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精神内耗的20个习惯

 厚道厚福 2024-03-0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作者:许朝暮

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

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图片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说:倦怠,是现代社会的一场疾病。

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身体容易疲劳,精神也时常内耗。

工作中常常自我怀疑,是不是能力不行?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

生活里总是纠结拧巴,一边想要做点什么,一边却又迟迟无法行动。

在日复一日的自我透支中,我们跌入了负面情绪的深渊,怎么也找不到通往幸福的出口。

但实际上,所谓的人生困境,可能只是你自己设置的内心枷锁。

作家松浦弥太郎说:

“我们需要的是安心。能发现每天的快乐,不精神内耗,对任何事情都心存感激;晚上能安心睡觉,不胡思乱想,第二天也能怀抱平常心。

我认为,支撑这种安心状态的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不会消耗自己的习惯。”

在新书《你啊,内心戏超多》中,他还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总结出了很多有益身心的习惯。

看过这本书,我从他所提到的宝贵建议中,找出了最值得践行的20个习惯。

领悟并培养这20个习惯,足以使你摆脱内耗,走出困境。

图片

01

关于身体

中医师杨红琳说:“身体能量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一旦过度消耗,人生就会失去动力源泉。”

松浦弥太郎也在《你啊,内心戏超多》中强调:每个人的第一要务都是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人生如同一场长跑,没有强大的身体,你跑不了多久就会倒下;

不透支自身健康,及时为自己充电储能,你才能在人生这场马拉松里,跑得更快更远。

关于爱护身体,我从书中总结了4个好习惯,分享给大家。

1. 规律作息

松浦弥太郎年轻时,仗着体力充沛,总是熬夜工作。

可时间久了,他的身体渐渐吃不消,时常头痛、反应迟钝,在工作中频频出错。

他这才意识到:规律的作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好好睡觉,调节的不仅仅是我们内在的健康,更是外在的生活状态。

从现在起,试着每晚11点前放下手机,慢慢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如果难以入睡,就听一些轻音乐或看一会儿书,给大脑一个放松和休息的缓冲。

能控制作息,攒足元气,你会精神百倍地迎接每一个黎明。

2. 调整饮食

人人都吃一日三餐,但我们真的会吃饭吗?

有人懒得自己下厨,天天只吃油腻外卖,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吃出肠胃疾病;

还有人为发泄情绪而暴饮暴食,身材臃肿,状态颓废,凡事都提不起兴趣。

在书中,松浦弥太郎反复强调:吃饭,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

无论工作多忙,他都不会随便吃速食和外卖,而是尽量抽出时间亲自下厨,精心搭配荤素。

认真对待一粥一饭,是对生活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3. 建立秩序

生活中,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到周末就熬夜刷手机,周一上班时散漫怠惰,一整天都找不到工作状态;

工作和生活中随心所欲,懒得提前制定计划,一碰到意外状况便会乱了阵脚。

对此,松浦弥太郎在书中指出:建立起固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才能提高效率,节约能量。

美国作家格雷琴·鲁宾也说过:“为生活建立一种秩序,可以给我们内心更多的空间与自由,让我们活得更游刃有余。”

任凭外界怎么变化,你都能在该吃饭时吃饭,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

当你的内在秩序有条不紊,便会省下更多的心力,集中在更要紧的事情上。

4. 保养心灵

松浦弥太郎曾整日忙于工作,身心被渐渐掏空,情绪也变得异常烦躁。

为了改善状态,他决定每天都挤出一点儿时间来看书。

哪怕只阅读短短10分钟,他也能在阅读时放松下来,疲惫与烦闷也跟着一扫而空。

不只是身体,我们的心灵也需要被呵护,及时清空烦恼,补充养分。

所以,越是忙忙碌碌时,越要偶尔停下来,听听音乐,做做手工,或者出去散散步。

给心灵一份滋养,也给生命一份舒展的空间,所有的压力都会转化为新的动力。

图片

02

关于工作

松浦弥太郎刚进职场时,仅把工作视为义务,能敷衍绝不多下功夫。

可他白白浪费了时间,没做出什么成绩,还积攒了满腹的怨气。

现实中的你我,或许也常常如此。

面对工作,不是浑水摸鱼,就是得过且过,在抱怨中不断消磨自己的价值。

只有把工作当成修行,持续精进自己,磨砺自己,我们才能逃离内耗的漩涡。

书中提到了这4点建议:

1. 做足准备

书中说,松浦弥太郎在演讲之前,总会精心修改文稿,并反复对着镜子练习。

做足所有准备后,他会感到非常踏实,无论演讲结果好坏都能坦然应对。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想得太多,主要是因为自己做得太少。

