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中的“南枝”意象,充满了温暖、春暖花开,象征了知遇之恩

 再见羊城 2024-03-01 发布于天津

在诗词中,“南枝”的意象可以说比比皆是。我们最早读到“古诗十九首”里,《行行重行行》有,“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李清照有,“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南朝皇帝诗人萧纲有诗云,“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这些诗词的意象真的好美,一读起来,就让人想起现在诗人海子的名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的是太美啦!

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但诗词中用“南枝”意象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意义也各不相同,需要分辨理解,不能一概而论,这就给我们学习诗词带来了不大不小的困难。但也增加了我们学习诗词的乐趣,不是吗?如果意境太单一,还有什么必要品读更多的诗词呢?都是一个味,读一首就够了。

1。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观梅女仙

俗话说,“向阳花木早逢春”,而南面是最容易向阳的地方,也称作温暖的地方。而诗词中的“南枝”,最早也是这个意思。唐代“观梅女仙”有诗《题壁》曰: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

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看。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

据文献记载,“蜀州郡阁有红梅数株,方盛开,有二妇人,高髻大袖,倚阑而观,题诗于壁”,这首诗,不但诗美,记载的故事也美。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同样一株梅树,向南的数枝温暖,花开茂盛;向北的数枝寒冷,未有开花;这就是同样一种梅花,却有两种不同的表现。

“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看”,那个在高楼上吹笛的人啊,请不要扰乱梅花的清幽,因为梅花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倚在栏杆上观赏的美好图景。

这首小诗,写得很美,美得让人充满了想象空间。一句,“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对美好的向往,对“无用之地”的向往;一句,“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看”,又告诫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无独有偶,北宋诗人宋祁在《十二月十八日会饮园夫献桃花二首·其二》中写道:

晚秀尚可惜,早开真谓奇。

君看早开处,定是向南枝。

君看早开处,定是向南枝

宋诗跟唐诗最大的区别,就是它那明明白白的哲理。宋人写景,一定要写出哲思来,不然还不如不写景。一句,“君看早开处,定是向南枝”,这就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那些成功的人,一定是有知遇他们的伯乐;要想早成功,一定要早早的找到自己的贵人。

2。 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陈师道

很多时候,诗词中会把“南枝”和“北枝”一起使用,这就塑造出另外一种效果。所谓“南枝北枝”,当然是指南枝温暖,北枝苦寒,引申为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遭遇。但也有不少诗词,则将“南枝北枝”的意象进一步引申。比如,这首北宋词人陈师道的《卜算子·其一》:

摇风影似凝,带雪香如抱。

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

飘飖姑射仙,谁识冰肌好。

会有青绫梦觉人,可爱池塘草。

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

“摇风影似凝,带雪香如抱”,“影似”,相似的意思。在春风的吹动下,大片梅花集聚在一起,像是凝结在一起一样;那些像雪一样洁白的花儿啊,它的暗香,像是在人的怀抱中一样,那么幽香,那么亲近。

“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只可惜,南枝的梅花已经开尽了,凋谢了,而现在开着的是北枝的花儿,不料春将尽,北枝的梅花,也要谢了。

一句,“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这浓浓的惜春味道,直透字里行间。

无独有偶,小晏的《虞美人·其七》写道: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

南枝开尽北枝开,

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

年年衣袖年年泪,总为今朝意。

问谁同是忆花人。

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这是梅花还没开放的时候,那个时候,女主人盼望着“陇头游子”的归来。只可惜,“南枝开尽北枝开,长被陇头游子、寄春来”,后来,梅花开放了,先是向南的树枝开放,后是向北的树枝也开放了,还是不见游子归来。再后来,一年又一年,常常等到的是“陇头游子”寄来的鲜花。

一句,“南枝开尽北枝开”,真是“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人生又能有几个春天呢?

3。 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王诜

我们都知道,梅花有很多雅称,而且很多雅称都跟诗词有关。比如,因为南北朝诗人陆凯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而得的雅称,“一枝春”名气最大;又如,因为宋代诗人林逋的“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得的雅称,“暗香”也是颇有知名度。而“南枝”这个雅称虽然知名度稍弱,但也很美。北宋词人王诜在《画堂春》中写道:

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

卷帘疑是弄妆人。粉面带春醒。

最爱北江临岸,含娇浅淡精神。

微风不动水纹平。倒影斗轻盈。

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

“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画堂”,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画楼上的霜很重,现在,清晨的寒气已经渐渐的消散了;打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梅花那红雪一样的装扮。

这里的“南枝”,就是指梅花,是梅花的雅称。

“卷帘疑是弄妆人。粉面带春醒”,卷起帘来仔细看,却像是正在打扮的美人,那粉红粉红的脸庞,带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精气神儿,特别可爱!

宋代诗人储泳在《题梅坞画推蓬梅》中写道:

冰魂销不尽,招得上南枝。

依约横斜影,纱窗月上时。

冰魂销不尽,招得上南枝

“冰魂销不尽,招得上南枝”,就算是到了春天,那如冰似雪的洁白品质是消除不掉的,又被大自然悄悄地招到了梅花身上,那冰清玉洁的梅花啊!

