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介绍《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13)——两种学习路径、示例作文对比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4-03-06 发布于甘肃

这篇文章,比较长。

年后寄出去的《高考议论文写作深讲课》,读者朋友们已经收到。

有两种路径来学习这本书:

按照常规顺序,从头读到尾,从打基础开始,不断提升。

优点:层层提升,不断深入,基础打得比较扎实;

缺点:时间长、见效慢,可能学了两三个月,还在基础知识上徘徊,还没开始正式分析案例,在获得感不强和缺乏老师引导监督的情况下,未必能够坚持下去。

不按常规顺序,直接从书中第三章第四节“作文案例分析”开始,学习作文案例,“依样画葫芦”,直接学怎么写,遇到理解不了的概念、方法和结构,再去第一章、第二章中找寻相关的介绍和分析,进行查漏补缺。

优点:直击要害、见效快,对照作文案例,不管写得好不好,先“依样画葫芦”地把作文像模像样地写出来再说,获得感比较明显,利于激发兴趣,形成正向反馈;

缺点:对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缺乏系统扎实的学习,可能基础打得不牢。

对比于学打篮球,科班出身的练法,就是先从拍球、运球开始,可能练了一两年,还没正式打对抗,枯燥无味;半道出身的练法,就是拿着球就上篮球场了,先和小伙伴们打起来再说,激发起了兴趣,再去回头练拍球、运球等基本功。

篮球之神乔丹讲,学打篮球,最好先培养兴趣,再去练基本功。也就是推崇半道出身的练法。

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先把作文写起来,有一点感觉后,再去学基础、打基础,才能形成正向反馈。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学习的路径。不过,我们建议,可能尝试采用“半道出身”方法的看这本书,即从后往前看。当然,还可以从两头往中间看。

下面,我们就介绍第三章第四节“作文案例分析”中的一个案例,帮助同学们理解第三章第二节中的一些概念。这些概念,是本书最大的难点。

图片

我们介绍2021年新高考Ⅱ卷

这是一个观点素材型作文命题(即作文命题中,既提供的观点,又提供的素材)

注意,以下内容中,所有带下划线的文字,都是本书中提出的新概念,在书中都有详细的定义。

2021年新高考Ⅱ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图片

[]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抄袭和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分析命题

很显然,这个命题材料的关键词有两个:“描红”“人”。(说明:作文命题中的关键词,可以认为是作文可写之点,作文可写的大体方向、大体内容等等;分析命题,就是要把作文命题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即找到针对作文命题的作文的可写之点、可写方向)

材料内关键词观点有三个:

①“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②“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③“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前面介绍,当命题材料中存在多个关键词时,多个关键词通常是指向同一个大体方向和大体内容。因此,这里就需要分析清楚“描红”“人”这两个完全不沾边的关键词的内在关系和所指方向。很明显,其内在关系就是指:人生如同描红,描红如同人生

…………


2.构思设计及示例作文

前面分析,作文命题中“描红”与“人”两个关键词是具有紧密内在关系的。因此,只能同时选择两个关键词作为作文关键词,即从写“描红”联系到写“人”。如果单纯写“描红”,则作文会写成纯书法内容,显然会跑题。如果单纯写“人”,则也会跑题。

…………


示例作文1:《模子与人生》

模子与人生

分析:…………

1.何为模子,模子是用来规范书写的工具;描摹,描在纸上的是中规中矩的字,描在心里的是人生的阅历和启迪。

分析:…………

2.临摹的时候,模子可以规范我们所书写的一撇一捺,小小的模子之上,印刻着的是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字体,我们将毛笔探进凹槽,顺着凹槽的走向去用墨水将其溢满,去感受那蕴含在一小块方格之中的棱角分明。字帖,或者说是模子上的字,总是那样的遒劲有力,它们的一撇一捺都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汉字文化的魅力。

分析:…………

3.除此之外,模子对我们的规范作用远远不只停留于字的表面,它更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民在造字时将传统的儒家文化融入其中,一撇一捺,无不展示着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情感与美德。

