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嘉大师用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自在的境界

 新用户86028838 2024-03-01 发布于内蒙古
心灯如是
心灯如是
2024-02-20 10:53

今天打开私信,看到一位网友和我聊到,为什么古人把修行的好境界叫做自在。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自在到底是什么?是自己就在这里吗。

其实我们不需要在字面上去解释这两个字,因为要解释的话有很多种解释的方法。其中我觉得,比如自心常在,自性永在这样的解释还挺有意思,还挺好。

我们一般理解这个自在是很自由的意思,无拘无束的意思。这里是一个绝对的自由的概念。什么是绝对的自由,就是说。这个自由是不依靠任何条件去达成的。

假设你为了自由需要去创造一些条件或依赖某个因素。那你这个自由就不是真的自由,是一个相对的自由。

永嘉大师用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自在的境界

打个比方,修行人说我一定要打坐才能进入禅定。有人说我一定要住山,我才有清静。类似这样的,就是需要依靠某个因素。而可以依靠的因素通常是会变化的,将来这个因素变化了,你的自由就没了。

我们常说在生活中得不到清净,就是因为清静变化的太快,一下就没了,被别的东西打扰了,被什么东西破坏了,被一句话被眼前一晃而过的场景,手机的一个信息等等等等。

因此我们要追求自在,一定要去追求那个绝对的自在。不是说我跟张三在一起就感觉很自在,跟李四在一起不自在,我很讨厌。

我现在一个月赚多少钱?有什么样的家人,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我就能够自在,可是其他状态我就不自在了。

归根到底修行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需要依靠某样东西才能得到。假如把这个意识和心态一转换,修行马上就上路。

这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要我们什么都不要去执着,不去把捉。

永嘉证道歌里的一句话,叫做: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永嘉大师这句话说的非常好,一般的人,一辈子抓着四大紧紧的不放,因为必须依靠着四大才能活着,因此你抓着他就被他所累,四大空不了,生老病死号其他烦恼就切切实实的折磨你。

还有一些修的挺好的人,知道了四大皆空的道理,却又反过来把这个四大皆空紧紧的抓住把捉住。那当然还是空不了。这时候在其他的烦恼之上又增添了这一个烦恼,这个烦恼是很难挥之而去的。

我们都说四大皆空,然后用这个理念去活着。好像这就是修佛修行了。

永嘉大师告诉我们原来不是这样,你这样也是在把捉这个四大皆空。

因此要放四大,莫把捉,放四大就是对于四大的相不要着上去。

你只有保持这样的丝滑,或者说拥有这样的一份理智,什么都不沾染的理智。

你才有可能在寂灭性中随饮啄。

寂灭性中随饮啄,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那个回归来的平常妙用。不是到寂灭性中去寂灭,而是去平常普通自然的活着。

什么是饮啄呢?就是水鸟在河滩边信步随心所欲的喝水叼食。就是本能自然无忧无虑的活着。

道家用4个字返璞归真,就是说这个事情。所谓的回到道,就是不再拒绝任何东西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很本能很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个东西。

永嘉大师用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是自在的境界

​这个状态就叫做自在,是以自心而常在。不是不在了,有人想要修到不在了,那反过来是他极其的执着那个在。这使我想起了的那句藏语诗:

作者: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这个诗表面上说情爱其实是在说修行。和永嘉大师说的那句寂灭性中随饮啄,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个不动的,随你来去在不在它都在都不增不减的。而这些来去饮啄,也都影响不了它。这便是大自在。

因此莫把捉,以寂灭本性为核心,随缘自在的生活,意识不节外生枝,就是极好的修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