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文帝下落之谜终被揭开?史学家:有点意外,此地成他最后落脚点

 四海为家* 2024-03-11 发布于广东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大军以抵达长江北岸,随时都会渡江攻破南京城,朱允炆希望能割地停战,但朱棣随着太祖打天下,并不想看到割据局面,况且朱棣并非正统,若是给了朱允炆喘息的机会,只会酿成更大的后患。

朱棣拒绝和谈,发兵攻打紫禁城,谷王朱橞开金川门投降,京都遂破,燕兵进京途中,又跟朱允炆的亲兵发生了混战,然而就在大战中,皇宫突然失火,等他们扑灭火势,只发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难以辨认。

那时候又不能检验DNA和牙齿,是不是建文帝很难说,后世也是一直有朱允炆没死的传闻,根据史学家解密朱允炆确实没死,此地成了他最后的落脚点。

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儿子,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只要朱标不出意外,皇位非他莫属,然而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为了迁都的事,劳心劳力,回途中还患上了重病,没多久就去世了。

朱允炆是皇长孙,朱标死后他就被立为皇太孙,继续继承大统,1398年6月30日,朱允炆登基,时年21岁。

朱允炆继承了朱标的仁厚,温文尔雅,他又不懂国政,跟朱棣的雄心比起来,朱允炆就是一个小绵羊。

不仅如此,他还重用了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三位儒学老师,特别是方孝孺对他影响颇深,但凡朱允炆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找方孝孺商量,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朱允炆削藩也是因为他们。

历朝历代,都存在削藩问题,汉朝因为削藩还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吸取了教训,颁布“推恩令”削藩,他也是削得最成功的皇帝之一。

朱允炆削藩就削得不是那么尽人心了,为了确保皇权,朱允炆修改了《祖训录》,,规定新皇登基后三年,藩王不能进入朝,也不能参与文、武政事。

这条新规定,就等于是在告诉藩王,我要削藩了,你们要乖乖听话,其余的藩王可能还给他一点面子,但是对朱棣来说,这无疑要动他的权,这是不能容忍的。

朱棣也是在自己的封地囤积力量,准备起兵,朱允炆也是察觉到了一点,他削藩不成,最终走上了废藩之路,这更加激起朱棣反叛,不仅是朱棣,其余藩王也难以容忍,一起同朱棣兵变。

朱棣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攻破京都,有人建议朱允炆迁都,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而方孝孺上书朱允炆,说让他等待援军,就算等不到援军,也应该为社稷而死。

那么朱允炆到底有没有死在那场大火当中呢?

一般来讲是死了,但是在《明史》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

从这句话来说,这场“阋墙之争”朱允炆虽然败了,但是他没死,而是趁乱逃了出去,《明史》中就连他怎么逃的都写得非常详细:

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神思熟虑矣

在诸多的历史记载当中,都说朱允炆是从水门“

御沟

而行

”为了躲避追杀,他居住在巴蜀一带,眼看无法东山再起,一心向佛了。巴蜀地理位置偏移,朝廷的追兵找不到他很正常。

江苏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季士家对明朝颇为了解,在业内很有名气,他在太平门里面发现了一个地道(1978年发现的),这个地道就是清凉山水源,按照《明史》的记载,朱允炆很有可能是从这里逃走的。

那么朱允炆到底去了那里呢?

康熙年间《武定府志》记载:

止于狮山正续寺数十年

云南武定县狮子山上有一座正续寺,大殿中还有建文帝雕像以及一幅对联,对联上写:“僧为帝,帝亦为僧”、“叔负侄,侄不负叔”。

从种种迹象来讲,朱允炆在逃走之后,遁入空门,云南正续寺成了他最后的落脚点,这样的结局有点让人意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