分析:…………

4.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起笔时藏而不露,将张扬掩盖,多一份内敛与稳重。字如此,人亦如此,我们万万不可太早崭露锋芒,因为成功必定是一个慢慢积蓄的过程,越往后越厚重,将早期的那份锋芒掩遮住,去让时间慢慢积淀,等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锋芒也会自然显现,只不过那个时候,相比于起笔时的稚嫩,更多出一份成熟稳重。

分析:…………

5.中锋用笔,不偏不倚。不偏不倚这个词,用到哪里都适用。对于字而言,横要直,竖要齐,避免旁逸斜出,拒绝旁生冗枝,只有做到那样,字才会显得方正大气,一气呵成。人亦如此,做什么事,不都得讲究个行为端正,不偏不倚?任何事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自己的原则,堂堂正正做人,大大方方做事,这点是模子教以我们的最大道理。模子就像是在约束我们的一举一动,实际上是在规范我们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分析:…………

6.停滞迂回,缓缓出头。这恰似与“逆锋起笔,深藏不露”相矛盾,其实不然,深藏不露是为了让我们默默积蓄,而缓缓出头则是教以我们去不遗余力地展示美。模子上的每个字,它们的落笔处都给人以遒劲矫健之感,即使最柔和顺滑的字,落笔都是有力的,当然这并非败笔,而是完美的收官。人生正如模子,有缓有急,有张有舒。人生如落棋,落子无悔。人生亦如模子,在被规范中逐渐走向规范。

分析:…………

7.当然,人生太过于依赖模子也绝非好事。过于依赖,会让我们失去主观判断,让我们无法躬亲实践。该离开模子时就要离开,人生的路自己走,模子是有形的,模子又是无形的,我们需要其规范,但切勿让其束缚。

分析:…………


为了减少篇幅,以上,我们没有展示书中逐段逐句的分析。

这篇作文,在构思设计上,全部使用作文命题中的关键词“描红”“人生”和关键词观点“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作为作文内容和作文观点,扣题非常全面。由于是全面扣题,作文便只能的三个材料内关键词观点的框架内展开写作,写作空间被作文命题极大限制。也就是说,这篇作文的扣题度非常高,但写作自由度很低。

我们认为,作文命题中提供的这三个观点: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还是比较难写的,因为既要写清这三个观点的意思内含,还要联系到人生上来进行阐释。

因此,如果你不善于或者不懂得针对这三个材料内关键词观点展开论证和写作,那么,这篇作文的构思设计思路,就不适合你。

既然写不好这三个观点,那么,我们就完全丢弃这三个观点于不顾,自己构思设计出我们自己擅长的内容,即提升写作自由度(说明:写作自由度,你被作文命题限制的程度;你被作文命题限制越多,则写作自由度越低;反之则反;比如,上面这篇作文,完全围绕作文命题提供的三个观点来写,写作自由度就非常低


下面的示例作文2《描其外,重其里》,就完全丢弃这三个观点于不顾,考生自由构思构思设计出其擅长的内容。

作文使用“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结构,作为作文结构。其思路是这样:

首先,提出问题:很多人练习描红,但得不到进步。

尔后,分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二是完全按模子来,不动脑不用心。

尔后,联系到人生“做事”上来,并指出“做事”也常常出现同样问题。

尔后,从“做事”的角度,论述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结论。

这样,作文就完全没有“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这三个观点。但是作文仍然是围绕“描红”“人生”(具体为“人生中的做事”)这两个关键词来写的。所以,作文并没有跑题,但扣题度很低,属于一点扣题。不如示例作文1中那种全面扣题的扣题度那么高。

下面,看看具体的作文:

示例作文2《描其外,重其里

描其外,重其里

分析:…………

1.提笔、行笔、收笔、露锋、藏锋、结字……源远流长的书法,以精致的线条造型艺术博得了广大青年的喜爱。然而,不少人虽然兴致勃勃地买了描红纸临摹颜欧书法,却终是不得其道,或是自己的字不见一点长进,或是只得其形,笔锋漂浮,不得其神韵。

分析:这段,描述很多人描红临摹“不见一点长进”“不得其神韵”的问题

……………

2.描红或许是很多青年都想走的一条花销少、效果快的书法速成班,但最终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我想,原因大概有两点:第一,描红者所见的大都是字形,而不是所写字的要领,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第二,因为有了练字模板,描红者练字时大多不会动脑,更像是把描红当作一种消遣,就像给幼儿园作业本上的图画涂色一样。心态不正,就不会得字之神韵,所写字也会虚浮无力,无法给人美感。

