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可夫和斯大林吵架,侍卫长怒扇他两耳光,事后才发觉被救了一命

 laoxuesheng 2024-03-04 发布于河南

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开始进攻苏联,苏联的局势变得十分紧张,就在同年七月,军队领帅朱可夫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和斯大林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两人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就在这时,斯大林的侍卫长突然走到朱可夫身边,对着他的脸狠狠扇了一巴掌。

两人的争吵瞬间停止了,朱可夫怔愣了好一会儿,突然反应过来,他居然被一个小小的侍卫长给打了,他愤怒极了,在沉默了好一会儿后,他摔门而去。

作为一名元帅的朱可夫被一个侍卫长打了,这对朱可夫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可事后,朱可夫还是想明白了那位侍卫长打他的原因,其实侍卫长的这个举是在救他的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乱世出英雄

朱可夫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农户家庭,19岁的他就应征加入了俄帝国骑兵团,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在战争中屡立奇功,深受上级的赏识,得过许多的嘉奖。

21岁的他又加入红军,做了骑兵的指挥官。并且有了进军校深造的机会,通过学习,他的军事能力变得更为强,在军队中更是一路高升。

1939年,四十岁的他在诺门饮战役中,大胆地采用了迂回包围的战术,歼灭了六万日军,受到了举国称赞,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而他也因为这一战名声大噪,晋升为了陆军大将军。

1941年1月,朱可夫见到了苏联主席斯大林。斯大林对这位军事能力如此优秀的大将军早就有所耳闻,当他听说朱可夫在人民和军队中有着极高的声望时,他是嫉妒的。

斯大林一向都是个很多疑的人,他对这种有可能会威胁到他地位的人是相当厌恶而且必须杀之的。

而朱可夫是唯一一个让斯大林下不了决心除去的人,因为他心知如今的情势还需要倚仗朱可夫来对付外敌,以稳定他的地位,所以,他不仅没有对朱可夫动手,还保留了他的军权。

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下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秘密划分了苏德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苏德互不侵犯协定》让德国获得了苏联大量的战争支持,帮助德国横扫西欧,灭亡法国。

可斯大林也是一个野心家,他趁希特勒在横扫西欧的同时,也开始对东欧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扩张。

在签下协议的一个月后,德国就进攻了波兰,可是,德国刚攻下波兰,斯大林也派军进驻波兰,夺回了西白罗斯和西乌克兰地区。

接着又发动了苏芬战争,总之,斯大林的每一步行动让希特勒意识到,苏联的存在对德国是一种感胁。

除此之外,希特勒早就觊觎苏联丰富的石油资源,粮食产量丰厚的乌克兰,所以,希特勒决定先下手为强!

1941年6月,德国单方面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于22日凌晨三点四十五分,率领550万大军分三个集团军群,兵分三路向苏联进攻。

这三路分别是列宁格勒,莫斯科以及基辅。因为德国的突然出击是苏联完全没有预想到的情况,所以,苏联被打得措手不及。

德军仅仅用了三周的时间便吞并了苏联近五百公里的土地。在这三个地方中,基辅的战况是最为惨烈的。

而苏军为了与德军对抗,也很快就成立了一个统帅部大本营,里面的主要成员分别为斯大林,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布琼尼以及副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长朱可夫。

1941年7月,他们在距离基辅756公里外的克里姆林宫展开了一场事关苏联生死的激烈争吵。

二、侍卫长掌掴朱可夫,只为救他性命

朱可夫说:“德军就是想用最短的时间击败我们的中央红军,而我们如今的情况,根本就不宜与德军死打硬拼,只有放弃基辅,才能让南线部队后撤到第聂伯河东岸,才能保存最大的力量,以便我们可以在后续反攻。”

而身为一国元首的斯大林却无法忍受苏联的任何一片土地落入别人的手中。

所以,当他听完朱可夫的话,气得眼睛都泛红了。

他怒斥道:“我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把基辅交给敌人。你这样的胆小行径是会让所有苏联人唾弃的,趁早收起你的这种胆小鬼言论。”

斯大林一口一个胆小鬼让朱可夫也怒了,他19岁就开始上战场,无数次作战经验,让他非常清楚如今苏联的状况,他提出的建议是拯救苏联的最好办法。

于是,他不服气地和斯大林争辩着,两人争辩得太过于激烈,其他的将领完全都插不上嘴。

斯大林本来就讨厌朱可夫,如今见朱可夫在那么多人的面前顶撞他,心中对朱可夫的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

就在这时,斯大林的侍卫长阿尔卡季耶夫突然冲到了朱可夫的面前,抬手便在他脸上打了两巴掌,怒喝道:“你是一名军人,必须无条件服从领导,如果你执意抗命,将会被送到军事法庭问罪。”

朱可夫愣了半响,终于反映过来,沉默了几秒后,他大步走出了会议室,重重地甩上了房门。

当时的他是气愤的,自己居然被一个小小侍卫长给打了?等朱可夫沉下心来想了好一会,才明白,其实那位侍卫长救了他一命。

因为以斯大林的暴脾气,刚才两人若是再继续争执下去,斯大林很有可能会在气愤之下,掏出枪将他杀了,两巴掌换了一条命,还是值得的。

三、是金子到哪里都发光

而作为苏联最高领袖的斯大林并没有将朱可夫在和他争吵时分析的战况听进耳朵里,他立刻就下了命令,解除朱可夫总参谋长职务,降职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

