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癌知识】胃早癌散点知识总结

 penazy 2024-03-11 发布于马来西亚
图片

引言






今天回顾早期胃癌的散点知识。

早期胃癌内镜知识较多,其中有些知识系统性和逻辑性也不强,但用处较多,称为散点知识。这些内容工作中经常随手遇到,需要我们随时总结、穿插起来就成系统知识。

图片

内容有总体、白光与放大等三个方面。总结的不一定全而准,但也要尽力去总结,知识学习要跟上大部队、不拖后腿。

复习都是旧知识,每次都有新收获!


正文


1.意识与总体观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着手之前,要了解必要的总体观内容。

①内镜要做的慢还是快?首先,内镜前须静心、不急躁,手下才能稳。稳,是不遗漏、发现病变的关键。其次,胃镜做的第一原则要“慢”,有含量和知识的慢就是稳,稳定后自然就会出现高质量同时的高速度。这时才开始出现第二个层次——高效。不能单纯的讲快和慢。

②面对微小病变反复的看,却也没有判断结果,为什么?脑中有知识有经验,看见微小病变才能识别。内镜医生看过多少图,发现过多少早期癌,综合起来就是那个医生的诊断经验和技术水平,一定要防止视而不见和见而不识。

③做胃镜过程中看来看去没有固定习惯是为什么?没有标准习惯流程,说明经验不到位,认识不足,感觉挺好,一旦需要特殊情况就容易手忙脚乱。

图片

④面对同一个胃内环境和微小病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结果,是为什么?这是内镜诊断经验的不同,经验越丰富越接近准确,但最终都需要病理结果来统一。应在充分评估上有流程的活检,不要贸然或随意活检。有关萎缩性胃炎和胃内整体环境的个人判定主观性,后续再说。

⑤内镜医生与病理。内镜医生应该保持不断追踪病理结果或者亲自制作病理切片的习惯,从而验证自己的估测,及时丰富早癌诊治经验。但一开始很难很难,要良好的耐心。

⑥早癌知识的“理”和“法”。早癌理论多而复杂,好多医生有筛查与精查的心,脑中却难有可以落地的“法”。早期胃癌的理论内容多,且标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还有一些“反常”,成为限制应用的点。我们必须冲破一切困难,及时学习,以防掉队。

图片

2.白光与背景

白光是发现微小病变与早期胃癌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不能忽视白光。

⑦萎缩和镜下评估Hp的认识,为什么不同医生判断结果有时不一样?

是医生的经验不同和“判断的主观性”。比较明显的、界限清楚的萎缩是问题不大的。但面对不典型的、界限不清的萎缩,不同经验的医生会有分歧。

萎缩的判断主要以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透见和颗粒感为主,还要结合Ff线来判断萎缩的边界和范围。对于HP的判断,虽然参数很多,但是最多用的是RAC征、粘液白浊、黏膜水肿、胃底腺息肉、萎缩等。(扩展阅读1)(扩展阅读2)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萎缩的中村-分类

⑧面对微小病变时慌乱和措手不及,尤其放大观察时更明显,这是为什么?

经验和练习数量不足,没有固定的习惯,遇到微小病变立即“随性”观察。这时应用标准评估流程MESDA-G,先看看大体,再看局部。要看全病变,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还要注意,混杂病变与深层起源癌的可能。

⑨操作中的晃动、抖动与游移不定、反复尝试。放大内镜的对焦困难、流程路线的“随性”,都是内镜技术的“不稳”,是操作中的随意和主观。 首先操作路线和习惯应该固定,静下心来,按部就班看全看清。主观判断方面的“游移不定”,是个人经验的不足需要多看图谱多学习。

⑩怎样才能拍清晰的图片,怎样才能拍全?视野干净、充气适当、角度合适,采用固定的路线和习惯,(在麻醉下)就能把图片拍好、拍全。如果能显露出微小病变,估计许多医生也可以诊断。所以,如何能显露并拍好图片成为关键。

普通内镜和OLYMPUS双焦点内镜不需要带先端帽,但放大内镜应带先端帽,方便控制距离,才可以拍出清晰的图片。如果清晰度和位置不够好,可以尝试水下拍片。

⑪拍片习惯方面有人冻结拍片,有人不冻结直接拍片,这是为什么?

拍片冻结与否没有强制要求。冻结是习惯也是意识,最终是为了清晰稳定的获得照片。有些医生手非常稳的,这时不冻结也能拍到清晰的图片 。个人还是习惯冻结拍片,停顿有利于分析和挑选并少拍废图,停顿有利于操作的“节奏”与长远,在操作的瞬间很难稳定。

3.放大与病理

早期胃癌知识中大部分是放大内镜的内容。放大内镜是白光和病理的中间过渡,它即离不开白光,也不离不开病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