满脑子都在担心出丑、害怕失去,反而越容易漏洞百出。

当你停止胡思乱想,专注于事件本身,那些想象中的困难便会土崩瓦解。

2. 计划留白

书中提到,松浦弥太郎在制定计划时习惯留白。

比如,他明明一天最多可以安排4个客户会议,却偏要删减成2个。

因为他清楚:一旦把计划安排得太满,就会丧失思考的余地,陷入无效劳动的死循环。

而减少工作量后,他可以更用心地准备资料,更详细地进行讲解,谈下客户的概率也就更大。

由此可见,真正高效的做法,就是允许自己慢下来,给大脑留出喘息的空间。

有张有弛,游刃有余的状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效。

3. 独立思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各种各样的诱惑从四面八方向你我涌来。

今天听说某股票不错,就立刻想入股;明天听说直播卖货很火,又立马想创业。

然而,松浦弥太郎说:

“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二手或三手的,并且大多数与事实相去甚远。”

置身真假难辨的信息洪流中,每个人都难免会心绪起伏,甚至做出错误判断。

唯有学会独立思考,保持头脑清醒,你才不会轻易吃亏上当。

4. 聚焦重点

松浦弥太郎接手过一部销量不佳的杂志,图片不精致,内容也没新意。

起初,他试图两手都抓,一边调整内容,一边卖力培训摄影师。

可这样做,不光过度透支了他的精力,培训的结果也一直不理想。

一番纠结后,他大胆解散了摄影部门,把心思全都放在内容上。

凭借有趣的话题,这部杂志成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一举跃入畅销行列。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目标越分散,内心就越凌乱,到最后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关键时刻敢于舍弃,一门心思聚焦重点,你会更容易做出一番成绩。

图片

03

关于社交

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社交关系一旦错乱,烦恼和问题便会接踵而来,把你我折磨到筋疲力尽。

想要掌握社交的舒适感,我们必须重建对关系的认知,拿捏好与人相处的分寸。

以下4个妙招,建议收藏。

1. 懂得尊重

松浦弥太郎在书中说:无论面对谁都能保持尊重,这是与人交际的基础。

有人自以为熟悉,总是拿别人的痛处开玩笑,导致彼此之间出现隔阂;

有人仗着关系近,有意无意地占别人的便宜,引发了大大小小的争吵。

到头来,给别人添了麻烦,也给自己找不痛快。

而那些修养高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不轻易逾矩,也不粗鲁待人。

当你时刻都让他人感到舒服,自然也会赢得他人的温柔以待。

2. 信守承诺

书中,松浦弥太郎指出一个现象:

大多数人习惯轻易做出承诺,比如“我下次给你打电话”或“我下次送你一份礼物”等。

那些从不兑现承诺的人,往往难以获得好人缘,甚至给别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

而把每个诺言都放在心上的人,却总能博得别人的信任,人际关系也更加融洽。

因为信用是社交的通行证,一个个兑现的承诺,会让彼此之间减少猜忌与试探。

在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关系会更简单,且更稳固。

3. 学会原谅 

松浦弥太郎年轻时,总是因无法原谅他人而倍感苦恼。

但凡有谁得罪了他,他便耿耿于怀,揪着对方的错误不放。

最严重的时候,他情绪烦躁,无心工作,连续好几晚都辗转难眠。

后来,他试着对他人的过错释怀,烦恼变少了,社交关系也融洽了。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经历背叛,遭受伤害。

怨恨别人,只能得到无尽的折磨;放下过往,方能获得心灵的解脱。

学会宽恕和原谅,你才能走出他人制造的阴霾,更自如地驾驭每一段关系。

4. 把握距离

松浦弥太郎和好友相识多年,依然会对彼此说“请”“谢谢”等敬语。

旁人很不理解,他解释说:“正是因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感,我们的关系才能持续这么久。”

在他看来,社交的重要准则是既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无论两个人多么要好,相处起来也要分清你我,否则免不了相互干扰与伤害。

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和舒服自在的状态,关系方能减少内耗,得以长久。

图片

04

关于心态

你有没有经常觉得生活不合心意,处处碰壁?

