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水六君煎加减治愈外感咳嗽

 循天园 2024-03-08 发布于广西

金水六君煎出自明代医家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功效在于温少阴、运太阴、化痰饮、止咳喘,临床运用疗效确切。但笔者对其治疗外感所致之咳嗽、痰多颇有疑惑,临证时常举棋不定。近期,笔者从开阖枢角度分析此方的内涵,收获颇多,疑虑顿消,临床疗效亦有明显提升。现将验案一则整理如下。

吴某,女,60岁,2023年7月21日来诊。节气:小暑。运气特点:癸卯年,火运不足,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阳明燥金。主诉:反复咳嗽、咳痰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因劳累后不慎受寒,后出现恶风寒、发热、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痰白量多等不适,体温38℃,遂于当地医院就诊。完善血常规、胸片等相关检查,诊断为肺部感染。2个月来患者曾服用川贝枇杷露、桉拧蒎肠溶软胶囊、美敏伪麻口服液以及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中药汤剂治疗,咳嗽、咳痰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刻下:患者神清,精神一般,咳嗽、咳痰,痰多色白、夹泡沫,平躺及夜间加重,头昏沉感,微恶风寒,纳欠佳,进食后易腹胀,时有嗳气,腰酸,无口干、口苦,常因咳嗽、咳痰而出现彻夜无法入眠,小便频,夜尿3~4次,大便稀烂。舌淡暗,苔白腻,左脉弦细滑,右脉濡弱,双尺沉细,重取无力。既往有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等病史。

诊断:西医诊断为肺部感染,中医诊断为咳嗽(太阴少阴合病)。

治法:温少阴,运太阴,化痰浊,止咳喘。方用金水六君煎加减:

当归15g,熟地黄20g,陈皮10g,清半夏15g,茯苓15g,炙甘草10g。3剂,水煎服。

7月23日二诊:患者服1剂药后咳嗽、咳痰明显减少,头昏沉感消失,恶风寒、鼻塞流涕明显减轻,腰酸减轻,夜尿1次,大便由稀烂转软,纳改善,腹胀嗳气减轻,无口干、口苦,当晚酣畅入睡,一夜未醒。舌淡暗,苔白微腻,双寸浮细弦,左关脉弦细滑,右关脉濡,双尺沉细。

守原方加桂枝15g温阳化气以开太阳,助风寒之邪外出太阳。3剂,水煎服。

患者服上方1剂后,全身汗出,恶风寒、腰酸痛缓解。嘱继续服完余下中药,后咳嗽、咳痰、头晕沉、腹胀等不适均缓解。门诊随诊,咳嗽、咳痰未再发作。2周后复查血常规、胸片等指标,均未见异常。

 本病病机为两本亏虚,少阴里虚,太阴失运,痰浊内生,上蕴于肺,肺失宣肃,发为咳嗽。太阴虚寒,运化失司,故见纳差、腹胀、嗳气、大便稀烂等。痰浊上犯清窍,故见头昏沉。痰饮为阴邪,其性下趋,故见平躺时咳嗽、咳痰加重。少阴里虚,故见腰酸、夜尿频。舌淡暗,苔白腻,左脉弦细滑,右脉濡弱,双尺沉细,重取无力,均为两本亏虚、痰浊内生之佐证。

金水六君煎主治太阴少阴合病。少阴亏虚,治以熟地黄、当归益肾填精、养血补血。太阴里虚,痰浊内生,治以半夏燥湿化痰,陈皮健脾化痰,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安神,炙甘草甘滋补虚、补益中土。此患者因不慎感受风寒而起病,病位在太阳,当时未能及时解表祛邪并误用苦寒之品,导致表邪内陷,出现病情缠绵难愈。《黄帝内经》载:“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可见太阳、少阴互为表里,虚人外感,治疗上可温少阴以开太阳。同样,《黄帝内经》载:“太阳为开……太阴为开……少阴为枢。”太阳太阴同主开,治疗上开太阴以开太阳。唐代王冰注云:“开阖枢者,言三阳之气多少不等,动用殊也。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机……枢者所以主转动之微。”故治疗以温少阴、运太阴、开太阳为治则。患者服药后,不适症状改善,同时出现恶寒、鼻塞流涕等症状加重的情况,考虑少阴得温,太阴得运,邪气欲从太阳而解,故治疗上顺势而为,加桂枝以助太阳开,汗出而解。(黄洁春  广东省中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