“依约横斜影,纱窗月上时”,这是林逋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化用,但丝毫不亚于原作。

4。 前村已遍倚南枝。群花犹未知,欧阳修

有些诗词中的“南枝”,也是梅花的意思,但意义又更进一步,不仅仅是指梅花,而且是指早梅。这种细微的差别,需要细细品读,才能感觉出来。比如,大文豪欧阳修的这首《阮郎归》:

雪霜林际见依稀。清香已暗期。

前村已遍倚南枝。群花犹未知。

情似旧,赏休迟。看看陇上吹。

便从今日赏芳菲。韶华取次归。

前村已遍倚南枝。群花犹未知

“雪霜林际见依稀。清香已暗期”,在树林中,还可以依稀看到未融化的霜雪,但梅花的清香已经悄悄的来临。

“前村已遍倚南枝。群花犹未知”,在前村,向阳的梅树枝的梅花已经开放,但百花还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都还没有开放。

一句,“前村已遍倚南枝”,让人想起唐代诗人齐己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是写早梅最有名的诗句。所以,这句,“前村已遍倚南枝”中的“南枝”,不但是指梅花,而且是指早梅。

北宋词人张焘的这首《踏莎行》,也是做这样的理解:

阳复寒根,气回枯杆。

前村昨夜梅初绽。

谁言造化没偏颇,半开何独南枝暖。

素艳幽轻,清香远散。

雪中岂恨和羹晚。

不知何处误东君,至今不使春拘管。

前村昨夜梅初绽。谁言造化没偏颇,半开何独南枝暖

“前村昨夜梅初绽”,这也是化用了“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谁言造化没偏颇,半开何独南枝暖”,谁说老天爷的造化不偏不倚呢,那为何向南的梅枝就早早的半开了呢?

5。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柳宗元

诗词中的“南枝”,除了上述意义,还有一个意义比较特别,这就是“故乡”。老杜有诗云,“月是故乡明”,远在天涯的游子,在寒冷的冬天,一定会觉得家乡是最温暖的。而“南枝”的基本含义就是温暖的地方。所以,以“南枝”指代“故乡”也就自然而然。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是很思念故乡的,比如,他会写这样的诗句,“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这就显得极其夸张了。而这首《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就写得深沉得多: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故乡的名园我们已经离别很久了,今天早上我在衡山上的梅树向南的已经萌芽。

这句诗,其实是要倒过来理解,因为今天早上我看到了向南的梅花开放,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故乡,因为它和“南枝”一样让人感觉温暖,而我们已经离别故乡的名园很久很久了。

而清代诗人胡会恩的这首《岁暮杂感·其一》就更加明显:

踯躅尘深处,淹留岁晏时。

未工西第颂,难免北门诗。

箫鼓邻家宴,羔豚腊夜祠。

故乡长望远,幽梦发南枝。

故乡长望远,幽梦发南枝

“未工西第颂,难免北门诗”,“西第颂”,指献媚权贵的文章。“北门诗”,指《诗经·邶风·北门》,其中描写了一个不得志的官吏。

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诗人不会写那些献媚权贵的文章,因此,在仕途上也就郁郁不得志。

这样的诗人,难免思乡,所以有“故乡长望远,幽梦发南枝”,我常常远望着故乡的方向,而且经常在睡梦中回到而来故乡。

毫无疑问,这里的“南枝”,就是指故乡。

6。 孤舟上水过湘沅,桂岭南枝花正繁,戴叔伦

正因为“南枝”是那么温暖,是那么美好,它也可以象征一个美好的地方,一个朋友的知心,一个贵人的知遇之恩。这毫无疑问又扩展了“南枝”的意象,也是“南枝”意象的一个自然而然的延申。唐代诗人戴叔伦在《送孙直游郴州》中写道:

孤舟上水过湘沅,桂岭南枝花正繁。

行客自知心有托,不闻惊浪与啼猿。

孤舟上水过湘沅,桂岭南枝花正繁

“孤舟上水过湘沅,桂岭南枝花正繁”,“湘沅”,湘江与沅江的并称,因为它们都在湖南省境内,所以经常被并称。“桂岭”,即香花岭,在湖南临武县北。

你一人乘一叶孤舟,经过了湘江和沅江,将会到达桂岭,而桂岭的梅花盛开的正繁茂,那是你理想的地方。你在那里会遇到一切美好的事情,就像故乡一样。

“行客自知心有托,不闻惊浪与啼猿”,正因为如此,你的心有所托,心下安定,所以,就算在沿途听到了惊涛骇浪,猿啼狼啸,也像没听到一样,一点都不心惊胆战。

清末诗人曾广钧在《次韵冒鹤庭赠陈叔伊因题陈著元诗纪事后》中写道:

置酒新亭便可悲,如山褪笔未能奇。

见君旁礴傲新界,告我踞觚捐故知。

楚士苍凉穷北望,闽山秀绝最南枝。

论诗常恨无周谱,喜得因君获导师。

楚士苍凉穷北望,闽山秀绝最南枝

“楚士苍凉穷北望,闽山秀绝最南枝”,我就像一个苍凉穷苦的楚士一样,向北张望而一无所得,而您就像是秀绝天下的闽山那棵向着最南的梅枝,盛开了美绝天下的奇葩,让我看到了世上最美的风景,才有了我源源不断的灵感。

“论诗常恨无周谱,喜得因君获导师”,我在写诗论诗的时候,常常悔恨没有像周谱那样的引导,但现在因为有你,我很高兴获得了一位导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