的是马棚。我们一听这个地名,就知道它应该与军队、与战争有关。一读《读史方舆纪要》,果然如此,书中卷九十二记有“车厩山,县西南(注:指原慈溪县城慈城)四十里,昔越王勾践置厩于此,停车秣马,遗迹犹存。今设车厩驿,有车厩渡,去府城六十里,西去余姚县亦六十里。”在《会稽记》、《名胜志》、《雍正浙江通志》、《光绪慈溪县志》等史志“车厩山”条下也有类似的记载。

据《国语》记载,当时越国“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当时,越王勾践为了向吴国复仇,选择车厩作为军事基地,在那里秘密地驯养战马,制造战车,为提高越国的军事实力,以便消灭吴国,进而称霸中原。车厩依山面水,山冈平坦,草木葳蕤,养马有水草,造车有材料。勾践选择车厩作为军事基地是很有眼力的。由于复仇意志坚决,训练军队有方,加以攻战策略的正确,经过一番激战,最后终于灭亡吴国,报了大仇。正如清代诗人叶锡凤诗中所说:“越王勾践霸中州,一洗当年石室羞。悔杀夫差请成日,不教江畔牧骅骝。”

《宝庆四明志》就有車廄渡的记载,是南宋十四渡之一。《宝庆四明志·慈溪》:車廄渡 縣西南四十里。

《光绪慈谿县志》:車廄渡 县西南四十里(《宝庆志》),车厩渡夫一名(《嘉靖府志》),按此渡有义船、义田,乾隆五年刻石为记,漫漶不可读。渡南十七都外一图,渡北十六都七图。官设夫一名,岁给银一两五钱(《赋役全书》);乾隆五年里人马在功集捐置田四十亩、渡船二只。

《余姚市志》:余姚镇东26公里,1978年,车厩渡槽桥建成,渡废。

姚江寻迹~渡口

车厩渡旧址

春秋时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无义战时代,越国一度被吴国所打败,但越王并未就此丧失意志,而是卧薪尝胆,刻苦自励,任用范蠡、文钟等能臣,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掉吴国,称霸诸侯。车厩正是越王勾践厉兵秣马之地,是复国雪耻的立足点,所以后人每每经过这里,都会面对这段历史,顿生无限的感慨。

清人释实振写过一首《车厩江怀古》:

大江潮落候,岸岸泊行舟。

市散村烟合,日斜渡艇浮。

苍松九里碧,红叶一天秋。

霸业消沉久,室将残厩留。

这诗中“岸岸泊行舟”、“日斜渡艇浮”,写出当年古渡的繁忙,“霸业消沉久,室将残厩留”则写出了对卧薪尝胆、称霸诸侯的勾践的凭吊和缅怀。

如今,我们在车厩再也看不到渡船的往来了。但是,我们如果站到车厩山上,我们可以一览姚江,看江水滔滔东去,可以想象出勾践在姚江畔扶犁耕种的场面,还可以想象勾践的士兵在训练的呐喊声和战马的嘶鸣声中冲锋向前的身影。

城山渡——千秋兴

姚江寻迹~渡口

城山渡

衰见句章

城山渡,南岸为余姚市大隐镇城山村,北岸是江北区慈城镇的城山渡村和王家坝村。

在城山渡渡口的亭子柱上,有一幅对联:“尧舜江畔,历代古亭映河山;越郡野渡,千秋遗迹忆句章”,署名为村叟李宝堂撰联。在对岸的三勤渡口,也有一幅对联,写着:“禹王生石纽凿涂山通宁波,古会稽句章城勾践迁绍兴”。那么,这个渡口与句章城、与勾践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句章之名,始见于《史记东越列传》,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击东越)。”意思是说,武帝派遣将军从句章出发,渡海到台州一带打仗。宋宝庆《四明志》记有:“古句章县在今(慈溪)县南十五里,面江为邑,城基尚存,故相传曰城山,旁有城山渡。”据史志记载,句章城始建于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勾践24年),为越王勾践所筑。《十三州志》载“越王勾践之地,南至句余,其后并吴,因大城句余,章伯功以示子孙,故曰句章。”“章”,就是表彰的意思。周元王四年,勾践灭吴,周元王赐勾践胙并命以“伯”,越王称霸,勾践为向子孙表彰灭吴封伯之功,将原越之南方边地句余扩大而改句章。

姚江寻迹~渡口

勾章古城考古现场

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古句章城为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72年所建,为句章县治。当古句章城作为越国在浙东的重镇时,今天的宁波市区还是一块海潮出没的不毛之地。据说当年的城山渡,旁边还有句章港,是战国时期全国五大港口之一。作为越国的海防要塞,港口东距三江口四十余里,西去当时越王停车置厩、秣马厉兵、囤积粮草的军事基地车厩二十余里。晋代时,句章城渐趋荒废,人烟日稀。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东晋孙恩的起义军攻破句章城,历经八百七十二年的县城化为废墟,县治被迫迁到小溪(今鄞江桥)。

