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窦禅师|像孤鹤一样

 shineboy1 2024-03-06 发布于加拿大

图片

图片

图片

曦水墨

“头兮第一第二,卧龙不鉴止水”,这是小林老师在课堂上几经提及的一句话。时常,有人乘着小舟去往目的地,错把小舟当目标;有人躺在暂得的名望上,顷刻就将江湖的变化忘却。偶尔寻味,便是一种提醒。

这句话来自北宋的一位高僧,雪窦禅师,也就是重显。他的一生,岿然不动地过着无碍的生活,无论是儿时出家,还是推陈出新地讲禅,抑或是面对信众挽留,自喻为孤鹤,从来是挥一挥衣袖,随缘洒脱。

今天,来与你聊聊他的故事。

图片

Pic_林曦

图片

结佛缘这件事,始于重显七岁那年。
儿时的重显就和同龄人不同,不玩游戏,喜欢扎进书堆中找学问,下笔也敏速。
那一天的遂州风朗气清,家中教书先生,正为重显反问的难题挠首时,家门口经过了一位僧人,一身袈裟立于眼前,像是冥冥之中的因缘际会,重显按捺不住心里的欣喜,上前牵住袈裟,片刻之后,听到经咒之声,不懂其中深意,却感受到了悲苦,潸然泪下。
重显出身富庶人家,父母自然不能免俗地希望他继承家业,而他却志存出世,求父母让自己出家,哪里会得到同意,他便用绝食表决心。
又是一日,在数天的绝食坚持后,父母无法继续放之任之,便点头同意。七岁的孩童,顶着那一脑袋的出世志向,在成都普安院剃发受戒,刚开始接触经律时,就开始通读儒道佛之书,无不涉猎。
若干年后,古树婆娑的雪窦寺,暮年时的重显,在屡屡抬头望月时,曾想念过儿时生活过的遂州。在赠予同是蜀人的俞居士的诗中,隐隐透露过他庙务缠身,想回故乡却不得的淡淡哀愁:
“如今老大难归得,只写情怀远送君。”
——《送俞居士归蜀》

图片

林曦水墨


图片

重显有一偈,阐述了游历迂回的心境:“二十年来曾辛苦,为君几下苍龙窟。”
得悟求学问的路上,登山临水的奔波劳累,并不轻松。
先是在成都受戒,因不满意元莹大师所答,南下去找寻禅僧请教,又去湖北担任知客,而后拜师光祚修学,一呆就是五年。五年之后得悟,去到池州担任首座,原以为至此游历可告一段落,这时出现了一个插曲。
宋楚国公曾会,是重显的儿时玩伴,来到池州当官,听闻好友做了首座,一天拿着《楞严经》中,与禅宗相似的句子来询问。这些糅合禅宗和儒家的句子,佶屈聱牙,无法解惑,为了不辜负期待,完成心中的求知,于是重显又收拾行囊,启程前往灵隐寺求学。
哪里都会有自己不懂的学问,在那一瞬不是因为所得而倨傲,而是起身继续上路,重显正如那句“卧龙不鉴止水”,知道江湖里每刻都是变动的,首座仅仅是此刻的标签,抬头看月时,万千江河中有多个月亮同时存在,对比之下,自己的所知显得极为渺小。

图片

林曦水墨

来到灵隐寺前,曾会借着身份,写了封推荐信给灵隐寺住持,原是希望好友如汤沃雪般求得学问,没料到的是,重显没拿出信件,过去的成就也能瞬时搁置,隐姓埋名,在一千多位僧众中,做起了掏大粪的清洁僧。

三年后,曾会来到灵隐拜访好友,在千个普通禅僧中来回找寻,才在清洁僧里看到重显,问到几年的书信为何不回,重显只是拿出袖中未拆的信,一笑了之。一个不想在信件中推脱好友,一心按所想修心;一个亦不贸然打扰,在了解过往后,愈发因为他隐忍又谦和,心生敬意。
又过三年,重显受迎请去雪窦山做住持,当时已声名渐著,门徒济济,这一去山重水远,信众们前来挽留,甚至与明州专使起了争执,重显心生不忍,用一句安抚众人,“住则孤鹤冷翘松顶,去则片云忽过人间”。这也是他潇洒又具有美感的人生里,被人屡屡称道的高光时刻。

