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文化】五首春雨诗词:杏花春雨里,素衣白马,谁染繁华?

 老沔城人 2024-02-28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诗词文化】

五首春雨诗词:杏花春雨里,素衣白马,谁染繁华?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  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春天的小路上,雨水让花朵更加绚烂,整个山头都被这些生动的花色所覆盖。

  走到小溪的深处,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的黄鹂在鸣唱,好似在欢迎这春天的美景。

  天空中的飞云变幻成龙蛇的形状,它们在碧蓝的天空中灵动地舞动。

  我醉倒在古藤的阴凉下,完全忘记了自己在哪里,不知道南方还是北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沉醉。首句“春路雨添花”描绘了春雨如何增添花朵的鲜艳,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接下来,诗人通过“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界。而“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这句则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化,像是在进行一场天空之舞。最后一句“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则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全然沉醉和超脱世俗的境界。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美景的向往和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切的自然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春日晚晴》

宋·苏舜钦

人言春雨好,更好晚来晴。
树色通帘翠,烟姿著物明。
得泥初燕喜,避弋去鸿轻。
谁见危栏外,斜阳尽眼平。

  人们都说春天的雨很美好,但更美的是雨后傍晚的晴朗天气。

  树木的绿色透过窗帘显得更加鲜明,雨后的烟雾轻柔,使得一切物体都显得格外清晰。

  初春的燕子在泥泞中筑巢,感到非常愉快;而大雁则轻盈地避开捕猎,飞往远方。

  谁能看到栏杆外,斜射的夕阳洒满大地,一切都在视野之中平铺展开。

  【赏析】

  《春日晚晴》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雨过后晚间晴朗天气的美景。首句“人言春雨好,更好晚来晴”表达了对春雨和雨后晴空的喜爱。紧接着的“树色通帘翠,烟姿著物明”描绘了雨后树木更加鲜绿和清新空气中的景象。诗中的“得泥初燕喜,避弋去鸿轻”展示了燕子和大雁对春天的不同反应,一种是在春泥中快乐地筑巢,另一种是轻盈地迁徙。最后一句“谁见危栏外,斜阳尽眼平”描绘了夕阳下宁静的景色,展现了一种平和而深远的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春游湖》

宋·徐  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那对双飞的燕子什么时候回来呢?河岸两边的桃花已经开了,花朵似乎要沾到水面一样。

  春天的雨水让断桥变得无法通行,人们无法从这里过去。但小船却从柳树的阴凉处缓缓划出。

  【赏析】

  《春游湖》是宋代诗人徐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象。首句提出了一个疑问,“双飞燕子几时回?”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机勃勃的自然界的向往。紧接着,“夹岸桃花蘸水开”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桃花盛开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鲜艳和生命力。

  “春雨断桥人不渡”这句话,通过春雨和断桥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稍纵即逝、难以把握的美感,也体现了春天的雨水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同时增添了几分静谧和神秘的氛围。而“小舟撑出柳阴来”这句,则转换了视角,从不便转向了解脱和自由,通过小舟悠然自得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诗人徐俯成功地捕捉了春天的气息和美丽的瞬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幅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色之中。

《春雨》

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农人手持农具,站在林丘旁谈论着什么,花丛之外,不时有海鸥落下。

  如果想知道这个春天到底下了多少雨,只需看看野塘的水是否溢出,能否让船只回转就知道了。

  【赏析】

  《春雨》是宋代诗人周邦彦的作品,通过对春雨影响下的田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雨水带给大地的生机与变化。首句“耕人扶耒语林丘”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田园景象,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动地展示了春天劳作的场景。接着,“花外时时落一鸥”则给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的动态美,海鸥的出现预示着春天的丰富和多样性。

  “欲验春来多少雨”这句话,通过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春雨的多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细致的观察和对农事活动深刻的理解。最后,“野塘漫水可回舟”不仅描绘了春雨给野塘带来的变化,也象征了春天给人带来的希望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影响下的自然和人文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力,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周邦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细的笔触,捕捉了春天雨后的一刹那美好,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雨中的诗意和生活的美好。

《谒金门·春雨足》

唐·韦  庄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春雨绵绵,给整条小溪带来了新的绿意,溪边的景色变得更加鲜活。

  在柳树的外面,飞来了两只美丽如玉的鸟儿,在晴好的天气里相互嬉戏,享受着沐浴。

  楼外的绿色帘幕高高挂起,我依靠在栏杆上,心情随着眼前的美景起伏,不禁身体也随之轻轻摇曳。

  天空的云彩淡雅,水面平静,远处烟雾缭绕的树木群落,让我心旷神怡,仿佛可以望见千里之外的美景。

  【赏析】

  《谒金门·春雨足》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描绘,展现了春雨之后自然界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首句“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生命力和新的颜色。随后,“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描绘了两只鸟儿在春光中嬉戏的情景,生动而富有画面感,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和“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眼前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遐想。通过对外在景物的细致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一幅和谐、生动、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韦庄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捕捉了春雨之后自然界的美,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清新、宁静与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