清人胡亦堂过城山渡时,当年戍守的士兵早已不见,看到的只是一望无际的蒿莱荒草,他无限感慨,写下了《城山怀古》:

闻昔句章县,江城面水隈。

如何鸡犬地,一望尽蒿莱。

潮汐无时歇,风帆此道开。

当年戍守者,凭吊有余哀。

邵家渡——梁祝化蹀传千古

姚江邵家渡,位于海曙区高桥镇,现在还在使用。邵家渡的南岸,就是晋代梁祝墓冢和梁山伯庙古遗址所在地。

梁祝故事起源于东晋,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北宋大观元年(1107)明州知府李茂诚所撰《义忠王庙记》(又称《梁山伯庙记》)记述“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应诏,诏(梁山伯)为鄮令”,是最早记载梁祝故事的碑记,宋代张津在《乾道四明图经》中称:“义妇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鄞)县(西)十里'接待寺’之后,有庙存焉……。《四明图经》是最早记载梁祝故事的地方志。明代黄润玉在《宁波府简要志》中又说:“义妇冢,县西十六里。旧志,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少同学……后梁山伯为鄞令,卒,葬此,英台道过墓下,泣拜,墓裂而殒,遂同葬焉。东晋丞相谢安奏封为'义妇冢’。”

姚江寻迹~渡口

邵家渡

据众多史料记载,梁山伯为东晋人,与祝英台三载同窗,曾为官于宁波鄞县(即现今鄞州区)县令,后因治理姚江积劳病逝,遗命安葬于高桥九龙墟。

邵家渡旁现有梁山伯庙,初建于公元397年,文革期间遭破坏,如今在保留原址原貌基础上恢复兴建。

历史上,梁山伯庙吸引了无数痴情男女成群结队前来寻踪觅迹,祭拜观瞻。每逢春秋社赛,更是盛况空前。“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这句广为流传的乡谚,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997年,梁山伯古墓遗址和出土文物在梁祝公园被发掘。如今,在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建成了以梁祝爱情故事为主题的梁祝文化公园,是全国第一座大型的爱情主题公园。

我们今天如果坐在这条渡船上,想想梁祝故事中梁山伯因治理姚江积劳病逝的故事,多少能带给我们一点有益的启示。

大西坝渡——运河亭津惠民生

大西坝渡初称“蓝公渡”,后来才俗称“大西坝渡”,位于海曙区高桥镇高桥村,始建于宋代,据记载,大西坝为南宋状元时任庆元(宁波)郡守吴潜规划而筑,大西坝渡也在这个时候建成。

大西坝,南北向跨于大西坝河,北侧濒临姚江江面,是控制姚江和大西坝水位的重要水利设施和内河船舶进出姚江的必经之路,宋代称西渡,元延祐年间曾称西江渡,元至正年间又称西渡关,别称西津。自北宋初期运河形成以后,由于姚江下游乘潮行船多风险,所以一般都是通过内河过西渡(西坝),入余姚小江(慈江)至丈亭,再候潮往姚江上游过余姚进入上虞境内。姚江南岸河网水来自四明山、大隐山脉,为农业灌溉淡水,河口都设堰或碶,与随潮涨落的姚江存在水位差,船只入姚江必须过坝,由于西渡设过坝设施,就成为杭甬运河的要津。

目前,船堰还在,但已彻底废弃,与船堰并列的水闸也还在。大西坝渡渡口,早年分别建有中亭、下亭作候船之用,几间旧屋今犹在。

姚江寻迹~渡口

大西坝渡作为甬杭运河重要关口,史书记载官府曾多次拨款维修以保持其畅通。宋开庆《四明续志》记有“西渡堰,堰东距望京门二十里,西入慈溪江。舳舻相衔,上下堰无虚日,盖明越往来者必经由之地。淳祐间,稍加葺治,未几,堰复坏。宝祐六年八月,大使丞相吴公给钱五千七百三十九贯五百文,委司法赵良坦同副吏许枢监莅修筑,伐石辇材,费一出于公所,济博矣。”文中记载的“舳舻相衔,上下堰无虚日”,是说西渡船只排队过坝,每天都十分繁忙,充分彰显大西坝渡在历史上作为要津的重要地位。

据民国《鄞县通志》所载:“西渡,县西北十一公里,六区高桥乡,滨姚江西岸,为往慈溪要津,《宝庆志》作西江渡。”可见,大西坝渡也称西江渡,最晚在宋宝庆年间(1225—1227)大西坝渡已经存在。