图片

林曦水墨

图片
图片
没有在悟禅的方式上陈陈相因,重显有自己的一套自由式悟禅。
在他的主张中,被反复提及的是解脱之道的普遍性:一是重心性,“即心即佛”,二是重顿悟,主张“顿悟见性”。
他认为一切经教、文字都是入道的阻碍,佛法是无处不在的,所见即所得,一切坐禅、修行都是形式主义,白白受苦。
僧众不需要集于庙堂,门徒也不需要到处行脚寻访,只要在参禅中,做到观照心这颗种子,这样的经历,只能是个人承受,他人无法替代,这也是重显所想的“如人上山,各自努力” 。
既然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无所不在,那么便给门下参禅者悟法,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和自由。
有一日给门下弟子讲禅时,说“那粪堆上显现的丈六佛身,虽所在的地方污秽卑微,然而它本身是高贵的,如果私欲、烦恼、妄念充斥在心性之中,虽处在清净之地,也是黑暗的”,重显让弟子们判断他此话的用意。
如何是佛,踏破草鞋赤脚走,如何是佛向上事,拄杖头上挑日月。佛是穿着草鞋到处行脚的僧人,也是普通的众生。佛法无所不在,心性的参悟也无所不在。

图片

林曦水墨

还有一次游山时,一旁的侍者悲伤得念起佛经中的词,想求得解脱之意,重显只是摇了摇头,说还没达到觉悟的人就像盲人一样,他们感受不到事物的时候,摸到蜡烛便以为这就是太阳。

时常,悟禅人糊涂度日,把人说的话,看到的事物当成禅道佛法,殊不知一切皆为标签,终不能得悟。重显想告诉侍者,悟禅人可悟日常中的所有事物,“世界这么阔,为何向雪窦手里乞命。”觉悟洞明,不是只有通过禅师这个标签,才能完成。

图片

“头兮第一第二,卧龙不鉴止水”,是收录进《金刚经宗通》里的句子,但真正让重显声明大显的,是《雪窦百则颂古》的问世。

颂古,即重显举古百则,旁征博引自唐五代以来的,禅宗各派著名禅师的语录,还给每则语录加了小序和解释,文体活泼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广为流传。

图片

重显《雪窦百则颂古》

那时候,寻求雅致的士大夫文化全面开花,理学兴起,禅宗没有魏晋时那么风光,但在合于主流儒学的过程中,也渐有起势。《雪窦颂古》的问世,晦涩的语录、偈颂不再有很深的理解门槛,禅与教的融会,被游历多年,吸收各类经书的重显锤炼在百则语录里。

一切的推进自然而然,北宋的士大夫们,追求的是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为己任的境界,在文气大炽的时代环境中,与重显兼济天下的精神世界,映照到了一起。再后来,宋代的画作中也有了禅宗的身影,开始注意物象的神韵,而非外形。
图片

一生素位而行,超脱于世的苏轼,恰好是北宋士大夫中参禅开悟最有成就的人物之一。人与人,便这样穿透时光,在知觉里交会。

苏轼诗中的月亮各有姿态,而月在禅家,多用来象征众生的本来面目,关于月的因缘,重显最为著名的酬赠诗《送宝月禅者之天台》,其中的宝月禅者,便是苏轼表兄:

“春风吹断海山云,别夜寥寥绝四邻。

月在石桥更无月,不知谁是月边人?”

苏家与重显的渊源颇深,虽无从得知表兄会否和他一起参禅,但重显所在的云门宗是苏轼参禅过程中,接受的主要宗风。苏轼提出“文人画”理论的时候,就提及自己偏爱画中有禅意,他的诗和画之间也经由意象作为桥梁,似乎可以无障碍转换。

图片

宋 苏轼 《寒食帖》局部

雪窦山是唐诗的高地之一,刘长卿、贺知章、孟郊觅得美景时诗兴大发,到了北宋,苏轼的诗句中,也提到过两次雪窦。

一次是47岁时登庐山,看到庐山的瀑布,应是联想到雪窦山也多瀑布,于是留下《过圆通诗》里的这句: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五年后夏,他又在答复云门宗“粉丝”杨杰的诗中说到:高怀却有云门兴,好句真传雪窦风。
雪窦禅风贯穿苏轼大半生,但是重显和苏轼,他们在生前却无缘谋面,重显于空梦中长寂时,苏轼才15岁。

图片

宋 苏轼 《墨竹图》局部

“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每每读到这句的时候,应该都有去对苏轼的过往,思想的源头探个究竟的想法,他一生未到雪窦却几经提及,雪窦在他心里的地位不言而喻。

雪窦现在依然是那座雪窦,瀑布也还是原来的瀑布,现在看上去,千年如一日的流水如玉,只要雪窦禅风还在,重显就从未离开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