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timtxu 2024-03-10 发布于北京
微趣史
微趣史
2024-02-09 21:3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文|宋浩

编辑|t


慈善,是当代美国富豪最热衷的“表演艺术”,每当我们打开互联网或者电视,都能看到美国富豪们在各种场合慷慨解囊,要么是帮助深陷战乱和饥荒的穷苦百姓、要么给各路大学捐出大笔资金,希冀他们能培养出更多“人类的未来”。

在镜头前,富豪们无不是西装革履,侃侃而谈,一副天降重任、舍我其谁的样子。

但是,如果慈善真的能让世界变好,为什么非洲南部依旧是饿殍遍野,为什么贫富差距正不断被拉大,那些将财富大把大把“洒出”的富豪们,反而屹立在排行榜的顶端,越慈善、越有钱成为了他们身上的标签。

这种美式慈善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特殊秘密,慈善与敛财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美式慈善的历史

1783年,在独立战争节节败退的英国政府被迫承认北美殖民地独立,美国就此诞生。

彼时,美国公民大都为虔诚的清教徒,在新教教义的驱使下,美国涌现了第一批靠救济他人为业的的慈善组织。

而这些具有浓厚宗教意义的组织,则为后来的慈善事业打下了基础。

南北战争结束后,大量被解放的黑人涌入到劳动力市场,《宅地法》的推出又激起了美国人西部拓荒的精神。

农工业在战争结束后迎来了一波腾飞,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让美国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踏入了世界强国之列。

然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步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早期在风口上的创业者成为了资本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泯灭良知,大规模雇佣童工和女工,剥削劳工阶级。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资本大亨的肆意欺压,劳工们纷纷团结起来,用罢工结社等方式对抗资产阶级,而随着共产主义思想的流入,劳工的觉悟进一步升级,各类运动层出不穷。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卡耐基

资本家的嗅觉向来是灵敏的,如火如荼的劳工运动让他们意识到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改变,那么滔天的民怨将裹挟他们走向灭亡。

于是,以卡耐基、洛克菲勒为代表的企业家创建基金会,将财富都转移到基金会中,雇佣专业人士来管理家族财产,同时拿出自家财产中九牛一毛的部分,推动慈善事业的建立。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美国慈善事业完全是靠资产阶级的自我觉醒,主要目的是为了安抚广大的劳工阶层,规避民怨沸腾所造成的社会现象。

在那个时代,慈善组织的标志性成果是建立了非营利法人制度,开创了美国慈善事业的自由主义模式。

这个模式特别强调慈善事业的独立性、公益性、自治性和志愿性,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并在国会推动慈善法规的设立。

用通俗一点的讲法,由美国大企业家牵头捣鼓的慈善事业,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块补丁,是大资产阶级为了阻止阶级固化而想出来的权宜之计。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然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注定会因为阶层固化而导致不彻底性,这些由大资本家牵头设立的慈善组织在根本上无法解决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开始参与到慈善运作机制之中,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应对红色阵营所带来的思想革命,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发起了“伟大社会”运动,运用政府手段来对贫困开战。

在该运动的号召下,那些本属于大资本家的慈善组织纷纷被政府招安,成为白宫“消灭贫困”政策的战略工具,蜕变成政政府在公共服务事业的忠实伙伴。

不得不说,约翰逊的慈善政策为美国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社会也在慈善事业的加持下焕然一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普通工人的一年工资可以轻松养活一大家子,人人都是身缠万贯的有产阶级,西部的农民们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资源终归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捐助也日益减少,现有阶级出现饱和,底层人民,尤其是少数族裔所追求的“美国梦”变得愈加遥远。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需要一个全新的调节方式,于是,新的慈善模式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和电视媒体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跃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开始扮演起现有国际秩序的守护者。

全球化的大力推动改变了美国本土的产业结构,大量工业企业开始外迁,寻找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新兴的互联网和金融产业开始崭露头角,渐渐取代传统的工业大亨,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表。

产业结构的改变,带动了慈善事业的变革,在这一时期,慈善正从非营利组织形式向公司化转变,互联网大亨们将慈善活动融入到企业战略之中,谷歌、Facebook等科技公司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来支持慈善事业。

这场新的慈善革命不仅吸引了很多新的慈善主义,而且创造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工具,光是金融工具上,就包括贷款、信用增级、社会债券等等。而非金融工具包括众包以及社会采购,以及原本属于政府规则下的政治工具。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越捐越富?

