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第一情种出在宁国府,如果不熟读原文,根本发现不了

 行云流水vmmxd6 2024-03-02 发布于辽宁

《红楼梦》很容易读懂。但要说走马观花看一遍就说懂了,那肯定不尽不实。

就像贾母问林黛玉“读什么书”。黛玉回说:只念了《四书》。

当时黛玉将将是八岁,她说“只念了《四书》”可不是只读了一遍的意思。而是跟着贾雨村逐字逐句的学习,彻底明白了经典的意思,并极可能背诵了下来。

《红楼梦》尽管不需要背诵,但只有多读才能够将其中的伏笔、典故的隐喻,暗藏的线索,言辞答对的含义弄明白,并且将前后线索,有些特别明确有历史原型的人物弄的清楚,并豁然开朗原来是如此,避免了误读和曲解。

比如本文将要讲的这个人物:贾敬。就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人。

子兴叹道:“宁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也养了两个儿子,长名贾敷,八九岁上死了,只剩了一个次子贾敬,袭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他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们胡孱。这位珍爷也倒生了一个儿子,今年才十六岁,名叫贾蓉。如今敬老爷是一概不管,这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注,把那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敢来管他的人。”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宁国府时,在贾敬身上着墨最多。洋洋洒洒一大段,将贾敬的“履历”讲说了大半。没有说的只剩下三个:

一,贾敬曾是乙卯科进士。

二,贾敬还有个小女儿是贾惜春。

三,贾敬是贾家败亡的根源:箕裘颓堕皆从敬。

那么,如此清楚明白的贾敬,还有什么是读书人不知道的,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呢?

其实细读原文就会发现贾敬身上,囊括了贾府最多的故事,并直指败亡的核心机密。

冷子兴评价贾府最准确的一句话就是: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概括下来就是“箕裘颓堕”。

“箕裘颓堕”意思是家族传承的败亡和断绝。

箕,指“簸箕”,家庭重要的工具一种,可传承。

裘,指皮毛衣服,代代相传。

有了“簸箕”和“皮毛衣服”传承,家族便有未来和希望。但子孙对“传承”不感兴趣,不上心,甚至恶意挥霍败家,这个家也就迟早完蛋。

贾敬就是贾府“子孙传承”最大的问题,也是“箕裘颓堕”的根源所在。他对贾府的伤害是致命的。

要讲贾敬,就要从贾敬小时候讲起。

贾敬并不是贾代化的亲生儿子,但确是宁国公的亲孙子。

冷子兴的话要注意细节,他提到贾府后代时,其他人都用了“生”,代表的是亲生。而只有贾代化是“养了两个儿子”。

虽然“养”有“生”意,比如王熙凤说贾探春不是王夫人肚子里“养”的。但“养”同时还有“收养”的意思。

比如第三回就是“荣国府收养林黛玉”,黛玉就是荣国府的养女,不像薛宝钗一样是贾府的亲戚客人。

之所以肯定贾敬是贾代化的“养子”,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贾敬的名字、性格和经历,与明朝的嘉靖皇帝如出一辙。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武宗驾崩,未有子嗣,成化皇帝四子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遵“兄终弟及”祖训,由湖北安陆进京为伯父弘治皇帝继子,继堂兄武宗皇位,开元“嘉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修道皇帝嘉靖。

贾敬的人物原型,从继子、“兄终弟及”、修道、吞服金丹而死这四点,便能肯定源于嘉靖皇帝。

对此,曹雪芹在原文故意设计了尤氏、秦可卿和许氏三个媳妇,取《百家姓》“朱秦尤许”,缺的这个“朱”并不是指贾敬的原配夫人,而是暗示贾敬或者说宁国府的故事,借鉴了明亡的历史教训。

宁国府的“宁”,便有“亡”的意思。

荣国府的“荣”,便有“兴”的意思。

宁荣二府,实际是作者在暗示“明亡清兴”的教训。

言归正传,宁国府既然有明亡教训,贾敬的原型又大部分借鉴了嘉靖皇帝,注意这个“大部分”并不是全部,因为他身上还有弘治、正德这对父子的印记。

正是因为贾代化亲生儿子贾敷八九岁死了,才过继了弟弟的儿子贾敬为继子,继承荣国公世袭和荣国府。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贾敬对继承宁国府完全没兴趣,他竟然做了两件事。