今在大西坝北侧姚江边,有大西坝渡,河岸为水泥砌筑。笔者在大西坝闸门以北的大西坝河入姚江口河道东侧,见有一段由巨型条石砌筑的斜坡,宽约一米,位于水泥坝堤以下,高约二米,长约百米。其外侧还有整齐的木桩排列。可见,早年的渡口遗迹尚存。

现在张家村渡口对岸小西坝南侧河岸可伸入姚江的渡口遗迹,由此可以认定,大西坝渡当年的渡船是来往于大西坝与小西坝之间。2014年大西坝渡停运。

丈亭渡——文人墨客聚一亭

丈亭渡位于余姚城区东部,距余姚城区14公里。清雍正《慈溪县志》还记有:“丈亭,县西四十五里,夏侯会先地志云:丈亭,乃老尉廨宇,方筑丈室,故名。旧时慈江、姚江分流处有石矶十七、八丈,上筑方丈室,为老尉懈宇,故称'丈亭’。”

丈亭为会稽、明州两府水陆通道上的重镇。丈亭镇南的三叉江原称慈溪大江。史记:大江,源发于绍兴余姚之太平诸山,至丈亭分而为二,前江(即姚江)由车厩历西渡经郡城(宁波)之北至大浃口入于海;后江(即慈江)旧直贯县城由骢马桥出东郭。

县志记录了古代丈亭渡的存在,而古代文人描写丈亭渡的诗篇更具体生动地记录了古代丈亭渡的生存状态。

南山明,北山明,中有长亭号丈亭,沙边供送迎,东江清,西江清,海上潮来二岸平,行人分棹行。

这是一首乐府词,它吟唱着昔日丈亭渡口人们送往迎来、船只候潮而行的繁华与辉煌。

明代慈溪人王淮的《丈亭渡》诗写道“舟人候潮至,饭罢即扬舲”,是说当年海潮直灌丈亭一带,每日潮涨潮落,航船必须候涨潮而行。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多次往来于绍兴与宁波之间,在一首《发丈亭》诗中,也写到“姚江乘潮潮始生,长亭却乘落潮行”,看起来,落潮时分,船依着潮水的退落而向下游进发,船家可省去不少力气。“参差邻舫一时发,卧听满江柔橹声”,从陆游的诗句中,我们也约略可以看见船舫参差的场面和听到满江的“柔橹声”。

丈亭渡口,肯定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像清代书法家、史学家姜宸英写过好几首丈亭诗,有一次,他已年迈,“浪游两鬓斑星星,病后髭鬓白数茎”,在丈亭渡口竟偶遇一位乡亲,“衰早乡亲逢不识,隔船呼问却相惊”,直到隔船呼问,才惊奇地认出老乡。读到这里,如此乡亲相见相认的惊喜场面,仿佛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姚江寻迹~渡口

由于丈亭渡的存在,丈亭在元朝开始形成集镇。明清时代,丈亭就是一片江南水乡的美景,江中鱼跃水面,岸边雁飞沙滩,渡口舟来人往。“倚棹东风日已曛,林边花影映波纹。江从西转三叉合,潮自东来二派分。渺渺浪花催舟子,茫茫烟树护晴云。更堪一曲渔郎笛,惊起沙头宿雁群。”郑循的《泊丈亭》诗即是当年丈亭的写照。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变迁,丈亭古渡口日益冷清,曾经繁荣已成为过去,但作为历史文化,它将成为我们长久的记忆。

曾当过鄞县令的宋代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泊姚江》:

山如碧浪翻江去,水似青天照眼明。

唤取仙人来住此,莫教辛苦上层城。

半浦渡口,雅称鹳浦古渡,在半浦村南,对岸浦湾是鄞州高桥岐山村的一自然村,此地通航久远,口传正式通航是清代咸丰年间,窃以为这样的地理位置,民间摆渡是一直存在的,半浦村有多古老,渡口也有多古老。半浦渡口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只因姚江在此一带甚宽,未建供乡人来往的桥梁,往返半浦与岐山两地,不依靠渡船,附近只有一座沈海高速跨姚江大桥,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通途,要么到青林湾的江北大桥去绕,就是自己有车,起码也得半天。

姚江寻迹~渡口
姚江寻迹~渡口

半浦一边的渡口有石制天灯遗迹,天灯石柱高3米多,顶上置飞檐石龛,旧时夜间点油灯,有照明兼航标功能,现已破残,装了一盏电灯,不过,像这种铁皮搪瓷的圆盖路灯,用的是瓦数不高的白炽灯泡,盛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夜里朦朦胧胧一片昏黄,看上去也有一点古旧的风貌。

