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旭与李白、颜真卿、怀素等人“不为人知”的过往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4-03-09 发布于湖北
原创2023-06-27 15:20·书画—空间

张旭(约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书法家。

他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贺知章等人并称“饮中八仙”,其草书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他的书法风格狂逸奔放,变化无穷,富有个性和时代气息,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他的生平和作品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艺术魅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他的故事:

## 一、从堂舅学习书法

张旭出生于一个门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陆彦远学习书法。

陆彦远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擅长楷书和草书,曾任秘书监、左散骑常侍等职。

他是虞世南、陆柬之的后裔,受到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影响,也受到张芝、钟繇等人的启发,创造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他对张旭十分器重,不仅教授他书法技巧和理论,还传授他经典著作和文化知识。张旭在他的指导下,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 二、与吴道子交流笔法

张旭年长后,通过应举或荐举、征辟而入仕,释褐为常熟县尉。

开元初年或稍前,张旭书艺已成,并为吴道子所钦慕。吴道子是唐代最杰出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擅长绘制佛像、人物、山水等题材。

他对书法也有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隶书和草书。

他曾向张旭求教笔法,并与他交流创作心得。两人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共同提高了艺术水平。

## 三、与李白结为饮友

开元十三年(725年),张旭在洛阳,大约担任左率府长史。此时,张旭的书法已臻高境,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擅长写景抒情、咏史怀古等题材。

他对书法也有浓厚的兴趣和高超的技巧,尤其擅长草书。

他曾向张旭赞叹其草书之神,并与他结为饮友。

两人经常一起饮酒作诗,相互赠送书画,相互赞美批评,成为艺术上的知音和生活上的挚友。

## 四、与颜真卿切磋书法

天宝元年(742年),张旭书《唐故绛州龙门县尉严府君墓志铭并序》(简作《严仁墓志》)。

次年(743年),张旭书《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尉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简作《王之涣墓志》)。这两幅墓志铭是张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的草书艺术的成熟和高超。

约天宝五载(747年),张旭退居洛阳,颜真卿在“罢职醴泉”后前往洛阳向张旭请教书法。

颜真卿是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被誉为“颜体之祖”,擅长楷书和行书,其书法风格雄浑刚健,气势磅礴。

他对张旭的草书十分钦佩,曾两度辞官向他求教。两人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共同探索书法之道。

## 五、与怀素并称草圣

张旭的草书风靡一时,影响深远。

他的弟子和追随者众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怀素。怀素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擅长草书和花鸟画,被誉为“草圣”和“花鸟圣”。

他曾向张旭学习草书,并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他的草书更加自由奔放,变化多端,富有诗意和画意。

他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是草书艺术的两大巨匠。

## 六、留下传世名作

张旭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古诗四帖》、《肚痛贴》、《严仁墓志》、《王之涣墓志》等。

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张旭的狂逸风格和高超技巧,也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追求。

这些作品被后人珍藏、传抄、摹仿、研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名篇。

张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重要的人物。

他创造的狂草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限,若更自由,文字将不可辨读,书法也就成了抽象点泼的绘画了。

他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眼光在自然中、生活中寻找与自己的情感、个性相对应的象征物,将天地万物的情势与自身的主观情态融为一体,任情恣性而寄寓点画,以技法为精神表现的手段,从而由技进乎道,将万物化为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最终形成飞动豪荡的“狂草”表现形式和风格。

艺术能够让人忘记平日中的喧嚣和忙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