松浦弥太郎认为:当你感到不安或困扰时,大概率是心态出了问题。

改变你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这辈子便再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以下四个好心态,请逼自己养成。

1. 转变视角

有研究表明,人类每天会产生一万二千到五万种想法,且大约80%的想法是负面的。

这导致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常常会本能地忽略现实,朝着最糟糕的结果去思考。

当一个人沉溺在悲观视角中,会不断丧失希望与动力,不由自主地滑向低谷。

但松浦弥太郎认为,世间并没有所谓的幸与不幸,关键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们。

在心态积极的人眼中,挫折是激发成长的机遇,坎坷是丰富人生的体验。

摒弃负面的想法,转换萎靡的心境,那么一切都将变成你享受人生的调味剂。

2. 不急不躁

松浦弥太郎18岁从高中辍学,30岁前没有像样的工作,37岁创业开书店,却没赚到什么钱……

尽管前半生看似一事无成,他却从不着急,默默地练习写作、累积出版经验。

人到中年,他终于厚积薄发,写下多部畅销书,并成为知名书商。

生活中,很多人急于看到结果,因一时输赢而患得患失,为眼前胜负而心浮气躁。

其实,世间之事犹如酿酒,只有经过时间的淬炼,才能沉淀出醇美。

你只管静下心来,认准一个方向坚定前行,命运绝不会辜负向上生长的人。

3. 掌控欲望

人生中大多数的不快乐,其实都是源于自身欲望太多。

多一分物欲,便多一分纠结;多一分占有,便多一分负担。

在书里,松浦弥太郎一针见血地指出:欲望和需求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而我们的不幸福,是因为不小心把快感当成了幸福感,把欲望当成了需求。

从今往后,学会知足常乐,让生活回归本真。

一个人所求外物的越少,内心的世界反而会越丰盈。

4. 顺其自然

在这漫长的一生里,我们会遇见数不清的麻烦,经历熬不完的苦难。

如果不能释怀遗憾与伤痛,再强大的人,也会被心中堆积的执念压垮。

正如松浦弥太郎所说:“你越是想要逃避,那些令你痛苦与辛劳的事越是会紧紧跟随你。”

世事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与其做无望的挣扎,不如顺其自然地善待自己。

余生,别再为不值得的人浪费感情,也不必为生活起伏而悲叹伤神。

不为外物所扰,允许一切发生,保持内心安宁,定会化解万千阻碍。

图片

05

关于成长

你是否也对现状不满,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你是否一次次地尝试改变,却一次次半途而废?

松浦弥太郎在书中说:我们需要像呵护植物一样对待人生,时而给予水和养分,时而为它遮阳,时而修剪掉多余的枝叶。

做到这4点,从细微之处开始,每天改变一点点,你终究会从内到外地重建自己。

1. 敢于挑战

松浦弥太郎41岁时转行做编辑,负责制作销量很差的杂志《生活手帖》。

旁人纷纷唱衰,他却什么也不想,先从最简单的排版学起,再到逐渐精通各个环节。

最后,他用七八年的时间,将《生活手帖》打造成了殿堂级的杂志。

太多人习惯了舒适区的安逸,遇到一丁点困难,便会瞻前顾后,不断拖延。

但一个人要想成长,必须敢于撕破自身茧房,主动适应变化。 

敢于接受挑战,一步步地摸索,任何年龄与身份的人都能实现蜕变。

2. 亲身验证

书中提到,松浦弥太郎的朋友,担心自己年纪大、体力差,一直不敢跑马拉松。

在周围人的鼓励下,他终于鼓起勇气,参加了一场全程马拉松比赛。

他这才发现,马拉松并非想象中那么难,还能带给他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所以说,真正有价值的经验,一定是我们亲力亲为得到的。

与其在犹豫与害怕中蹉跎时光,不如行动起来,亲自验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习到更深的知识,攀登至更高的山峰。

3. 保持好奇

成年人的世界,为何总是枯燥乏味?

思来想去,大抵只有一个原因:不是生活无趣,而是我们过早放弃了好奇心。

松浦弥太郎有个习惯,是沿着同样的路线散步。

他总是一边走路,一边感受季节的变换,或观察形形色色的路人。

由于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原本熟悉的风景,竟也变得新鲜而有趣。

爱因斯坦说过:“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好奇心能孕育出惊喜,惊喜则意味着更多可能性。

做一个对世界敏感的人,你会战胜人心的麻木,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4. 相信自我

大多数人内耗的根源,是无法接纳自己,进而自我攻击。

当你总是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挑三拣四时,注定会离快乐越来越远。

松浦弥太郎在书中强调:在任何时候,最靠得住的人都是我们自己。

因此,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始终要相信自己的价值。

只有你愿意肯定自己,拥抱自己,世界才会敞开怀抱接纳你。
《你啊,内心戏超多》中有句话说:“不内耗的习惯,正是你的力量来源、你的生活方式与立身之本。”

许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外界的压力和束缚,而是自己不肯放过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里,把内耗的时间,拿来强大内心,塑造自我。

停止消耗,活在当下,你想要的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

点个在看,修炼这20个好习惯,每个人都能有底气过好这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