对岸鄞州浦湾一边的渡口有一亭一庙,亭子里供奉的是半身浮雕的大苦大难救世主观世音菩萨,一旁的小庙貌似关门的时候多些,未能看个究竟。浦湾渡口离村庄有一段路,所以渡口周围多了一些野趣,江边的芦苇长势很旺,举手都够不到芦花,静境里蓦然从江岸的草丛里飞出一团白雪,吃了一惊,展翅才看清是一只白鹭。

青林渡——西出明州第一渡

青林渡被称为古时宁波“西出明州第一渡”。青林湾的案名大抵也就由此而来。位于肖甬线跨越姚江的铁路大桥西侧,青林渡公路大桥之东,现属宁波市江北区庄桥颜家村。

姚江寻迹~渡口

顺着历史的记忆,我们去探询古时青林渡的繁盛--姚江溯流而下,经河姆渡、城山渡、青林渡、盐仓渡、桃花渡等古渡口,经湾头折向东南,与奉化江合流汇成甬江,东流入海,托起了宁波的航运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青林渡,上联腹地下通海洋,无论赶考或经商人士都是从这里出发,呈现一派“……宁慈士商往来,必由青林,络绎不绝……”“西出明州第一渡”的景象! 通过青林渡,古时多少宁波人怀揣着梦想与对故园的眷恋向北方出发,去寻找并实践他们各自的梦想。若干年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又由青林古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宁波市内四大渡口

处于“大运河”东南端的宁波,早在宋代,就已设置(建造)了东渡和桃花渡,以方便沟通奉化江和姚江两岸的水系;到了明清时期,宁波的渡运已非常普遍了,渡口曾达到50余处。其中宁波市区“四渡”曾发挥过很大的作用,这“四渡”就是:东渡、桃花渡、盐仓门渡和周宿渡。

东渡,又名“大道头渡”,置建于奉化江出口处,自宋代以来,它就成为宁波城区通往江东的主要渡口,到了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宁波建起了浮桥之后,东渡就慢慢地被废弃了。

桃花渡,就在今天新江桥附近,宋代以来成为姚江通向江北岸的主要渡口,它的命运同东渡一样,也在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因为浮桥的建成而遭弃。看到这里你估计在想会不会有桃花运:)

盐仓门渡,又叫和义渡,位于余姚江对岸的盐仓门渡。为何又叫其和义渡呢?这是缘于它置建在和义路滨江畔(即今天和义路滨江公园一带)之故。盐仓门渡作为宁波城区过姚江至江北的主渡口之一,曾经不失为一处热闹之地。不过,自新江桥建成以来,来往过客、小商小贩们大都改走新江桥,毕竟摆渡过江需要等候,有时等候的时间还比较长,大家急着赶路或办事,就都上新江桥,而不下“渡”了。随着盐仓门渡过客的日益减少,它也自然地被废弃了。

周宿渡就是以“周宿渡”这个地名而起的(渡口名),位于今江东南路之上。自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起,周宿渡就成为宁波城区过奉化江往鄞县南乡的主渡口,到1985年兴宁桥建成后,它也就废了。

“山如碧浪”、“水似青天”,在他眼里,姚江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姚江是如此的吸引人们的眼球,他甚至还想把仙人也请到姚江来住。姚江是美丽的江,散落在姚江边上的古渡则是姚江上一串熠熠生辉的耀眼明珠。虽然这些古渡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在消失,但不管怎样,悠悠古渡跨越了千年历史,它是丰厚的姚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姚江古渡,将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此外还有很多渡口,自西往东跨姚江的渡口分别有:

余姚城西:

1、 夏巷渡:北渡口斗门孟家村----南渡口肖东夏巷村。

2、 史家渡:北渡口斗门毛家村----南渡口肖东史家村。

3、 菁江渡:北渡口斗门菁江渡村----南渡口肖东廿六房村。

4、 罗家渡:北渡口丰南罗家渡村----南渡口长丰小胡家村。

5、 七里浦渡:北渡口丰南七里浦村----南渡口长丰史家村。

余姚城东:

1、 下陈渡:北渡口双河下陈渡头----南渡口明伟下陈渡村。

2、 姜家渡:北渡口双河咸池村----南渡口明伟东姜村。

3、 蜀山渡:北渡口双河蜀山村----南渡口陆埠下墙门村北。

4、 虞公渡:北渡口汇头前庄村南----南渡口陆埠下方村北。

5、 郭姆渡:北渡口丈亭下齐塔村南----南渡口陆埠十二房村。

6、 郑家渡:北渡口丈亭镇集市口----南渡口沿江郑家渡村。

7、 莲木渡:北渡口罗江郑家村----南渡口车厩东澄村。

8、 河姆渡:北渡口罗江郎墅桥村----车厩河姆渡村。

9、 城山渡:北渡口宁波江北区乍山村----南渡口大隐城山村。

参考资料: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国鉴湖》第四辑。

《四明谈助》(增订本)[清]徐兆昺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