分析:这段,分析第1段提出的问题的原因:①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②描红者练字时大多不会动脑

……………

3.所以,一味只看表面不顾内里,只模仿而不思考,最后看起来再努力,也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描红练字是这样,人生中的做事也是这样。

分析:这段,从“描红”的问题,联系到“人生中的做事”上来,从而扣住了作文命题中“描红”“人生”两个关键词。

……………

4.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曾思考过未来的梦想,但我们注重的似乎是梦想成真后的结果,而非梦想成真前努力的过程,忽略了每一次成功都有一个不简单的过程。我们幻想着那个给我们描红的精致的模子,幻想着填满模子后的优美的姿态,却不愿多想、多思、多研究如何起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那一撇,是一画到底洒脱,还是逆锋起笔更富韵味;那一竖,是悬针露锋,还是垂露藏锋……

分析:这段,分析了“做事”中的两个问题和原因,与“描红”的问题和原因是一致的。完成由论述“描红”向论述“做事”的转换。

……………

5.做事是一生的课题。我们不能够急功近利,不能只关注成功后的风光,而忽视脚踏实地、艰苦努力的过程。只有走够荆棘之路,才能“功到自然成”。也不能企望把走别人的路当作捷径,“描红”似的盲走。我们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并在前进过程中开动脑子、探寻创新,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才能达到成功的目标。

分析:这段,针对第4段分析的“做事”中的两个问题,提出两个解决之道的分观点:①“我们不能够急功近利……”;②“在前进过程中开动脑子、探寻创新……”。

……………

6.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最好的描红,当然也是生活的方法,便是在领悟其道的基础上增添自己的一份个性与理解,一味地模仿所得到的结果,必定是单调而枯燥无味的,但在学习到精髓之后却能让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份趣味。

分析:结论段,总结观点,升华内容。

……………


1同学们,再回头看这个示例作文1,是不是也这个作文完全不同。

是的。完全不同。不论是作文结构、作文思路、论证方法、写作难度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

2这个作文,是不是只围绕“描红”“人生”的关键词来写的?

是的。

3这个作文,是不是完全没有提到作文命题中提供的三个观点“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

是的。

4这个作文,还是不是议论文?

是的。是实用性的议论文,不是平常同学们习惯的那种说理论道的议论文。

5这个作文,是不是对论证的要求特别低?

是的。完全没有看到长篇大论的论证,提出原因分观点解决之道分观点后,只是极为简单的论证一下。实用性的整体结构,对论证的要求就是非常低的。

为了减少篇幅,上面针对这个作文的分析,是极为简略。书中有非常详细,甚至说是啰嗦的具体分析。


掌握这个构思设计思路后,必将打开同学构思设计作文的新思路。

比如,针对作文命题,采用这个示例作文的构思思路,还可以这样构思:

首先,仍然是提供很多人练习描红,但练不好的问题。但不分析原因,而是直接指出,很多学生学习知识,但总是学不好。从而由“描红”转换“学习”上来。

尔后,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一是不讲方法,描红都要讲究方法和步骤,学习知识当然更也要讲方法;二是不动脑筋,就你描红一样,只会跟着模子练,而不动脑筋,不善于化为己用。

尔后,研究解决之道:一是要注重学习的方法;二是要善于分析知识,掌握其内在原理和本质。

最后,结论。

这种构思思路,就是问题角度的实用性构思思路,即,从问题出发,提出具体问题,分析问题原因,研究解决之道。


书中第三章第四节“作文案例分析”,共15万字(全书才34万字),就是针对2020年以来比较典型的作文命题,从分析命题开始,详细介绍多种构思设计作文的思路和具体的示例作文。每个作文命题之下,有两篇或三篇示例作文。其中,示例作文1通常是中规中矩、常规思路、全面扣题的作文,示例作文2和示例作文3,则通常是扣题不高,但写作自由度不高,创新性比较强的作文。

理清作文的构思设计思路后,通常是可以写出一篇思路比较清晰,像模像样的作文,具体怎么写,再去学习第一章、第二章中的基础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