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辨证和三阴三阳辩证(下)

 东山威夷 2024-03-07 发布于广西
六经辨证和三阴三阳辩证(下)

太阴病涉及足太阴脾经和脾脏,没有涉及手太阴肺经。由于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当太阳病发生的时候,会影响肺气的宣发失调而出现咳嗽、喘,也就是手太阴肺的病变在太阳病的阶段就已经表现出来了。故而手太阴肺的咳喘证候,在太阳病篇中就涉及了,譬如:麻黄汤治疗的无汗而喘,麻杏石甘汤治疗的汗出而喘,小青龙汤治疗的寒邪闭表、内有水饮、水寒摄肺的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的风邪在表、风邪壅肺、中风兼喘。因此太阴病只涉及了足太阴脾经的病和脾脏的病。太阴病是阴证,涉及脾阳虚,是阴证的初期。

六经辨证和三阴三阳辩证(下)

少阴病涉及心肾,包括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心主火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主水是人体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寒邪进入少阴,导致心肾阴阳两衰,以肾阳虚衰为主的证候就是少阴病,它是阴证,是阴证的危重期,特别是心肾真阳虚衰的少阴病,不积极救治会出现不良后果。少阴病另外有一种情况:寒胜伤阳的证候,只要心肾真阳不衰,经过积极救治把阴寒驱出体外,预后很好,甚至阳气恢复之后会自愈。

六经辨证和三阴三阳辩证(下)

厥阴病涉及肝和心包,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厥阴病非常复杂,如果是由少阴传来,那就是阴证的末期,有死无生。少阴心肾真阳虚衰,又导致厥阴肝和心包相火衰竭,就是阴证末期,最后阳亡而死。但“厥”者尽也,极也,如果不是少阴传入厥阴,而是外来阴寒邪气盛到极点,厥阴相火被郁到极点,相火爆发,阳气来复,厥阴病就有阳气恢复的机转,阳复阴退,病就可以自愈;如果阳气恢复太过,可能转成热证或阳证,所以厥阴病存在阴尽阳生的变化,所以厥阴病既是阴证的末期,又是阴尽阳生的阶段,这是厥阴病独有的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