两次慈善事业的变革,再加上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一个精英慈善和大众慈善相互交织的混合体。

这个混合体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成功的企业家就是最好的企业家。第二,市场就是调解社会矛盾的的最佳方式。

乍一看,美国的整个慈善事业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实际上,美国的慈善事业,早已失去了约翰逊时代“消灭贫困”的实际意义,成为富人阶层为了攫取利益的工具。

在谈论慈善变味之前,我们首先要讲一讲美国的两党政治。

众所周知,美国政坛上活跃着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可以将他们分为左翼和右翼,民主党纲领激进、共和党偏向保守,但两党的终极目标都一致——维护美国霸权和现有秩序,因此在一些政策上,两党都保持步伐一致。

作为新兴行业代表,互联网和科技企业需要更多的自由性,因此他们偏向主张“自由”的民主党,而传统工农业和军工集团需要维持现有利益,民主党的全球化和去工业化对他们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他们更趋向于保守主义的共和党。

两党的纲领不同,金主不同,其下属的慈善组织自然也没有那么“纯净”。以支持民主党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为例,他们的慈善主要围绕着“人类未来”四个字。

从感官上,人类未来四个字确实高大上,但实际上,这所谓的人类未来只是互联网大亨炮制的假象。

为了打好“未来”牌,互联网和媒体行业的大亨们开始炮制各种新兴概念,环保、动保、和性少数群体成为他们手中的利剑,参与者就成了他们攫取利益的最佳工具。

近几年,西方社会在环保和动保议题上大作文章,极端动保和环保主义者纷纷粉墨登场,他们打着保护人类未来的旗号,大肆攻击传统工业和畜牧业,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些极端分子之所以能在时下的西方社会所向披靡,是因为他妈背后站着互联网和传媒大亨控制下的慈善组织。

他们掌握着版本最强的T0出装,只要有任何一丁点的反对声音,媒体的唾沫就会将发声者淹没,让其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极端环保

对于新兴企业而言,极端分子的行为自然会影响到政坛,而当政坛内部被极端主义的政客垄断之后,新兴企业自然就能打开新的市场。

比如当下被绿党操控的德国政坛,已经开始向传统产业举起屠刀,新兴企业引以为傲的“素食”等所谓的环保动保制品开始占据市场,强迫人民转变生活习惯,冲击传统产业,进而威胁传统产业背后的保守派政治势力。

和新兴科技企业治下的慈善组织相比,保守派旗下的慈善组织就要温和许多,大部分传统工业出身的企业家的慈善方式依旧依赖于宗教团体,停留在20世纪初期的方式。

综上所述,美国大企业家所热衷的慈善,无非是给自己添加政治砝码,从而能在政府内部获取更多的话语权,其“慈善”的范围只限制在自身的利益层面。

除了维护政治利益外,慈善也沦为了富豪们洗白的重要方式,富人和企业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采取了不正义不合规的手段,而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很担心自己过去的黑历会被好事者曝光,变成破坏形象的污点。

于是他们将慈善事业变成美化自己的手段。

在洗白自己的同时,大富豪们也擅长用慈善手段来进行税务豁免,借助慈善参与到国内的各项事务之中,从经济领域扩张到社会各个方面,最终将财富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进而维持住自己在国内乃至全球地区的特权。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非洲饥荒问题上,他们可以不遗余力地向饥荒地区投放大量食品,但他们绝对不会想非洲地区进行农业技术的转让。

毕竟在他们眼里,授人以鱼获得的利益可比授人以渔大多了,慈善组织早已将慈善变成了生意,如果真的让穷苦人学会了先进的农业技术,那怎么才能从政府手中坑骗补助,推广自己的产品呢?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结语

正所谓,美式慈善,越捐越富,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所孕育的畸形产物,资本家们不愿意坦诚制度的局限性,只是一味的提供虚妄的产品,并打着世界拯救者的旗号来完善自己的形象。如此伪善,又如何服众。

揭秘美式假慈善真相:越捐钱越多,美式慈善怎样收割穷人?

参考文献

精英慈善对美英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王悠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