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甜味剂行业浅析

 z55j03b55 2024-02-29 发布于江西

 甜味剂简介

      甜味剂指能够赋予食品以甜味的物质,能量很低或者不含能量。甜味剂在满足消费者对甜味觉需求的同时,又没有糖的高能量,也不会迅速升高血糖,所以成为了糖的替代品,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食品饮料中。甜味剂种类和分类 方式较多,我们按来源不同将其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功能性糖醇 +稀有糖三类。其中人工合成甜味剂通过化学合成方式制备,相比之下,甜度最高,但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一致饱受质疑,在许多国家被限制或禁止使用;糖醇类和稀有糖的甜度最低,大多低于蔗糖的甜度;天然甜味剂是从天然植物中直接提取的,安全性最高。

健康需求结合控糖政策,代糖需求不断提升

    高糖分摄入,我国居民已出现超重及肥胖问题。糖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之一。工业化社会中,食物供给大幅度提升,居民直接和间接的糖分摄入随之日益增加;但是由于生活和工作习惯的改变,居民的运动量却较游牧和农耕时代大幅下降,使得人体无法及时消耗摄入的糖分,居民面临糖分摄入过高的问题。据《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披露,我国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肥胖率继续增大,2020 年成年人/ 老年人的肥胖率较 2014 年分别增长 4.1/2.8 个百分点。

图片

1:近年来超重及肥胖现象明显增加

      过度的糖分还会诱发多项疾病。当糖分无法及时消耗,人体血糖快速上升,刺激体内释放过量胰岛素,打开糖分进入细胞的通道,多余的糖分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不但会导致肥胖,还可能增加得 II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糖分的过量摄入 是我国近几十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显著提高的主要元凶,也极易诱发肥胖、高血压、 龋齿等问题。据 2021年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 年中国糖尿病行业市场预测分析》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的数据,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且持续增长。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在 2021 年达到 1.37 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的 10%。

图片

2:我国糖尿病患者较多且持续增长

     我国虽未设置糖税,但是对于糖的摄入不断推出指导方针。国内的控糖政策起步相对较晚,2016 年我国政府推出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 年-2030 年)》, 其中指出“鼓励消费者减少蔗糖摄入量”,“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 准允许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食糖的消费量趋于平稳的状态,也反映出了我国居民开始有了控糖的意识。面对甜味与控糖之间的矛盾,代糖承担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代糖市场的扩大也推进了肥胖等健康问题的解决。

图片

3:近几年中国推出的一系列控糖政策

甜味剂品种对比

1. 化学合成甜味剂

    安全性问题和口感问题促使代糖更新迭代,甜味剂产品多样化发展。目前化学合成甜味剂已历经六代产品,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和纽甜。

     第一代甜味剂——糖精因为安全性问题已被部分国家禁用,我国对糖精实行了定点生产、限产限销、总量控制,因此预计糖精市场规模将逐渐缩小。

     第二代甜味剂——甜蜜素于 1937 年被发现,1950 年开始应用于软饮料,但由于 1966 年有研究发现甜蜜素可被分解为环已胺(可能具有慢性毒性),已被美国、日本等 40 多个国家禁止用于食品添加剂。中国、欧盟等 80 多国允许添加,但亦有明确限量。

     第三代甜味剂——阿斯巴甜。在 2023年7 月14 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国 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联合发布报告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致癌物”;且阿斯巴甜对热、碱的稳定性差,不适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第四代甜味剂安赛蜜和第五代甜味剂三氯蔗糖安全性较好,甜价比高,正逐渐成为主流甜味剂。

     第六代甜味剂纽甜安全性较好,无显著不良反应,但由于其具有热稳定性差且甜度过高对调配技术要求较高的特征,使用便利性不高,目前使用量较少。

     中国人工合成甜味剂产量占比第一的为甜蜜素,占比 44%,糖精占比 28%,三氯蔗糖等高技术人工合成甜味剂仅仅占比 4%,较世界占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观 研天下整理数据口径,2018 年全球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占比均为约 24%)。

图片

4:中国人工合成甜味剂市场产量占比分布情况(2021 年)

2. 天然甜味剂

    赤藓糖醇、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是常见的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自然提取类,二是糖醇发酵类。自然提取类甜味剂一般甜度较高,主要包括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甘草甜素等,糖醇发酵类一般为低倍甜味剂,主要包括木糖醇、赤藓糖醇、山梨糖醇等。赤藓糖醇、甜菊糖苷和罗汉果甜苷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几种。

    与化学合成高倍甜味剂相比,天然甜味剂被认为更安全健康。目前工业化大规模生 产赤藓糖醇使用的是微生物发酵法,而非大多数高倍甜味剂采用的是化工合成,因此赤藓糖醇被普遍认为是“天然”甜味剂。

