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效霞脾脏真原医论(8):“脾主统血”的嬗变历程(2)

 子君zijun123 2024-03-04 发布于河北

太医说:为什么明代以后的医家,一方面明确提出了“气能摄血”的理论,而另一方面又“节外生枝”地搞出了一个“脾主统血”之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张认为应该从传统中医关于气血生化之源的认识说起。《内经》所有这些论述,表面看去似乎是说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但张已经指出,传统中医只是认为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部位,那么,将水谷精微转化为血的脏腑又是哪一个呢?笔者认为是中焦。若再联系中医素有卫气营血之说,尽管对卫气究竟出于上焦还是下焦,学术界至今仍聚讼纷纭,但对营血出于中焦却无任何疑义,因此无妨于我们得出三焦才是气血生化之源的结论。遗憾的是,随后的《难经》横空出炉了“三焦有名而无形”之旷世之说,后世医家或许为了绕开这一对他们来说比较难以解开的“死结”,径直采取了不提三焦,而倡胃气的策略。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但在治疗各种疾病时,处处不忘顾护胃气。金元以降,学风为之一变。最初张元素仍主张治病以“养胃气为本”,其弟子李东垣虽恪守“养胃气”的“家法”,但受刘完素思想影响亦颇深。李杲因之,提出脾胃是元气之本。但是,李氏所谓的“脾胃之气”,其实指的是胃气。换言之,在李杲整个以脾胃为中心的学术体系中,实际上是以胃为主的,只是因为脾与胃相表里,才有时顺口说成“脾胃之气”。若全面分析一下《脾胃论》的篇名与方名,亦可为之资证。明代以后,私淑李杲的医家甚多。如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赵献可等人,无论在理论研究或临床实践中,都景仰李氏学说而有新的建树,着重阐扬脾肾理论,而蔚成温补一派,但他们都没有很好地理解李杲学术之真谛。李中梓更将脾提升到“后天之本”的地位。至此,不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的传统认识荡然无存,而且直至李杲之时在脏腑学说中还占据重要位置的胃,也退而次之,屈居脾之后,成为脾脏的附庸了。故而在其后的医家论述中出现了明显的重脾轻胃的倾向。综合来看,由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到元气生于胃,脾胃为气血之本、后天之本的嬗变。在此过程中,才结合薛立斋“脾气虚不能摄血为脾统血”顺次由“气能摄血”推论出“脾主统血”的。

关键词:脏腑理论;理论争鸣;脾;气能摄血;脾主统血;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张效霞;脏腑真原(再编辑/太医)

作者简介:张效霞,男,医学博士,教授。1993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85级少年班,分配至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06年博士毕业,分配至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常委、中医药文化分会常委、中医科普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文献与流派分会常委,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医史文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委员。《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山东中医杂志》等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①中医基础文献整理研究;②中医临床文献挖掘研究;③中医药文化与中国医学史研究。出版《回归中医——对中医理论现有体系的重新认识》《脏腑真原》《无知与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医海探骊——中国医学史研究新视野》《名人与中医》《效法与嬗变——近代中医创新掠影》专著6部,编写《察颜观色话养生》《看故事学中医》等科普著作3部,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

正文:

为什么明代以后的医家,一方面明确提出了“气能摄血”的理论,而另一方面又“节外生枝”地搞出了一个“脾主统血”之说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传统中医关于气血生化之源的认识说起。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素问·五脏别论》曰: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

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灵枢·五味》云: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灵枢·玉版》曰:

“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

《灵枢·邪客》云: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標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

所有这些论述,表面看去似乎是说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但笔者已经指出,传统中医只是认为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部位,那么,将水谷精微转化为血的脏腑又是哪一个呢?

笔者认为是中焦。

如《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灵枢·痈疽》云:“中焦出气如露,上注谿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

若再联系中医素有卫气营血之说,尽管对卫气究竟出于上焦还是下焦,学术界至今仍聚讼纷纭,但对营血出于中焦却无任何疑义,因此无妨于我们得出三焦才是气血生化之源的结论。

遗憾的是,随后的《难经》横空出炉了“三焦有名而无形”之旷世之说,后世医家或许为了绕开这一对他们来说比较难以解开的“死结”,径直采取了不提三焦,而倡胃气的策略。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但在治疗各种疾病时,处处不忘顾护胃气。

例如白虎汤之用粳米、甘草,小柴胡汤之用人参,十枣汤之用大枣等,不胜枚举。

《中藏经》云:“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

孙思邈对胃气也很重视,指出:“五脏不足,调于胃。”认为治胃是治疗五脏不足的关键。

他说:调胃使“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金元以降,学风为之一变。

最初张元素仍主张治病以“养胃气为本”,“近世医有易州张氏学,于其书虽所不考,然自汉以下,则惟以张机、王叔和、孙思邈、钱乙为得其传。

其用药,则本七方十剂而操纵之。

其为法,自非暴卒,必先养胃气为本,而不治病也。

识者以为近古,而东垣李明之,则得张氏之学者……镇人罗谦甫尝从之(李杲)学……”