第一,科举高中乙卯科进士。

作为宁国府的唯一继承人,贾敬注定要继承宁国公世袭二等爵,不能够科举入仕。

但他却非要证明自己,竟然还一举金榜题名。一方面证明贾敬确实惊才绝艳,聪明绝顶,更是读书了得。

另一方面也证明贾敬“不务正业”,就像嘉靖皇帝那个以玩闹著称于世,最不务正业的堂兄正德皇帝自封镇国公、威武大将军(更名朱寿)一样叛逆胡闹。

第二,放弃爵位。

贾敬如此不务正业,当他放弃继承爵位和家业时,便不奇怪了

贾代化死后,贾敬继承了宁国公世袭二等爵,但没多久等儿子贾珍成人,他便马上将爵位让给了儿子贾珍。自己跑去道观之中炼丹求长生。

贾敬此举就叫“箕裘颓堕”,结果自然是既丢了“簸箕”又坏了“皮袄”,导致家业衰败,传承不继。

贾府的世袭是按代传承,不光是爵位还有庞大的爵产。

贾敬不愿承担责任当家继承,放弃的可不是宁国公世袭二等爵的将军,还有对应的爵产份额。

世袭二等爵的将军爵产,起码还有十一二处田庄。每个田庄的产出,只看乌进孝进上来的庞大物资就知道了。这还是乌进孝背后克扣了相当大一部分后的剩余。

到贾珍继承宁国公世袭三等爵的将军,世袭的田庄便只剩下八九处,这个损失对宁国府来说是影响深远的。毕竟相当于损失了四分之一还要多得财富。

就说贾敬败家不,叛逆不?

而贾敬之所以如此叛逆,推测与贾代化的严酷管教有关。

后文赖嬷嬷曾当众提到贾代化如何管教儿子:

“还有东府里你珍大哥哥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像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注。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这些兄弟侄儿怎么怨的不怕他?”

贾代化管教儿子像“审贼”,怎么能不让贾敬吃足了苦头?

难怪他像明朝的弘治皇帝从小吃了太多苦,到有了儿子后不管不教一样,对儿子贾珍也是放任。

那贾珍的性格,岂不又像是正德皇帝那样胡作非为?

这对父子加上贾蓉,真正是将明代弘治、正德和嘉靖皇帝三人的原型杂糅,学了和像。

尤其是贾敬,出身、天赋和经历与嘉靖皇帝一样。任性、叛逆与正德皇帝一样。而“养不教父子过”则与弘治皇帝一样。

明朝就败亡的根源,就在这三个皇帝身上,贾府的败亡自然也就归咎于贾敬身上。

而贾敬最让人惊叹的一面,也是他与弘治皇帝的另外类似。

明代弘治皇帝最为人诟病的有两个问题:

一,养出了正德这个胡乱的继承人,导致明朝继承出现小宗入大宗,进而出现贾敬、万历祖孙长达六十多年不理朝政的可怕“懒政”问题,为明亡埋下恶果。

二,一生独宠张皇后,是历史上唯一一夫一妻的皇帝。就只生了一子二女,导致正德一死,嫡长无人可继承,才给了嘉靖机会。

而正德皇帝的被教养坏,也源于其母张皇后的昵称。

这个经历,原文尽管没写,却基本还原出贾敬不管贾珍,生下女儿惜春后去道观修仙的原因。

贾敬的妻子、贾珍的母亲是谁,原文一句没有提及。

但贾敬是贾府在世男主人中唯一没有提及有妾的人。

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蓉甚至贾宝玉,死去的贾珠和贾代善,文中全都提到有姬妾丫头,唯独贾敬一句没提。

而贾珍与贾惜春一奶同胞,冷子兴和兴儿全都提到,肯定都是贾敬与妻子的亲生骨肉。

可贾珍与贾惜春的年纪,起码相差了二十七八岁,其母生惜春时,最少也接近四十五岁。

女人四十五岁在古代生育子女不算奇怪,那时候没有避孕措施,女人一生怪胎十几二十次都可能。

问题是贾敬的子嗣只有贾珍和贾惜春,老夫老妻还能怀孕生产,足以证明夫妻感情极好。

贾敬最可能是只有一妻相伴到老,才没有任何庶出的孩子。而这也埋下了悲剧的隐患。

惜春母亲并没有经常生产,不像普通妇女多生多育反而生产容易。

高领产妇时至今日都有危险,何况那个年代。

所以,贾惜春一出生,其母极可能因难产而死。

原文说是贾母吩咐王夫人抱来荣国府抚养,就说明贾敬对女儿不喜,甚至厌恶到不想看到。否则宁国府有的是奶子仆人,不怕养不了惜春。

贾敬对女儿的怨,更能证明他对妻子的情。而随后他便放弃爵位去了道观炼丹追求长生。

注意贾敬是去道观而不是去家庙铁槛寺,只因唯有道家的仙丹才能够“活死人肉白骨”,不但能够自己成仙,更能够复活妻子。

综上,从贾敬的人生经历,就能够抽丝剥茧出一个任性妄为,却独爱妻子的情种形象。他为了情舍弃一切,不但有女儿,有家族,更有自己的生命!

道士说他不顾劝阻一心要吞服金丹,或许是心急成仙,但若是心急复活妻子呢?似乎也说得通。

贾敬这个人,错生在了世袭的贾家,也错被选为继承人。

如果贾敷不死,他有可能成为贾家一颗璀璨明星,让贾家更兴盛,便不会导致一败涂地。也许他妻子不死,贾敬的选择也会不一样,宁国府便不会亡于贾珍贾蓉儿子之手。

总之,贾敬站上了最不适合他也最不想承担的位置上,他的一生也是个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