    化学合成高倍甜味剂中,糖精和甜蜜素由于安全性存疑,部分国家已禁用;由于人们对化工产品的固有印象和误解,安赛蜜、阿斯巴甜和三氯蔗糖尽管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其安全性,但由于人们对化工产品的固有印象和误解,部分消费者仍然认为以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赤藓糖醇等天然甜味剂安全性更好。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甜味剂生产国,从 2015年至 2019 年,中国甜味剂细分品类产量变化来看,赤藓糖醇产量 4 年 CAGR 为 29.9%,产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的阿斯巴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也证实了消费者对于“绿色”“天然”的赤藓 糖醇接受度更高。

     天然甜味剂中,高倍甜味剂用于提升甜度,低倍甜味剂用于丰富口味、平衡甜度曲线。天然高倍甜味剂的主流产品为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易带有不良口味,且甜度曲线峰值偏后;而赤藓糖醇具有良好的甜味调和作用,且甜度曲线峰值早于蔗糖。利用低倍/高倍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赤藓糖醇适于作为填充型甜味剂,与高倍甜味剂复配制作 特定甜度的天然复配糖。

     天然复配代糖,低倍需求高,高倍需求低。以使用 300 倍甜度的罗汉果甜苷与赤藓 糖醇复配制作一倍蔗糖甜度的复配糖为例,使用罗汉果甜苷占比仅为 0.1%左右,剩余 99.9%左右均为赤藓糖醇。因此复配糖市场的扩张能带动赤藓糖醇需求增长 更加迅速。此外,纯高倍甜味剂一般需要溶液稀释才可方便食用,精度要求较高, 通过复配可以配制甜度适中的颗粒糖,提高食用的便捷性。

     在糖醇低倍甜味剂中,赤藓糖醇热量远低于其他糖醇。赤藓糖醇与山梨糖醇、木糖 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同属糖醇低倍甜味剂。糖醇类对血糖值上升无影 响,因此可被称为“零糖”甜味剂。

     赤藓糖醇与其他糖醇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人体内没有代谢赤藓糖醇的酶系,赤 藓糖醇进入人体后,不参与糖的代谢,大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几乎不会产生热 量和引起血糖的变化。因此,赤藓糖醇热量极低,被称为“零热量”甜味剂。

      此外,通常糖醇会进入肠道被细菌利用从而产生腹胀腹泻问题,而赤藓糖醇直接 通过小肠进入肾脏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也是糖醇中人体耐受度最高的。

甜味剂未来发展前景宽广

     从全球角度看,全球无糖/低糖性产品数量年复合增速较高的品类是饮料、 烘焙、乳制品及调味品,2012-2018 年产品数量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8%、 20%、15%、12%。

    代糖在食饮工业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饮料。截至目前,包括元气森林、喜 茶、伊利、康师傅、农夫山泉、统一、健力宝、东鹏、雀巢在内的多个品牌都推 出了“0 糖”或“无糖”产品。2020 年,元气森林在 “618”购物节天猫饮品类销量排名第一、“双十一”购物街天猫和京东水饮品类销量第一。这款饮料的爆火,就是紧紧抓住了当代年轻人的一大痛点,“0 糖,0 脂, 0 卡”的精准定位。无糖饮料的市场规模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2022 年超过了 199 亿元。这种趋势和元气森林的爆成功,都体现了当代居民的健康理念开始逐步觉醒,对糖分的控制开始流行。代糖的低热量和甜味的保持,成为了食品添加剂中的一枝独秀,在下游应用中有广阔的开发空间,代糖迎来了发展的新纪元。

图片

52015-2022 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上升

     除饮料外,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用品和烘焙食品也是甜味剂的重要应用领域,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代糖的应用可以降低调味品的生产成本,并且稳定性好,烹调过程中没有甜味损失,增强鲜甜口感,与调味品产生协同增效的作用。另外,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醋、低热量沙拉酱等低糖产品广受欢迎,根据共研产业咨询统计,2021 年中国轻食沙拉市场规模达到92.3 亿元。未来随着阿洛酮糖 产品的放量,复配的代糖产品将以更出色的烹调效果替代更多的蔗糖。此外,一 些低倍糖在医药和保健品中可以起到降低血糖、改善龋齿作用,也可以用作糖衣 和苦味掩盖剂。很多唇膏和口红中也会添加甜味剂以提升产品吸引力

图片

战略客户全业务链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视角下,集中公司人力资源及专业产品,联合同业金融资源,构建全方位、全业务链的战略客户服务生态。以研究为基础、产品为工具、服务为支撑,打造“战略客户信息库”、“战略客户需求库”、“金融服务产品库”、“研究成果共享库”四大信息库,全面满足政企客户、上市公司、金融同业等战略客户的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证券金融部

华西证券证券金融部依托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服务实体经济,已累计融出资金200余亿元,服务100余家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服务为民的初衷,铸就服务实体之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