其弟子李东垣虽恪守“养胃气”的“家法”,但受刘完素思想影响亦颇深。

刘完素言:“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元,故水土同在于下,而为万物之根本也……

《经》言:动物神机为根在于中,故食入于胃,而脾为变磨,布化五味,以养五脏之气。

而养荣百骸,固其根本,则胃中水谷润泽而已,亦不可水湿过与不及,犹地之旱涝也。

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受气皆在于脾胃,土湿润而已。”

“若无土气,则何以生长收藏?若气无土,何以养化万物?是无生灭也。”

脾“其用为化,兼四气聚散,复形群品,以主溉灌肝心肺肾,不主于时,寄旺于四季。”

“五脏六腑,不相管辖,如丧家之狗,元气散失而命绝矣”。

李杲因之,提出脾胃是元气之本。他认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主张“养生当实元气”,

“欲实元气,当调脾胃”,创立“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之说,并反复强调“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自己头脑中的固有成见,仔细阅读李杲存世之作,就会发现李氏所谓的“脾胃之气”,其实指的是胃气。

如云:“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元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元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

又天气、人气、地气,乃三焦之气。分而言之则异,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

《内外伤辨惑论》云:“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

换言之,在李杲整个以脾胃为中心的学术体系中,实际上是以胃为主的,只是因为脾与胃相表里,才有时顺口说成“脾胃之气”。

对此,李氏本人曾有所说明:

“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

喜怒忧恐,损耗元气。

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

“脾全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虽言脾虚,亦胃之不足所致耳。”

若全面分析一下《脾胃论》的篇名与方名,亦可为之资证。

在《脾胃论》中,脾胃并列者11章,有胃无脾者5章,以脾名篇者仅《饮食伤脾论》1章,且在文中交代:“此胃伤脾亦伤明矣。”

书中方名,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外,另无一方涉脾命名者,而以胃名方者累累。

明代以后,私淑李杲的医家甚多。

如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赵献可等人,无论在理论研究或临床实践中,都景仰李氏学说而有新的建树,着重阐扬脾肾理论,而蔚成温补一派。

但他们都没有很好地理解李杲学术之真谛。

如薛立斋一方面认为“胃为五脏之根本,人身之根蒂,胃气一虚,百病失所,百病生焉”,而同时又认为“脾胃为气血之本”、“脾胃气实,则肺得其所养,肺气既盛,水自生焉,水升则火降,水火既济而天地交泰。

若脾胃气虚,则其他四脏俱无生气”。

主张“凡欲生阴血者,宜以六君子汤为主方,若胃燥不能生阴血者,宜用四物汤以滋之。

如脾胃虚寒不能生阴血者,宜八味丸以生土”。

张介宾也同样如此,其治医“以扶元气为主,谓河间、丹溪立论稍偏,后世寒凉之弊多减元气”,

“医法东垣立斋,喜用熟地,人呼为张熟地”。

他曾说过:

“元气为生身之精气,而实祖于胃。

故胃气有谷气、荣气、卫气、宗气、阳气之别名,要皆此元气之异称。”

“凡胃气之关于人者,无所不至,即脏腑、声色、脉候、形体,无不皆由胃气,胃气若失,便是凶候。”

“故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

奈何今之医家习矣不察,初不知元气胃气为何物,动辄止知拗攻病,开口便云有火,以致败人胃气,绝人谷气者,不可胜纪。”

但又指出:

“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源,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立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故命门得先天之气,脾胃得后天之气也。”

“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傍,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则更将脾提升到“后天之本”的地位:“善为医者必责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

“后天之本在脾,脾应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

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至此,不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的传统认识荡然无存,而且直至李杲之时在脏腑学说中还占据重要位置的胃,也退而次之,屈居脾之后,成为脾脏的附庸了。

故而在其后的医家论述中出现了明显的重脾轻胃的倾向。

《医贯》云:

“凡治血证,前后调理,须按三经用药。

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

归脾一方,三经之方也……总欲使血归于脾。”

《冯氏锦囊秘录》曰:

“后天之根本,脾胃是也。脾胃属土,土为万物之母……万物资生。

是以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

脾胃者,即后天之元气也。”

《医方考》云:“脾胃者,土也。

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

中气者,脾胃之气也。

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受气于脾胃而后治,故曰:土者,万物之母。

若饥困劳倦伤其脾胃,则众体无以受气而皆病……东垣以脾胃为肺之母故耳。

余以脾胃为众体之母,凡五脏六腑百骸九窍,莫不受其气而母之,是发东垣之未发,而广其意耳。”

综上所述,“脾主统血”理论的产生是由于“明代温补派盛行,注重调理脾胃,对脾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因而使'脾主统血’得以上升到理论高度,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却发生了由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到元气生于胃,脾胃为气血之本、后天之本的嬗变。

在此过程中,才顺次由“气能摄血”推论出“脾主统血”的。

题目为小编新拟。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方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