与此同时,斯大林让布琼尼一定要严守基辅,不经批准绝不能放弃。两个月后,斯大林才终于后悔没有接受朱可夫的意见。德军攻入基辅,苏军的主力被德军分割成六段,压缩在基辅周围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

苏军投入了20万人的预备队想冲破德军的合围,但却失败了。德军以十万德军士兵伤亡为代价,歼灭俘虏了苏军七十万人,苏军的884辆坦克,3500辆车,3718门火炮被德军或击毁或缴获。

苏军五十个师几乎全军覆灭,基辅彻底沦为了德国的土地。

与此同时,朱可夫被降职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后,又按照命令,对德军发起了叶利尼亚战役。

朱可夫调集了预务方面军里所有的飞机,坦克,和苏军新研制的火箭炮,歼灭了德军五个师,消灭了德军五万多人。

坐在克里姆林宫办公桌前的斯大林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悲喜交加,为基国的沦陷而悲,因朱可夫取得了苏德战争的第一次胜利而喜,他沉思了良久,重新下了一道任命。

很快,朱可夫以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的身份乘坐飞机来到了挣扎于生死边缘的列宁格勒。当朱可夫来到斯莫尔尼宫时,列宁格勒的前任司令员正在和各将军商讨着如果列宁格勒失守了怎么办的问题。

朱可夫把斯大林亲批的调令文丢给了前任司令,然后他当众宣布:“必须守住列宁格勒,哪怕只剩下一个人。我相信,不是列宁格勒惧怕死亡,而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

朱可夫的到来和说的话让苏军士气大振,而朱可夫确实是胸有成竹的,他早在与德军的叶利尼亚一战中对希特勒的作战方案了如指掌。

朱可夫先是对部队纪律进行了整顿,把一些胆小逃跑的军官和士兵抢毙了,并补充了新的领导人。

同时,他以丰富的作战经验判断出德军会攻击列宁格勒的西南面,于是,他撤下了次要方向的兵力,全都集中到了西南方向,同时,命令高射炮火对这个方向的敌人空袭进行集中打击。

接着,朱可夫还命令士兵在这个方位的地段段埋下了地雷,当德军突破该地域时,就会拉响地雷。最后,朱可夫还命令波罗的海上苏联军舰随时待命,火力掩护。

显然,朱可夫这是将列宁格勒城构筑成一个防御堡垒,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工厂都布下了打击德军的武器,只要德军闯入,必定粉身碎骨。不得不说,朱可夫确实是苏联人心中的英雄,因为他的到来,列宁格勒最终被守住了。

著名论家索尔兹伯里在他专门为列宁格勒被围困时期所发生的事写的一本名叫《九百天》的书中写道:

“乌里茨克附近流着一条溪流,被德国兵的鲜血染红了数日。”

“是朱可夫的意志阻挡了德国人,在他到来的那28天里,他是那样的可怕,没有别的词汇来描述他了,只能用可怕来形容他。”

正是因为朱可夫的“可怕”,从列宁格勒回来后,他又在莫斯科和德军展开了战斗,当然,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朱可夫胜利了。

连希特勒都不得不对朱可夫作出了肯定:“如果我的身边有朱可夫这样的人,我可以统治世界。”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终于投降。

四、朱可夫凄凉的晚年

苏联对朱可夫是一片赞赏之声。朱可夫闲暇之余,突然又想起了当年那位侍卫长阿尔卡季耶夫扇自己的那两个耳光,虽然他早已明白对方是救了自己。

可是,他在赢得了那么多的掌声和赞美后,突然又觉得一个小小侍卫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打自己,对自己太不尊敬了。于是,在媒体采访他时,他指桑骂槐地把侍卫长比作是一个小人。

而阿尔卡季耶夫知道后,却一脸淡然地说:“我在领袖身边工作了那么多年,总会有偶尔做错事说错话的时候,朱可夫元帅能直率的说出来,说明他性格耿直,如果他为我开脱说好话,会让领袖下不了台的。”

朱可夫是苏联的英雄,可是,他的晚年却过得并不好。斯大林病逝后,赫鲁晓夫登台,朱可夫在拥护这位新领导时,是立下了功劳的,他为赫鲁晓夫除掉了对手贝利亚。

赫鲁晓夫上任之初对朱可夫还是委以重任的,可无论哪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无法长期地容忍这么一个功高震主的人在身边吧。

于是,在朱可夫去南斯拉夫访问时,赫鲁晓夫在中央全会上指责朱可夫秘密筹谋夺权,并免去了他的一切职务。

朱可夫也从此退出了政治舞台,他在生命的最后九年里过得十分痛苦,饱经病痛的折磨,而他的爱人也患了乳腺癌去世。

九个月后,他的病情恶化,终于走完了他这一生,一代名将病逝,享年78岁。而他的葬礼非常冷清,没有一位领导人参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